一种多参数结合的多功能心血管数据监测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85215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5 22: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参数结合的多功能心血管数据监测处理系统,其包括通过在远心端以及近心端冠状动脉以及次动脉设置传感器组,检测血管内壁压力,血液流速,以及血管的内径,通过获取不同位置的血管内壁压力,血液流速,血管的内径差值,并对获取的差值进行修正,对修正过程进行精确计算,保证数据参量精确,不因人体不同而具有较大差异性,并且判定血液流速,内壁压力以及内侧参数是否发生异常,便于医生诊断病情,最终计算建立健康程度比较参数E用以表征血管健康程度,便于医生判定病人病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参数结合的多功能心血管数据监测处理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数字数据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参数结合的多功能心血管数据监测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当今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不科学的饮食习惯、自我保健意识的缺乏等因素,导致心血管疾病发病率越来越高,全世界每年死于心血管疾病的人数高达1500万人,居各种死因首位。目前,我国心血管疾病患者已经超过2.7亿人,我国每年死于心血管疾病近300万人,占我国每年总死亡病因的51%,且伴随人口老龄化趋势,心血管患病率还在持续上升中。现有技术中的心血管检测装置通过内置或者外置的方式进行检测,在检测过程中,对于同一动脉,往往仅通过单一位置以及单一的动脉检测方式进行监测,而不能结合动脉上的不同位置不同直径通过设置传感器组进行精准检测,同时,也不能通过同一动脉上的不同次动脉的实际参数进行获取,并且对于获取的电数字数据缺少一种运算处理的方式或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例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能结合动脉上的不同位置不同直径进行精准监测,缺少对监测传感器发出的电数字数据进行处理的系统,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多参数结合的多功能心血管数据监测处理系统,其包括:内置于动脉血管的若干传感器以及设置与体外的与所述传感器进行信息交互的中控单元,其中,若干传感器包括设置在近心端的冠状动脉内壁的第一传感器组以及设置在远心端的冠状动脉内壁的第二传感器组,所述第一传感器组用以实时检测所述近心端的冠状动脉血液的流速V1、内侧壁压力P1、以及近心端冠状动脉的内径D1,所述第二传感器组用以实时检测所述远心端的冠状动脉血液的流速V2、内侧壁压力P2、以及远心端冠状动脉的内径D2,并且,所述第一传感器组、第二传感器组将实时检测的电数字数据实时传输至所述中控单元内;在与近心端冠状动脉连通的第一次动脉、第二次动脉上设置有第三传感器组,在与远心端冠状动脉连通的第三次动脉、第四次动脉上设置有第四传感器组,其中,所述第三传感器组用以实时检测第一次动脉、第二次动脉血液的流速v1,v3、内侧壁压力p1、p2、以及两个次动脉的内径d1,d2,所述第四传感器组用以实时检测第三次动脉、第四次动脉血液的流速v3,v4、内侧壁压力p3,p4、以及第三次动脉、第四次动脉的内径d3,d4,并且,所述第三传感器组、第四传感器组将实时检测的电数字数据实时传输至所述中控单元内;所述中控单元控制四组传感器组信息进行检测时,通过不同位置传感器发出的电数字数据信息分别进行比较计算以及修正计算。进一步地,所述中控单元内设置有近心端与远心端的内径差值标准D0,在内置各个传感器组时,将各个传感器设置在对应的预设位置,如确定位置的远心端以及近心端,通过两个位置确定近心端冠状动脉标准内径D10、远心端冠状动脉标准内径D20、内径差值标准D0,在对心血管检测时,获取近心端冠状动脉的内径D1,以及远心端冠状动脉的内径D2,所述中控单元内部设置有第i内径修正参数矩阵Fi(Fi1,Fi2,Fi3),i=1,2...n,其中,Fi1表示近心端内径范围,Fi3表示远心端外径范围,Fi3表示修正参数,中控单元将获取的近心端冠状动脉标准内径D10与所述第i内径修正参数矩阵Fi(Fi1,Fi2,Fi3)内的近心端内径范围Fi1进行比较,若D10属于所述近心端内径范围Fi1,则选取修正参数Fi3作为近心端修正系数JF,中控单元将获取的远心端冠状动脉标准内径D20所述第i内径修正参数矩阵Fi(Fi1,Fi2,Fi3)内的远心端内径范围Fi2进行比较,若D20属于所述近心端内径范围Fi2,则选取修正参数Fi3作为近心端修正系数YF,将其作差获取实时的内径差值D12=|D1-D2|,同时,将计算的近心端修正系数以及远心端修正系数对内径差值标准D0进行修正获取修正内径差值标准D00,将实时获取的内径差值D12与两位置的修正内径差值标准D00进行比较,若超过预设的内径差值标准修正内径差值标准D00,则血管在内径参数上为异常值,;若未超过预设的内径差值标准D0,则血管在内径参数上为正常值。进一步地,所述中控单元对差值标准D0的修正时,中控单元设置有修正对比参数K,K=(JF×α/JF0)+(YF×β/YF0)其中,JF表示近心端修正系数,YF表示远心端修正系数,α表示预设参数,其为预设值,JF0表示预设近心端修正参数,YF0表示预设远心端修正系数;将内径差值标准D0修正为D00,D00=D0×K×γ,其中,D0表示内径差值标准,K表示修正对比参数K,γ表示预设参数。进一步地,所述中控单元实时获取所述第一传感器组以及设置在远心端的冠状动脉内壁的第二传感器组传递的血液流速信息,将获取的近心端冠状动脉血液的流速V1,远心端冠状动脉血液的流速V2,中控单元内预设第i内径偏离对比矩阵L1i(L1i1,L1i2),其中,Li1表示修正系数范围,Li2表示流速修正参量,以及第i内径未偏离对比矩阵L2i(L2i1,L2i2)其中L2i1表示修正系数范围,L2i2表示流速修正参量;中控单元根据已确定的内径参数是否存在异常,根据第i内径偏离对比矩阵L1i(L1i1,L1i2)以及第i内径未偏离对比矩阵L2i(L2i1,L2i2)选取流量修正系数,其中,当判定内径参数为正常值时,中控单元将已经计算的修正对比参数K与所述第i内径未偏离对比矩阵L2i(L2i1,L2i2)内的修正系数范围L2i1进行比较,当修正对比参数K属于所述修正系数范围L2i1,则选择为所述流速修正参量L2i2为流量修正系数K2;当判定内径参数为异常值时,中控单元将已经计算的修正对比参数K与所述第i内径偏离对比矩阵L1i(L1i1,L1i2)内的修正系数范围L1i1进行比较,当修正对比参数K属于所述修正系数范围L1i1,则选择为所述流速修正参量L1i2为流量修订系数K2。进一步地,中控单元实时计算流量差值VC,VC=|V1-V2|,其中,V1表示近心端冠状动脉血液的流速,V2表示远心端冠状动脉血液流速,并且中控单元设置时间间隔t,记录在间隔t内的流量差值波动区间VCQ,中控单元根据所述第三传感器组311,第四传感器组321检测的第i次动脉流速vi,i=1,2,3,4,根据第i次动脉流速vi判定侧流系数LC,LC=(v1+v2+v3+v4-VC)×α/4,其中,α表示预设参数,v1表示第一次动脉血液流速,v2表示第二次动脉血液流速,v3表示第三此动脉血液流速,v4表示第4此动脉血液流速,VC表示流量差值,中控单元内预设流量差值调整系数矩阵Gi(Gi1,Gi2),i=1,2...n,其中,Gi1表示侧流系数范围,Gi2表示流量差值参数,中控单元将所述侧流系数LC与所述流量差值调整系数矩阵Gi(Gi1,Gi2)内的数据做对比,确定流量修正系数K3,其中,...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参数结合的多功能心血管数据监测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内置于动脉血管的若干传感器以及设置与体外的与所述传感器进行信息交互的中控单元,其中,若干传感器包括设置在近心端的冠状动脉内壁的第一传感器组以及设置在远心端的冠状动脉内壁的第二传感器组,所述第一传感器组用以实时检测所述近心端的冠状动脉血液的流速V1、内侧壁压力P1、以及近心端冠状动脉的内径D1,所述第二传感器组用以实时检测所述远心端的冠状动脉血液的流速V2、内侧壁压力P2、以及远心端冠状动脉的内径D2,并且,所述第一传感器组、第二传感器组将实时检测的电数字数据实时传输至所述中控单元内;/n在与近心端冠状动脉连通的第一次动脉、第二次动脉上设置有第三传感器组,在与远心端冠状动脉连通的第三次动脉、第四次动脉上设置有第四传感器组,其中,所述第三传感器组用以实时检测第一次动脉、第二次动脉血液的流速v1,v3、内侧壁压力p1、p2、以及两个次动脉的内径d1,d2,所述第四传感器组用以实时检测第三次动脉、第四次动脉血液的流速v3,v4、内侧壁压力p3,p4、以及第三次动脉、第四次动脉的内径d3,d4,并且,所述第三传感器组、第四传感器组将实时检测的电数字数据实时传输至所述中控单元内;/n所述中控单元控制四组传感器组信息进行检测时,通过不同位置传感器发出的电数字数据信息分别进行比较计算以及修正计算。/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参数结合的多功能心血管数据监测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内置于动脉血管的若干传感器以及设置与体外的与所述传感器进行信息交互的中控单元,其中,若干传感器包括设置在近心端的冠状动脉内壁的第一传感器组以及设置在远心端的冠状动脉内壁的第二传感器组,所述第一传感器组用以实时检测所述近心端的冠状动脉血液的流速V1、内侧壁压力P1、以及近心端冠状动脉的内径D1,所述第二传感器组用以实时检测所述远心端的冠状动脉血液的流速V2、内侧壁压力P2、以及远心端冠状动脉的内径D2,并且,所述第一传感器组、第二传感器组将实时检测的电数字数据实时传输至所述中控单元内;
在与近心端冠状动脉连通的第一次动脉、第二次动脉上设置有第三传感器组,在与远心端冠状动脉连通的第三次动脉、第四次动脉上设置有第四传感器组,其中,所述第三传感器组用以实时检测第一次动脉、第二次动脉血液的流速v1,v3、内侧壁压力p1、p2、以及两个次动脉的内径d1,d2,所述第四传感器组用以实时检测第三次动脉、第四次动脉血液的流速v3,v4、内侧壁压力p3,p4、以及第三次动脉、第四次动脉的内径d3,d4,并且,所述第三传感器组、第四传感器组将实时检测的电数字数据实时传输至所述中控单元内;
所述中控单元控制四组传感器组信息进行检测时,通过不同位置传感器发出的电数字数据信息分别进行比较计算以及修正计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参数结合的多功能心血管数据监测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控单元内设置有近心端与远心端的内径差值标准D0,在内置各个传感器组时,将各个传感器设置在对应的预设位置,通过两个位置确定近心端冠状动脉标准内径D10、远心端冠状动脉标准内径D20、内径差值标准D0,在对心血管检测时,获取近心端冠状动脉的内径D1,以及远心端冠状动脉的内径D2,所述中控单元内部设置有第i内径修正参数矩阵Fi(Fi1,Fi2,Fi3),i=1,2...n,其中,Fi1表示近心端内径范围,Fi3表示远心端外径范围,Fi3表示修正参数,中控单元将获取的近心端冠状动脉标准内径D10与所述第i内径修正参数矩阵Fi(Fi1,Fi2,Fi3)内的近心端内径范围Fi1进行比较,若D10属于所述近心端内径范围Fi1,则选取修正参数Fi3作为近心端修正系数JF,中控单元将获取的远心端冠状动脉标准内径D20所述第i内径修正参数矩阵Fi(Fi1,Fi2,Fi3)内的远心端内径范围Fi2进行比较,若D20属于所述近心端内径范围Fi2,则选取修正参数Fi3作为近心端修正系数YF,将其作差获取实时的内径差值D12=|D1-D2|,同时,将计算的近心端修正系数以及远心端修正系数对内径差值标准D0进行修正获取修正内径差值标准D00,将实时获取的内径差值D12与两位置的修正内径差值标准D00进行比较,若超过预设的内径差值标准修正内径差值标准D00,则血管在内径参数上为异常值,;若未超过预设的内径差值标准D0,则血管在内径参数上为正常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参数结合的多功能心血管数据监测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控单元对差值标准D0的修正时,中控单元设置有修正对比参数K,
K=(JF×α/JF0)+(YF×β/YF0)
其中,JF表示近心端修正系数,YF表示远心端修正系数,α表示预设参数,其为预设值,JF0表示预设近心端修正参数,YF0表示预设远心端修正系数;
将内径差值标准D0修正为D00,D00=D0×K×γ,其中,D0表示内径差值标准,K表示修正对比参数K,γ表示预设参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参数结合的多功能心血管数据监测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控单元实时获取所述第一传感器组以及设置在远心端的冠状动脉内壁的第二传感器组传递的血液流速信息,将获取的近心端冠状动脉血液的流速V1,远心端冠状动脉血液的流速V2,中控单元内预设第i内径偏离对比矩阵L1i(L1i1,L1i2),其中,Li1表示修正系数范围,Li2表示流速修正参量,以及第i内径未偏离对比矩阵L2i(L2i1,L2i2)其中L2i1表示修正系数范围,L2i2表示流速修正参量;
中控单元根据已确定的内径参数是否存在异常,根据第i内径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全珍孙泽程金玲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翔东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