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数据流中断的方法及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83842 阅读:2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解决数据流中断的方法,是利用数字讯号控制器传送储存单元中的数据,该数字讯号控制器包括基底记录单元与触发记录器,该方法包括:首先,当要传送数据时,将数据的起始地址值写入基底记录单元中。接着,触发数字资料控制器,更改触发记录器的内容值,并同时回到本方法的起始步骤与下一步骤。然后,数字资料控制器传送基底记录单元中的起始地址值所对应的资料,且当数字资料控制器将资料传送完毕时,进入下一步骤。最后,当触发记录器的内容值有改变时,重复上一步骤。(*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解决数据流中断的方法及其装置,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使用于电脑系统中,应用于等时性(Isochronous)数据流的解决数据流中断的方法及其装置。随着多媒体时代的来临,电脑中所传送的资料包含了很多种型态,例如文字资料,声音讯号,影像讯号等等。以文字资料与声音讯号为例,两者对于传送时所要求的条件并不相同。文字资料传送时,可以不必连续传送只求资料正确性。但对于声音资料而言,由于人耳对于声音连续性的感受很敏锐,所以声音讯号必须连续传输,才不致使听者听到不悦耳的声音。此类讯号称之为等时性数据流(Streaming data),也就是指必须连续而不可中断的资料型态,例如是声讯(Audio)或视讯(Video)等。请参考附图说明图1,其所绘示为电脑中数据流传送的方框图。兹以声讯的数据流为例做说明,且数据流在硬件中的传送是由一驱动程序(Driver)来控制的。数据流在电脑中传送的路径例如为首先应用程序将储存在硬盘102中的声音档案(Wave File),传送至存储器104中,其中,该存储器104是用以暂存声音资料(Data),以利于声音资料的处理。接着,作业系统程序透过驱动程序控制数字资料控制器(Digital Controller,DC)106。然后,数字资料控制器106将存储器104中的资料传送至讯号处理器108。最后,讯号处理器108将模拟的声音讯号传送至播音器110,用以播放声音。如此便完成声音讯号的传送,而使得使用者得以收听到电脑所要播放的声音。其中,存储器104除了暂存硬盘102中的声音档案之外,亦可储存从网路或外界而来的声音档案。请同时参考图1及图2,其中图2所绘示为传统数据流传送的流程图。首先,步骤202中,作业系统判断是否有资料要传送,若否,则结束本流程;若是,则进入步骤204,作业系统将储存在硬盘102中的资料传送至存储器104。接着,进入步骤206,驱动程序控制数字资料控制器106将资料从存储器104传送至讯号处理器108。然后,进入步骤208,由数字资料控制器106判断是否资料已经传送完毕,若否,则回到步骤206,继续传送;若是,则进入步骤210,由数字资料控制器106传送一个中断讯号(Interrupt)给驱动程序,在告知驱动程序资料已传送完毕之后,再回到步骤202。兹针对数字资料处理器106将资料从存储器104传送至讯号处理器108之间的传送过程做进一步的探讨。在步骤210驱动程序接收了数字资料控制器106所传送的中断讯号之后,方回到步骤202,并进入步骤204,206。然后,驱动程序才再次命令数字资料控制器106抓取资料。在这段期间中,数字资料控制器106若无法传送任何资料至讯号处理器108,则会有资料中断的情形产生。如此,播音器110所播放出来的声音讯号也因此不连续,播音效果会因此大打折扣。所以,数字资料处理器106将第一笔资料传送完毕一直到数字资料处理器106开始传送第二笔资料之间,会有一段资料中断期。以声讯为例,在实际的状况中,每笔资料的传输大约需要10ms,而此资料中断期大约是0.1ms,约为每笔资料的1%,因此,在播音时,会有噪音出现。传统解决讯号不连续的做法是,在数字资料控制器106中加入了一个先入先出(FirstIn First Out,FIFO)寄存器(未示于图中),用以在数字资料控制器106中暂存资料。数字资料控制器106将从存储器104读取的资料推入(Push)先入先出寄存器中,然后,再将资料由先入先出寄存器提出(Pop)给讯号处理器108。若此先入先出寄存器的储存容量够大的话,在资料中断期的这段期间内,数字资料控制器106还是可以将暂存于先入先出寄存器中的资料提出,传送给讯号处理器108,如此便可解决讯号不连续的问题。但是,若先入先出寄存器不够大,或是资料中断期的时间太长的话,仍然会产生数据流不连续的情形。再者,在硬件设计上,数字资料控制器106也必需另外利用相当数目的逻辑门(logic gate)来完成先入先出寄存器的设计。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就是在提出一种解决数据流中断的方法及其装置,借由改变驱动程序的演算法及数字资料处理器的设计,便可达到极佳的效果。不仅节省硬件空间与制造成本,而且系统相当稳定。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提出一种解决数据流中断的方法,是利用数字讯号控制器传送储存单元中的资料,该数字讯号控制器包括基底记录单元与触发记录器,该方法包括首先,当要传送资料时,将资料的起始地址值写入基底记录单元中。接着,触发数字资料控制器,更改触发记录器的内容值,并同时回到本方法的起始步骤与下一步骤。然后,数字资料控制器传送基底记录单元中的起始地址值所对应的资料,且当数字资料控制器将资料传送完毕时,进入下一步骤。最后,当触发记录器的内容值有改变时,重复上一步骤。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提出一种解决数据流中断的方法,该方法是利用数字讯号控制器传送储存单元中的资料,数字讯号控制器包括基底记录单元与触发记录器,该方法包括(a)当有资料要传送时,进入步骤(b)。(b)将资料写入储存单元,并将资料的起始地址值写入基底记录单元。(c)触发数字资料控制器,若此时数字资料控制器正在传送资料时,则更改触发记录器的内容值,接着同时进入步骤(a)与步骤(d)。(d)当数字资料控制器判断出触发记录器的内容值有改变时,进入步骤(e)。(e)数字资料控制器传送基底记录单元中的起始地址值所对应的资料。以及(f)当资料传送完毕时,进入步骤(d)。为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一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的简要说明图1绘示是电脑中数据流传送的方框图;图2绘示是传统数据流传送的流程图;图3绘示是依照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一种解决数据流中断的装置方框图。图4绘示是本专利技术解决数据流中断的方法的流程图。图5绘示是存储器中的散集描述表格示意图;图6绘示是资料传送时的散集描述表格示意图。较佳实施例请参考图3,其所绘示为依照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一种解决数据流中断的装置方框图。首先,驱动程序将储存在存储器104中,将要传送至讯号处理器108的第一笔资料的基底地址(亦即是第一笔资料的起始地址)写入数字资料控制器(Digital Controller,DC)302中的基底记录单元304。并触发数字资料控制器302,使数字资料控制器302开始进行资料传送。此时,不论第一笔资料是否已经传送完毕,驱动程序均可随时将所要传送的第二笔资料写入存储器104中,将位于存储器104中的第二笔资料的基底地址写入基底记录单元304,并触发数字资料控制器302。若数字资料控制器302此时已将第一笔资料传送完毕,且驱动程序又同时触发数字资料控制器302,则数字资料控制器302自然会读取基底记录单元304的内容值,并且开始传输第二笔资料。但是,若数字资料控制器302尚未将第一笔资料传送完毕,而驱动程序又在此时触发数字资料控制器302,则此动作将使得数字资料控制器302中的触发记录器306的内容值改变。当第一笔资料传送完毕之时,因为数字资料控制器302此时可判断出触发记录器306的内容值有改变,所以数字资料控制器302立即可进行第二笔资料的传输动作。其中,将驱动程序触发数字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解决数据流(Streaming Data)中断的方法,是利用一数字讯号控制器传送一储存单元中的一资料,该数字讯号控制器包括一基底记录单元与一触发记录器,其特征是该方法包括: a.当要传送该资料时,将该资料的一起始地址值写入该基底记录单元中; b.改变该触发记录器的内容值,并同时进入步骤a与步骤c; c.该数字资料控制器传送该基底记录单元中的起始地址值所对应的该资料,且当该数字资料控制器将该资料传送完毕时,进入步骤d;以及 d.当该触发记录器的内容值有改变时,进入步骤c。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家嵚陈永晖
申请(专利权)人:威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