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进给箱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83602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1 23: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进给箱总成,包括箱体,箱体内安装有齿轮变速机构,箱体外安装有循环供油机构,循环供油机构将箱底润滑油输送到箱体的顶端并滴入到齿轮变速机构上,箱体包括倾斜的箱底,箱底末端连接有蓄油池,倾斜的箱底有利于箱底的润滑油滴入蓄油池,蓄油池位于箱体正下方,并与循环供油机构通过管道连接,箱底上方设有清理装置,清理装置将箱底上润滑油持续推进蓄油池。齿轮变速机构旋转时将润滑油甩入清理装置和箱底,由于润滑油粘度较大,容易粘在箱底,此时清理装置将箱底的润滑油推送至蓄油池。循环供油机构将润滑油从蓄油池抽入并进行循环,采用这种方式循环效果明显改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进给箱总成
本技术涉及机械加工设备领域,具体涉及对一种车床进给箱的改进。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外普通车床进给箱均由基本变速组(简称基本组)和增倍组两变速组件和其它部件组成;其中,基本组的结构形式主要有如下几种:一是落顿机构,采用这种机构的进给箱即为开式结构,箱体不能密封、贮油或一般只能实现下部分少量储油,因此润滑油一般会沉积在箱体底部,造成变速组件得不到充分的润滑,因此,使得该进给箱运转精度寿命低,且运转时噪音较大。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中国技术专利公开号CN210218630U在2020年03月31授权公告了一种普通卧式车床进给箱,包括箱体及设置在箱体内的变速组件,箱体的上端转动连接有箱盖,箱盖的内顶壁上固定连接有水平设置的分油管,分油管的下方侧壁上等间距设有多个与其内部连通的出油管,箱盖的上端安装有第一增压泵,第一增压泵的输出端与分油管连通,第一增压泵的输入端连接有循环供油机构,循环供油机构与箱体内部连通。在变速组件运转时,将润滑油均匀淋在变速组件上,进而对变速组件各部位进行有效润滑,有效提高性能及精度寿命且运转噪音小。在实际使用中发现,部分润滑油由于粘度较高,润滑油很难从箱体底部自动落入出油管中,导致增压泵抽取的是空气并进行循环,增压泵无法将润滑油从箱体底部抽入循环供油机构,使用效果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能将箱体底部润滑油导入循环供油机构的,润滑油循环效果好的进给箱总成。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进给箱总成,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外安装有循环供油机构,所述箱体包括倾斜的箱底,所述箱底末端连接有蓄油池,所述蓄油池位于所述箱体正下方,并与所述循环供油机构通过管道连接,所述箱底上方设有清理装置,所述清理装置将所述箱底上润滑油持续推进所述蓄油池。所述清理装置包括皮带和传动轴组,所述传动轴组穿过所述皮带并牵引所述皮带转动,所述皮带外表面固定有若干橡胶条,所述橡胶条随着所述皮带转动将所述箱底上润滑油推进所述蓄油池。所述传动轴组包括主动传动轴和从动传动轴,所述主动传动轴一端穿过所述箱体并且与电动机相连,所述从动传动轴两端轴承连接在所述箱体上。所述清理装置为两个,两个所述清理装置对称分布在所述箱底上。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通过在箱底添加清理装置,并且在箱底建立蓄油池,通过将聚集在箱底的润滑油推向蓄油池,再通过循环机构将润滑油抽取参与循环,如此能有效将箱底润滑油送入循环机构,解决了循环机构无法抽取箱底润滑油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进给箱总成剖面示意图;图2是图1的A处放大图;图中:1、箱体;2、齿轮变速机构;3、清理装置;31、橡胶条;32、主动传动轴;33、皮带;34、从动传动轴;4、箱底;5、蓄油池。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如图1-2所示:一种进给箱总成,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内安装有齿轮变速机构2,所述箱体1外安装有循环供油机构,所述循环供油机构将所述箱底4润滑油输送到所述箱体1的顶端并滴入到齿轮变速机构2上,所述箱体1包括倾斜的箱底4,所述箱底4末端连接有蓄油池5,倾斜的箱底4有利于箱底4的润滑油滴入所述蓄油池5,所述蓄油池5为漏斗形,所述蓄油池5位于所述箱体1正下方,并与所述循环供油机构通过管道连接,所述箱底4上方设有清理装置3,所述清理装置3将所述箱底4上润滑油持续推进所述蓄油池5。齿轮变速机构2旋转时将润滑油甩入所述清理装置3和所述箱底4,由于润滑油粘度较大,容易粘在所述箱底4,此时所述清理装置3将所述箱底4的润滑油推送至所述蓄油池5。循环供油机构将润滑油从所述蓄油池5抽入并进行循环,解决了循环机构无法抽取箱底4润滑油问题。所述清理装置3包括皮带33和传动轴组,所述皮带33为环形,所述传动轴组轴承连接在所述箱底4正上方并与电动机相连,所述传动轴组穿过所述皮带33并牵引所述皮带33转动,所述皮带33外表面固定有若干橡胶条31,齿轮变速机构2滴下的润滑油落入所述橡胶条31,所述橡胶条31随着所述皮带33转动将所述箱底4上润滑油推进所述蓄油池5。避免了箱底4上聚集润滑油目的。所述传动轴组包括主动传动轴32和从动传动轴34,所述主动传动轴32和所述从动传动轴34分别套在所述皮带33两端,所述主动传动轴32一端穿过所述箱体1并且与电动机相连,所述电动机带动所述主动传动轴32转动从而带动套在所述主动传动轴32上的皮带33转动,所述从动传动轴34两端轴承连接在所述箱体1上,所述从动传动轴34只是其支撑皮带33作用。所述清理装置3为两个,两个所述清理装置3对称分布在所述箱底4上,所述清理装置3宽度与所述箱底4宽度相适应,能最大限度清理箱底4润滑油目的。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技术所要求保护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进给箱总成,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外安装有循环供油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包括倾斜的箱底,所述箱底末端连接有蓄油池,所述蓄油池位于所述箱体正下方,并与所述循环供油机构通过管道连接,所述箱底上方设有清理装置,所述清理装置将所述箱底上润滑油持续推进所述蓄油池。/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进给箱总成,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外安装有循环供油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包括倾斜的箱底,所述箱底末端连接有蓄油池,所述蓄油池位于所述箱体正下方,并与所述循环供油机构通过管道连接,所述箱底上方设有清理装置,所述清理装置将所述箱底上润滑油持续推进所述蓄油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给箱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理装置包括皮带和传动轴组,所述传动轴组穿过所述皮带并牵引所述皮带转动,所述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运勇熊益祥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渌东智能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