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降滚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82524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1 23:19
升降滚床,涉及到焊装输送设备领域,包括传动滚床、基座和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与所述基座固定,所述传动滚床设在所述升降装置上以实现所述传动滚床的升降,所述基座与所述传动滚床之间还设有引导装置,所述引导装置包括延长臂,设在所述传动滚床的下端面;导向轮,通过安装块固定在所述延长臂上;和导向柱;通过加强板固定在所述基座上;所述导向柱上设有竖直的滑槽,所述导向轮位于所述滑槽内实现导向配合以使得所述传动滚床在升降装置的作用下竖直上下升降;通过在基座与所述传动滚床之间还设有引导装置,利用导向柱对导向轮的引导以约束传动滚床在竖直方向上下移动,避免可能出现的晃动,从而保证传动滚床的运行平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升降滚床
本技术涉及到焊装输送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输送车身零件的升降滚床。
技术介绍
目前的升降滚床在进行升降时,一般采用气动或者液压的方式实现,这两种控制方式不仅存在成本高、维护难度大的问题,还会因为压力的原因导致运行不稳定的问题,尤其是滚床在上下移动时产生的冲击,很容易导致滚床出现晃动而使得滚床上的车身零件晃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降低滚床在上下移动时出现的晃动,降低风险。本技术提出的技术方案如下:升降滚床,包括传动滚床、基座和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与所述基座固定,所述传动滚床设在所述升降装置上以实现所述传动滚床的升降,所述基座与所述传动滚床之间还设有引导装置,所述引导装置包括延长臂,设在所述传动滚床的下端面;导向轮,通过安装块固定在所述延长臂上;和导向柱;通过加强板固定在所述基座上;所述导向柱上设有竖直的滑槽,所述导向轮位于所述滑槽内实现导向配合以使得所述传动滚床在升降装置的作用下竖直上下升降。进一步的,所述传动滚床通过支架与所述升降装置固定,所述支架上设有滚床电机;所述传动滚床的下端设有多个传动轴,多个所述传动轴沿所述传动滚床的长度方向等距间隔排列;每个所述传动轴上至少安装有一个传动轮,所述传动轮的部分穿出传动滚床的上端面;相邻的两个传动轴之间通过传动带传动连接;所述滚床电机驱动任一一个所述传动轴使得所有的所述传动轴和所述传动轮转动。进一步的,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升降电机、连杆和曲柄座;所述升降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偏心轮,所述偏心轮上设有转接座,所述转接座通过轴承与所述偏心轮可转动连接;所述曲柄座包括一体结构的第一曲柄和第二曲柄,所述第一曲柄与所述第二曲柄连接处的两端面设有外凸的凸轴,所述凸轴通过轴承、轴承座与所述基座可转动连接;所述连杆的一端与所述转接座固定,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曲柄铰接;所述支架上设有滑轨,所述第二曲柄上设有滑轮,所述滑轮可滑动的设在所述滑轨内使得所述第二曲柄与所述支架可滑动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曲柄座有两个,两个所述曲柄座间隔设置且均与支架滑动连接,两个所述曲柄座的第一曲柄通过连接杆铰接,所述升降电机通过连杆与任一一个曲柄座的第一曲柄铰接使得所述升降电机工作时同时驱动两个所述曲柄座运动。进一步的,所述基座与所述支架之间还设有支撑件。采用本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在基座与所述传动滚床之间还设有引导装置,利用导向柱对导向轮的引导以约束传动滚床在竖直方向上下移动,避免可能出现的晃动,从而保证传动滚床的运行平稳。附图说明图1为本升降滚床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图2中引导装置的爆炸结构图。图4为升降滚床的主视平面图。图5为升降滚床去掉基座后的立体图。其中:10传动滚床、11滚床电机、12传动轮、13支架、14传动轴、20升降装置、21升降电机、22连杆、23曲柄座、30基座、40引导装置、41延长臂、42导向轮、43导向柱、100滑撬、131滑轨、211偏心轮、212转接座、231第一曲柄、232第二曲柄、233连接杆、431滑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用于输送车身零件的升降滚床,参见图1,所述升降滚床包括传动滚床10、基座30和升降装置20,升降装置20设置在传动滚床10与基座30之间,即升降装置20的一端与基座30连接,另一端与传动滚床10连接,利用升降装置20驱动传动滚床10以使得传动滚床10的上下升降移动。本实施例中,在基座30与传动滚床10之间还设有引导装置40,这里的引导装置40主要用于保证传动滚床10升降的稳定性,降低传动滚床10在上下升降过程中出现的晃动从而影响到放置在传动滚床10上的车身零件的稳定。具体的,参见图2-图3,所述引导装置40包括延长臂41、导向轮42和导向柱43,其中延长臂41固定设置在传动滚床10的下端面;导向轮42通过安装块固定在延长臂41上,并且导向轮42可实现自由的滚动;导向柱43通过加强板固定在基座30上;为了实现导向引导作用,本实施例在导向柱43上设有竖直的滑槽431,这里的滑槽431可以与导向轮42相互配合,即导向轮42位于滑槽431内并且能够在滑槽431内进行上下滑动,利用滑槽431实现对导向轮42的导向作用,这样传动滚床10在升降的时候可以平稳的实现竖直上下升降,有效的降低了传动滚床10晃动影响车身零件稳定性、安全性的情况出现。本实施例中,参见图1、图4,车身零件是通过滑撬100放置在传动滚床10上的,可以理解为,车身零件放置在滑撬100上,滑撬100由上一工位传输到传动滚床10上,传动滚床10的上下升降将携带滑撬100、车身零件同步下降,在完成了与模具(未画出)的定位后,传动滚床10在升降装置20的作用下上升,上升到位后在传动滚床10的作用下再次输送带有车身零件的滑撬100到下一工位。滑撬100能够在传动滚床10上实现输送是因为在传动滚床10上设置了传送装置,该传送装置包括滚床电机11、传动轴14、传动带和传动轮12;具体的,传动滚床10通过支架13与所述升降装置20固定,而滚床电机11固定在支架13上;利用支架13为滚床电机11提供稳定的支撑力;传动轴14设置在传动滚床10的下端,传动轴14有多个,多个所述传动轴14沿传动滚床10的长度方向等距间隔排列,并且相邻的两个传动轴14之间通过传动带传动连接;传动轮12安装在传动轴14上,并且传动轮12的部分穿出传动滚床10的上端面;这样使得滑撬100放置在传动滚床10上时直接与传动轮12接触,滚床电机11驱动任一一个传动轴14就将会使得所有的传动轴14和传动轮12转动,传动轮12的转动就会传动与其接触的滑撬100,从而实现了对车身零件的输送。这里每个传动轴14上至少安装有一个传动轮12,当然在本实施例中,每个传动轴上设置了两个传动轮12,两个传动轮12设置在传动轴的两端来保证滑撬100传动时的稳定性。本实施例中,对升降装置20做出了进一步的优化,相比于传统的气动升降或者液压升降,本方案采用电机、连杆和曲柄座相互配合的方式,来进一步的保证升降动作的平稳性。具体的,参见图1、图4-图5,所述升降装置20包括升降电机21、连杆22和曲柄座23;其中升降电机21固定设置在基座30上,在升降电机21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偏心轮211,所述偏心轮211上设有转接座212,所述转接座212通过轴承与偏心轮211可转动连接;所述曲柄座23包括一体结构的第一曲柄231和第二曲柄232,第一曲柄231与第二曲柄232连接处的两端面设有外凸的凸轴,所述凸轴通过轴承、轴承座与所述基座30可转动连接;连杆22用于连接转接座212和第一曲柄231,使得第一曲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升降滚床,包括传动滚床(10)、基座(30)和升降装置(20),所述升降装置(20)与所述基座(30)固定,所述传动滚床(10)设在所述升降装置(20)上以实现所述传动滚床(10)的升降,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30)与所述传动滚床(10)之间还设有引导装置(40),所述引导装置(40)包括/n延长臂(41),设在所述传动滚床(10)的下端面;/n导向轮(42),通过安装块固定在所述延长臂(41)上;和/n导向柱(43);通过加强板固定在所述基座(30)上;/n所述导向柱(43)上设有竖直的滑槽(431),所述导向轮(42)位于所述滑槽(431)内实现导向配合以使得所述传动滚床(10)在升降装置(20)的作用下竖直上下升降。/n

【技术特征摘要】
1.升降滚床,包括传动滚床(10)、基座(30)和升降装置(20),所述升降装置(20)与所述基座(30)固定,所述传动滚床(10)设在所述升降装置(20)上以实现所述传动滚床(10)的升降,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30)与所述传动滚床(10)之间还设有引导装置(40),所述引导装置(40)包括
延长臂(41),设在所述传动滚床(10)的下端面;
导向轮(42),通过安装块固定在所述延长臂(41)上;和
导向柱(43);通过加强板固定在所述基座(30)上;
所述导向柱(43)上设有竖直的滑槽(431),所述导向轮(42)位于所述滑槽(431)内实现导向配合以使得所述传动滚床(10)在升降装置(20)的作用下竖直上下升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滚床,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滚床(10)通过支架(13)与所述升降装置(20)固定,所述支架(13)上设有滚床电机(11);
所述传动滚床(10)的下端设有多个传动轴(14),多个所述传动轴(14)沿所述传动滚床(10)的长度方向等距间隔排列;每个所述传动轴(14)上至少安装有一个传动轮(12),所述传动轮(12)的部分穿出传动滚床(10)的上端面;
相邻的两个传动轴(14)之间通过传动带传动连接;所述滚床电机(11)驱动任一一个所述传动轴(14)使得所有的所述传动轴(14)和所述传动轮(12)转动。


3.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瑜黄华邹帆王衍凯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捷福鹰汽车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