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的翻转解耦的转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849857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1 23: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摩托车的翻转解耦的转向装置(1),其包括用于容纳摩托车转向把(12)的转向把桥(11)、用于容纳叉腿(22)的叉桥(21)以及至少一个将所述转向把桥(11)与所述叉桥(21)连接的解耦装置(30),其中,所述转向把桥(11)围绕转向轴线(L)可旋转地支承并且围绕垂直于该转向轴线(L)的翻转轴线(K)固定,所述叉桥(21)围绕转向轴线(L)并且围绕翻转轴线(K)可旋转地支承,所述解耦元件(30)构造用于在转向把桥(11)与叉桥(21)之间传递在转向方向(LR)上围绕转向轴线(L)的转向运动和转向力矩并且补偿在翻转方向(KR)上围绕叉桥(21)的翻转轴线(K)的相对于转向把桥(11)的翻转运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摩托车的翻转解耦的转向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摩托车的翻转解耦的转向装置以及一种具有这种翻转解耦的转向装置的摩托车。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已经已知在摩托车或者说单车辙机动车中的大量前轮悬挂系统。当前称为“伸缩杆”已知的前轮悬挂系统也属于已知的前轮悬挂系统。所述前轮悬挂系统基本上由匹配的伸缩叉、纵向转向杆和减振支柱组成。通过伸缩叉(该伸缩叉包括两个叉腿和将所述叉腿相互连接的两个叉桥)引导摩托车的前轮并且将转向运动传递到前轮上。伸缩叉或叉腿在此通常不承担前轮的弹簧张紧和减震。第一叉桥连接靠近摩托车转向把的上端部处的叉腿并且在现有技术中可旋转地与摩托车的转向头或者摩托车的框架连接。第二叉桥连接靠近前轮的叉腿。所述纵向转向杆可旋转地与第二叉桥以及摩托车框架连接并且因此如平衡杆那样可旋转地支承。在纵向转向杆与摩托车框架或摩托车的转向头之间设置有减振支柱,该减振支柱将它们彼此支撑。在前轮向上或向下运动时,该运动通过下叉桥和纵向转向杆由减振支柱弹簧张紧或减震。在此,通过前轮悬挂系统的运动学不仅导致沿叉腿或沿减振支柱的弹簧伸出或弹簧伸入运动,而且也导致整个伸缩叉围绕转向头上垂直于转向轴线的翻转轴线的旋转或翻转运动,从而改变伸缩叉与摩托车框架之间的角度。这种翻转运动在现有技术中已知的系统中大多直接传递到摩托车转向把上并且通过该摩托车转向把传递到摩托车的驾驶员上。这样的翻转运动可能使驾驶员感到不安并且由此例如导致驾驶故障。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任务在于,克服上述缺点并且提供一种转向装置,通过该转向装置使摩托车转向把与叉腿围绕垂直于转向轴线延伸的翻转轴线的翻转运动解耦。所述任务通过根据权利要求1的特征组合来解决。根据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摩托车的翻转解耦的转向装置。该转向装置包括用于容纳摩托车转向把的转向把桥、用于容纳叉腿的叉桥以及至少一个将所述转向把桥与所述叉桥连接的解耦装置。所述转向把桥围绕转向轴线可旋转地支承并且围绕垂直于该转向轴线的翻转轴线固定,由此该转向把桥或容纳在其上的摩托车转向把仅能围绕该转向轴线而不能围绕该翻转轴线旋转。所述叉桥围绕转向轴线并且围绕翻转轴线可旋转地支承,使得叉桥利用优选设置在其上的叉腿既可以实施围绕转向轴线的转向运动也可以实施围绕翻转轴线的翻转运动。为了能够将由驾驶员通过摩托车转向把施加到转向把桥上的转向力矩或者围绕转向轴线的转向运动从转向把桥传递到叉桥上并且通过叉桥和所述一个或多个叉腿传递到摩托车的车轮上,所述解耦装置构造用于在转向把桥与叉桥之间传递在转向方向上围绕转向轴线的转向运动和转向力矩并且补偿在翻转方向上围绕叉桥的翻转轴线的相对于转向把桥的翻转运动,从而虽然将转向运动从转向把桥传递到叉桥上,但是不将翻转运动从叉桥传递到转向把桥上。由于转向把桥和叉桥都可以围绕转向轴线旋转,所以可以在它们之间传递解耦装置的转向运动或转向力或转向力矩。然而在翻转运动中,转向把桥不跟随翻转运动,从而转向把桥或可固定在其上的摩托车转向把在叉桥翻转运动时不翻转。在叉桥相对于转向把桥围绕翻转轴线运动时,叉桥的由此引起的翻转运动由解耦装置通过弹性变形或允许这种运动的运动学来补偿,从而叉桥可以基本上围绕翻转轴线与转向把桥解耦地运动。特别有利的是,解耦装置在围绕转向轴线的圆周方向上刚性地构造,从而解耦装置在转向运动时或围绕转向轴线刚性地表现,并且转向运动或转向力矩直接在叉桥与转向把桥之间传递。此外,转向装置的一种变型方案是有利的,其中该转向装置包括固定在转向把桥上的转向销,该转向销同轴地沿转向轴线延伸并且能可旋转地支承在摩托车的摩托车框架上并且优选可容纳在摩托车框架上或者容纳在与摩托车框架连接的转向头上,从而转向把桥可以通过转向销围绕转向轴线可旋转地并且关于翻转轴线固定地与摩托车框架连接。为了能够实现叉桥既围绕转向轴线也围绕翻转轴线的旋转,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有利的设计方案提出,转向装置还包括具有内环和外环的关节轴承。关节轴承的内环相对于转向轴线同心地设置或固定在转向销或摩托车框架上。此外,关节轴承的外环与叉桥连接,从而叉桥能够通过关节轴承围绕转向轴线并且围绕翻转轴线可旋转地与摩托车框架连接。为此,内环优选具有球形的、凸形的外径,其中,外环在内侧上与之对应地凹形地成形,使得围绕内环的外环不仅围绕旋转轴线而且围绕翻转轴线或者围绕在内环的中心确定的支承点可运动。这样的关节轴承构造成在申请日作为UNIBAL关节轴承已知的轴承。转向装置的一种有利的变型方案还规定,解耦装置包括至少一个传递销和用于传递转向力矩的轴承。所述传递销相对于转向轴线偏心地固定在转向把桥上,但也可以与其一体地构造,并且朝向叉桥延伸到解耦装置的轴承中。优选地,该传递销平行于转向轴线延伸。解耦装置的轴承被容纳在叉桥中并且构造用于补偿叉桥相对于传递销在翻转方向上围绕翻转轴线的翻转运动并且用于将能由转向把桥可传递到传递销上的、在转向方向上围绕转向轴线的转向运动从传递销传递到叉桥上。优选地为此规定,所述轴承的旋转中心或旋转轴线在翻转轴线上或与翻转轴线同轴,传递销可以围绕所述旋转中心或旋转轴线围绕翻转轴线运动或旋转。为此,在一种进一步改进方案中规定,解耦装置的轴承是关节轴承并且具有内环和外环。关节轴承的内环设置在传递销上并且优选沿传递销的纵向方向可运动地设置,并且关节轴承的外环与叉桥连接并且被容纳在其中,以使得叉桥能够通过关节轴承围绕翻转轴线旋转,或者所述传递销能够在叉桥中通过关节轴承围绕翻转轴线旋转。此外,所述关节轴承优选以其旋转中心设置在翻转轴线上并且相对于转向轴线偏心地设置,使得支承在解耦装置的关节轴承中的传递销通过关节轴承可以围绕翻转轴线或在翻转轴线上旋转。由翻转运动引起的在叉桥与转向把桥之间的距离变化可以通过传递销在轴承中的可移动性来补偿。在一种变型方案中,解耦装置的关节轴承包括内环和外环。为此,内环优选具有球形的、凸形的外径,其中,外环在内侧上与之对应地凹形地成形,使得围绕内环的外环不仅围绕旋转轴线而且围绕翻转轴线或者围绕在内环的中心确定的支承点(旋转中心)可运动。这样的关节轴承同样可以被称作在申请日作为UNIBAL关节轴承已知的轴承。因为在解耦装置的关节轴承中基本上不发生围绕平行于转向轴线的轴线或围绕转向轴线的旋转,所以所述支承结构也可由一个或多个径向轴承构成,所述径向轴承与翻转轴线同心地设置并且借助容纳传递销的中间元件围绕翻转轴线可旋转地支承传递销。作为包括关节轴承或径向轴承的解决方案的替代方案,在另一种有利的变型方案中,解耦装置的轴承可以具有弹性套筒。轴承的弹性套筒可以通过内表面直接或间接地在传递销上移动并且优选沿传递销的纵向方向移动并且通过外表面直接或间接地设置在叉桥上。此外,所述弹性套筒被容纳在叉桥中,从而叉桥通过弹性套筒的弹性变形或叉桥中的各个传递销通过弹性套筒的弹性变形可以围绕翻转轴线旋转。所述弹性套筒或支承在其中的传递销以其纵轴线优选设置在翻转轴线上或与其相交地设置。由翻转运动引起的在叉桥与转向把桥之间的距离变化可以通过传递销在轴承中的可移动性来补偿。弹性套筒还可以在径向方向和/或轴向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摩托车的翻转解耦的转向装置(1),其包括用于容纳摩托车转向把(12)的转向把桥(11)、用于容纳叉腿(22)的叉桥(21)以及至少一个将所述转向把桥(11)与所述叉桥(21)连接的解耦装置(30、30’、30”),其中,所述转向把桥(11)围绕转向轴线(L)可旋转地支承并且围绕垂直于该转向轴线(L)的翻转轴线(K)固定,其中,所述叉桥(21)围绕转向轴线(L)并且围绕翻转轴线(K)可旋转地支承,其中,所述解耦装置(30、30’、30”)构造用于在转向把桥(11)与叉桥(21)之间传递在转向方向(LR)上围绕转向轴线(L)的转向运动和转向力矩并且补偿在翻转方向(KR)上围绕叉桥(21)的翻转轴线(K)的相对于转向把桥(11)的翻转运动。/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90123 DE 102019101612.61.摩托车的翻转解耦的转向装置(1),其包括用于容纳摩托车转向把(12)的转向把桥(11)、用于容纳叉腿(22)的叉桥(21)以及至少一个将所述转向把桥(11)与所述叉桥(21)连接的解耦装置(30、30’、30”),其中,所述转向把桥(11)围绕转向轴线(L)可旋转地支承并且围绕垂直于该转向轴线(L)的翻转轴线(K)固定,其中,所述叉桥(21)围绕转向轴线(L)并且围绕翻转轴线(K)可旋转地支承,其中,所述解耦装置(30、30’、30”)构造用于在转向把桥(11)与叉桥(21)之间传递在转向方向(LR)上围绕转向轴线(L)的转向运动和转向力矩并且补偿在翻转方向(KR)上围绕叉桥(21)的翻转轴线(K)的相对于转向把桥(11)的翻转运动。


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转向装置,其还包括固定在所述转向把桥(11)上的转向销(13),该转向销同轴地沿转向轴线(L)延伸并且能够可旋转地支承在摩托车的摩托车框架(41)上,从而所述转向把桥(11)能够通过所述转向销(13)围绕转向轴线(L)可旋转地并且关于翻转轴线(K)固定地与摩托车框架(41)连接。


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转向装置,其还包括具有内环(24)和外环(25)的关节轴承(23),其中,所述关节轴承(23)的内环(24)与转向轴线(L)同心地设置或固定在转向销(13)或摩托车车框架(41)上,并且所述关节轴承(23)的外环(25)与叉桥(21)连接,从而叉桥(21)能够通过关节轴承(23)围绕转向轴线(L)并且围绕翻转轴线(K)可旋转地与摩托车框架(41)连接。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转向装置,其中,所述解耦装置包括至少一个传递销(33)和用于传递转向力矩的轴承,其中,所述传递销(33)相对于转向轴线(L)偏心地固定在转向把桥(11)上并且相对于叉桥(21)延伸进入到解耦装置(30’)的轴承中,其中,解耦装置(30’)的轴承被容纳在叉桥(21)中并且构造用于补偿叉桥(21)相对于传递销(33)在翻转方向(KR)上围绕翻转轴线(K)的翻转运动并且用于将能由转向把桥(11)传递到传递销(33)上的、在转向方向(LR)上围绕转向轴线(L)的转向运动从传递销(33)传递到叉桥(21)上。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转向装置,其中,所述解耦装置(30’)的轴承是关节轴承(34)并且具有内环(35)和外环(36),其中,所述关节轴承(34)的内环(35)设置在传递销(33)上并且所述关节轴承(34)的外环(35)与叉桥(21)连接并且被容纳在所述叉桥中,使得传递销(33)在叉桥(21)中能通过关节轴承(34)围绕翻转轴线(K)旋转。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解耦装置(30’)的轴承具有弹性套筒,轴承的所述弹性套筒通过内表面直接或间接地设置在传递销(33)上并且通过外表面直接或间接地设置在叉桥(21)上并且所述弹性套筒被容纳在叉桥(21)中,从而传递销(33)在叉桥(21)中通过弹性套筒的弹性变形能围绕翻转轴线(K)旋转。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转向装置,其中,所述解耦装置(30、30”)包括至少一个传递元件(37)和至少一个用于传递转向力矩的轴承(38),其中,所述至少一个传递元件(37)相对于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D·菲舍尔G·福斯特
申请(专利权)人:宝马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