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伏组件、封口溢胶工装及层压工装
本技术涉及光伏
,尤其涉及一种光伏组件、封口溢胶工装及层压工装。
技术介绍
随着光伏发电技术的发展以及人类社会对于环保的需求,光伏组件产品作为一种新兴的清洁能源产品,已逐渐进入人们的生产生活。目前,光伏组件作为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中的核心组成部分,是由层压形成的电池组件、接线盒以及其他外接功能模块组成,其中,接线盒的主要作用是连接和保护电池组件,同时将光伏组件产生的电流导出,因此,接线盒主要用于容纳电池组件中汇流条与外接线缆之间的线缆接头,以及用于放置避免电池组件产生热斑现象的旁路二极管。现有的电池组件厚度一般为6毫米左右,而接线盒厚度一般都在15毫米以上,使得包含有电池组件和接线盒的光伏组件的厚度是电池组件厚度的3倍,且接线盒的成本仅次于光伏组件中电池片、盖板玻璃、边框,现有技术中通过使用体积较小的二极管,使得接线盒厚度减小,或者改变接线盒相对于电池组件的位置,从而减小光伏组件的整体厚度。但是,在目前的方案中,接线盒仍旧会使得光伏组件的厚度远远大于主要进行光伏发电的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组件包括:/n盖板和背板,以及设置在所述盖板和所述背板之间的电池层;/n所述背板包括背板主体和设置在所述背板侧边的两个线缆容置槽,所述线缆容置槽的槽底沿背离所述盖板的方向延伸;/n所述电池层包括电池串组和二极管,以及连接所述电池串组和所述二极管的汇流条,所述汇流条包括两个汇流条导出端,每个所述汇流条导出端连接有一条外接线缆,且一个所述汇流条导出端与对应的外接线缆设置在一个所述线缆容置槽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组件包括:
盖板和背板,以及设置在所述盖板和所述背板之间的电池层;
所述背板包括背板主体和设置在所述背板侧边的两个线缆容置槽,所述线缆容置槽的槽底沿背离所述盖板的方向延伸;
所述电池层包括电池串组和二极管,以及连接所述电池串组和所述二极管的汇流条,所述汇流条包括两个汇流条导出端,每个所述汇流条导出端连接有一条外接线缆,且一个所述汇流条导出端与对应的外接线缆设置在一个所述线缆容置槽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汇流条导出端具有与所述线缆容置槽的内槽壁相匹配的折弯结构,所述折弯结构与所述线缆容置槽的内槽壁接触;
在所述线缆容置槽中,所述外接线缆与所述汇流条导出端的折弯结构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接线缆包括线缆主体,以及设置在所述线缆主体靠近所述汇流条导出端一端的线缆导体;
所述外接线缆的线缆导体与所述汇流条导出端的折弯结构焊接;
所述线缆导体的长度为4至6毫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组件还包括:第一封装胶膜和第二封装胶膜;
所述第一封装胶膜设置在所述盖板和所述电池层之间;
所述第二封装胶膜设置在所述背板和所述电池层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封装胶膜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封装胶膜主体和第一封口溢胶部,所述第二封装胶膜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二封装胶膜主体和第二封口溢胶部;
所述第一封装胶膜主体设置在所述外接线缆与所述盖板之间,所述第二封装胶膜主体设置在所述外接线缆与所述背板之间;
所述第一封口溢胶部和所述第二封口溢胶部设置在所述线缆容置槽靠近所述背板侧边的端口,所述第一封口溢胶部和所述第二封口溢胶部分别设置在所述外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小春,黄腾,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隆基绿能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