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消毒护理湿巾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824248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1 23: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医用消毒护理湿巾制作方法,由收集框、增阻辊、变向辊、电动辊、光滑板、挤压装置、储液框、加液装置和重压盖配合完成的作业,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解决传统的加液过程中,从上往下单喷的方式使得无纺布下表面的浸湿速度慢于上表面,只有通过大量的药液喷入到无纺布后,在药液的渗透下,无纺布的下表面才能慢慢浸湿,这种单喷的方式需要大量药液的持续性喷入,容易造成药液的浪费,且持续性喷液,使得无纺布在已浸湿的状态下仍有药液喷入,造成这部分药液浪费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用消毒护理湿巾制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消毒护理用品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医用消毒护理湿巾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湿巾是用来擦拭皮肤的湿润的纸巾,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不同需求的产生,湿巾衍生出了更多种类,其需要满足不同人群日常使用中的消毒的需求,消毒湿巾属于一种消毒护理用品,对手、皮肤黏膜、物体表面医疗设备表面或生产设备表面具有清洁消毒作用,消毒湿巾对自然菌现场试验杀灭率≥90.0%,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等其他微生物杀灭率≥99.99%,满足了多种需求。在对消毒护理湿巾制作过程中,通常对无纺布上浸湿药液,从而进行加液处理,传统的加液过程中通常使用持续性单喷的方式对无纺布进行加液,但是,这种方式存在以下一些缺陷:1、从上往下单喷的方式使得无纺布下表面的浸湿速度慢于上表面,只有通过大量的药液喷入到无纺布后,在药液的渗透下,无纺布的下表面才能慢慢浸湿,这种单喷的方式需要大量药液的持续性喷入,容易造成药液的浪费;2、持续性喷液,使得无纺布在已浸湿的状态下仍有药液喷入,造成这部分药液浪费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医用消毒护理湿巾制作方法,可以解决传统的加液过程中,从上往下单喷的方式使得无纺布下表面的浸湿速度慢于上表面,只有通过大量的药液喷入到无纺布后,在药液的渗透下,无纺布的下表面才能慢慢浸湿,这种单喷的方式需要大量药液的持续性喷入,容易造成药液的浪费;持续性喷液,使得无纺布在已浸湿的状态下仍有药液喷入,造成这部分药液浪费等问题。<br>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医用消毒护理湿巾制作方法,其使用了一种加液设备,该加液设备包括收集框、增阻辊、变向辊、电动辊、光滑板、挤压装置、储液框、加液装置和重压盖,采用上述加液设备对医用消毒护理湿巾制作方法如下:S1、输送:将缠有无纺布的套筒套设在增阻辊上,将无纺布的自由端向右牵出,牵出的无纺布从左往右依次经过变向辊、挤压装置与加液装置之间、电动辊与光滑板之间,通过电动辊带动无纺布向右间歇式输送;S2、加液浸湿:在无纺布短暂停止输送时,通过下压气缸带动连接块下降,下降过程中,在弹性挤压下,进出孔短暂打开使得药液进入到伸缩框内,连接块继续下降,进出孔重新关闭,连接块的持续下降将伸缩框内药液从喷出孔挤出,与此同时,配合上升的吸收板对无纺布进行浸湿;S3、重复操作:无纺布继续输送,直到无纺布未加液的部分处于加液装置正下方时停止输送,重复S2步骤对该部分进行加液浸湿;S4、横切:将加液浸湿的无纺布进行横切处理,从而形成湿巾,对湿巾进行取样抽检;S5、装箱:将湿巾进行堆叠,并将其包装、封口,之后将包装后的湿巾进行装箱处理。收集框的左端安装有增阻辊,收集框的右端安装有光滑板,收集框的右端安装有电动辊,电动辊位于光滑板的正上方,收集框的中部下端安装有挤压装置,收集框的中部上端安装有储液框,储液框内部设置有重压盖,储液框的下端安装有加液装置,收集框上通过轴承与变向辊连接,且变向辊位于增阻辊、挤压装置之间。所述的挤压装置包括储存框、分离板、定位柱、吸收板、进出柱和连接气缸,储存框的左右两端安装有分离板,分离板的下端通过定位柱与收集框连接,储存框的内部设有吸收板,吸收板的下端安装有进出柱,进出柱的下端穿过储存框与连接气缸的顶出端连接,连接气缸安装在收集框上,具体工作时,未加液前,吸收板处于储存框内的药液中,当加液装置工作时,挤压装置同步工作时,通过连接气缸带动吸收板上升,使得上升的浸湿状态的吸收板与加液装置中喷出的药液对无纺布进行加液浸湿。所述的加液装置包括挤压框、连接杆、连接块、下压气缸、进出孔、伸缩管、密封机构、复位弹簧、堵塞机构、喷出孔、顶住机构和伸缩框,挤压框与储液框之间连有连接杆,挤压框的内部上端设有连接块,连接块与储液框之间连有下压气缸,连接块的中部开设有进出孔,进出孔与储液框之间连通安装有伸缩管,连接块的左右两端对称安装有密封机构,连接块与挤压框之间连有复位弹簧,挤压框的下端均匀开设有喷出孔,喷出孔上设置有堵塞机构,堵塞机构对喷出孔起到临时堵塞的作用,挤压框的下端均匀安装有顶住机构,且顶住机构与堵塞机构之间为交错布置,挤压框的下端与进出孔之间连通安装有伸缩框,具体工作时,打开重压盖,将药液倒入储液框内,重新合上重压盖,在重压盖的重力压制下,药液始终保持向下挤压输送的趋势,加液装置工作时,通过下压气缸带动连接块下降,在连接块经过挤压框中部时,密封机构反向运动,此时,进出孔打开,药液进入到伸缩框内,经过挤压框中部后的连接块继续下降,此时密封机构对进出孔关闭,在连接块的下降挤压下将伸缩框内的药液从喷出孔喷出,从而浸湿无纺布。所述的密封机构包括密封板、固定块、防锈弹簧,连接块通过上下滑动配合的方式与挤压框连接,连接块的左右两端对称开设有活动槽,活动槽与密封板为滑动配合连接,密封板的内端与固定块之间连有防锈弹簧,固定块安装在连接块的上端,且此时的防锈弹簧为拉伸状态,具体工作时,在连接块经过挤压框中部时,由于挤压框中部的左右两端为凸出结构,密封板经过时在防锈弹簧的弹性挤压下向外侧运动,此时,左右布置的密封板不再对进出孔密封,进出孔短暂打开,随着连接块的继续下降,左右布置的密封板重新相向运动进而对进出孔密封。其中,所述的增阻辊包括内芯辊、增阻柱、内置弹簧和套设辊,内芯辊嵌入安装在收集框上,内芯辊上沿其周向均匀开设有内凹槽,内凹槽与增阻柱之间连有内置弹簧,内芯辊的外部套设有套设辊,套设辊的内腔沿其周向均匀开设有增阻槽,且增阻柱的外端位于增阻槽内。其中,所述的电动辊的外部套设有增阻套。其中,所述的吸收板的上端铺设有海绵薄层,进出柱的外壁套设有橡胶套。其中,所述的挤压框中部的左右两端为凸出结构。其中,所述的堵塞机构包括内置板、方柱、堵塞块、顶起弹簧,内置板安装在喷出孔的中部,内置板上安装有方柱,方柱上活动套设有堵塞块,堵塞块与内置板之间连有顶起弹簧。其中,所述的喷出孔的中部为扩腔结构,初始位置的密封板位于喷出孔的上端,喷出孔的下端为扩口结构。其中,所述的顶住机构包括顶住柱、压缩弹簧,挤压框的下端均匀开设有滑动槽,滑动槽与顶住柱之间连接有压缩弹簧。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一、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医用消毒护理湿巾制作方法,本专利技术采用分段直喷的方式对无纺布进行节省式加液浸湿,同时配合上升的浸湿状态的吸收板,从而对无纺布进行上下同步浸湿,大大提高了浸湿效率,且单次喷出的药液量保持不变,保证了每次喷出的药液在对无纺布浸湿时不会造成浪费,与持续性单喷的方式相比,大大提高了加液效率以及节省了药液输出;二、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医用消毒护理湿巾制作方法,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吸收板在未加液工作前处于储存框内的药液中,使得吸收板上的海绵薄层重复吸收药液,在需要对无纺布加液时,已吸收饱满的吸收板与无纺布接触,并将其轻微顶起,使得海绵薄层内的药液浸入到无纺布上,起到浸湿的作用;三、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医用消毒护理湿巾制作方法,本专利技术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医用消毒护理湿巾制作方法,其使用了一种加液设备,该加液设备包括收集框(1)、增阻辊(2)、变向辊(3)、电动辊(4)、光滑板(5)、挤压装置(6)、储液框(7)、加液装置(8)和重压盖(9),其特征在于:采用上述加液设备对医用消毒护理湿巾制作方法如下:/nS1、输送:将缠有无纺布的套筒套设在增阻辊(2)上,将无纺布的自由端向右牵出,牵出的无纺布从左往右依次经过变向辊(3)、挤压装置(6)与加液装置(8)之间、电动辊(4)与光滑板(5)之间,通过电动辊(4)带动无纺布向右间歇式输送;/nS2、加液浸湿:在无纺布短暂停止输送时,通过下压气缸(84)带动连接块(83)下降,下降过程中,在弹性挤压下,进出孔(85)短暂打开使得药液进入到伸缩框(92)内,连接块(83)继续下降,进出孔(85)重新关闭,连接块(83)的持续下降将伸缩框(92)内药液从喷出孔(90)挤出,与此同时,配合上升的吸收板(64)对无纺布进行浸湿;/nS3、重复操作:无纺布继续输送,直到无纺布未加液的部分处于加液装置(8)正下方时停止输送,重复S2步骤对该部分进行加液浸湿;/nS4、横切:将加液浸湿的无纺布进行横切处理,从而形成湿巾,对湿巾进行取样抽检;/nS5、装箱:将湿巾进行堆叠,并将其包装、封口,之后将包装后的湿巾进行装箱处理;/n收集框(1)的左端安装有增阻辊(2),收集框(1)的右端安装有光滑板(5),收集框(1)的右端安装有电动辊(4),电动辊(4)位于光滑板(5)的正上方,收集框(1)的中部下端安装有挤压装置(6),收集框(1)的中部上端安装有储液框(7),储液框(7)内部设置有重压盖(9),储液框(7)的下端安装有加液装置(8),收集框(1)上通过轴承与变向辊(3)连接,且变向辊(3)位于增阻辊(2)、挤压装置(6)之间;/n所述的挤压装置(6)包括储存框(61)、分离板(62)、定位柱(63)、吸收板(64)、进出柱(65)和连接气缸(66),储存框(61)的左右两端安装有分离板(62),分离板(62)的下端通过定位柱(63)与收集框(1)连接,储存框(61)的内部设有吸收板(64),吸收板(64)的下端安装有进出柱(65),进出柱(65)的下端穿过储存框(61)与连接气缸(66)的顶出端连接,连接气缸(66)安装在收集框(1)上;/n所述的加液装置(8)包括挤压框(81)、连接杆(82)、连接块(83)、下压气缸(84)、进出孔(85)、伸缩管(86)、密封机构(87)、复位弹簧(88)、堵塞机构(89)、喷出孔(90)、顶住机构(91)和伸缩框(92),挤压框(81)与储液框(7)之间连有连接杆(82),挤压框(81)的内部上端设有连接块(83),连接块(83)与储液框(7)之间连有下压气缸(84),连接块(83)的中部开设有进出孔(85),进出孔(85)与储液框(7)之间连通安装有伸缩管(86),连接块(83)的左右两端对称安装有密封机构(87),连接块(83)与挤压框(81)之间连有复位弹簧(88),挤压框(81)的下端均匀开设有喷出孔(90),喷出孔(90)上设置有堵塞机构(89),挤压框(81)的下端均匀安装有顶住机构(91),且顶住机构(91)与堵塞机构(89)之间为交错布置,挤压框(81)的下端与进出孔(85)之间连通安装有伸缩框(92);/n所述的密封机构(87)包括密封板(871)、固定块(872)、防锈弹簧(873),连接块(83)通过上下滑动配合的方式与挤压框(81)连接,连接块(83)的左右两端对称开设有活动槽,活动槽与密封板(871)为滑动配合连接,密封板(871)的内端与固定块(872)之间连有防锈弹簧(873),固定块(872)安装在连接块(83)的上端,且此时的防锈弹簧(873)为拉伸状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用消毒护理湿巾制作方法,其使用了一种加液设备,该加液设备包括收集框(1)、增阻辊(2)、变向辊(3)、电动辊(4)、光滑板(5)、挤压装置(6)、储液框(7)、加液装置(8)和重压盖(9),其特征在于:采用上述加液设备对医用消毒护理湿巾制作方法如下:
S1、输送:将缠有无纺布的套筒套设在增阻辊(2)上,将无纺布的自由端向右牵出,牵出的无纺布从左往右依次经过变向辊(3)、挤压装置(6)与加液装置(8)之间、电动辊(4)与光滑板(5)之间,通过电动辊(4)带动无纺布向右间歇式输送;
S2、加液浸湿:在无纺布短暂停止输送时,通过下压气缸(84)带动连接块(83)下降,下降过程中,在弹性挤压下,进出孔(85)短暂打开使得药液进入到伸缩框(92)内,连接块(83)继续下降,进出孔(85)重新关闭,连接块(83)的持续下降将伸缩框(92)内药液从喷出孔(90)挤出,与此同时,配合上升的吸收板(64)对无纺布进行浸湿;
S3、重复操作:无纺布继续输送,直到无纺布未加液的部分处于加液装置(8)正下方时停止输送,重复S2步骤对该部分进行加液浸湿;
S4、横切:将加液浸湿的无纺布进行横切处理,从而形成湿巾,对湿巾进行取样抽检;
S5、装箱:将湿巾进行堆叠,并将其包装、封口,之后将包装后的湿巾进行装箱处理;
收集框(1)的左端安装有增阻辊(2),收集框(1)的右端安装有光滑板(5),收集框(1)的右端安装有电动辊(4),电动辊(4)位于光滑板(5)的正上方,收集框(1)的中部下端安装有挤压装置(6),收集框(1)的中部上端安装有储液框(7),储液框(7)内部设置有重压盖(9),储液框(7)的下端安装有加液装置(8),收集框(1)上通过轴承与变向辊(3)连接,且变向辊(3)位于增阻辊(2)、挤压装置(6)之间;
所述的挤压装置(6)包括储存框(61)、分离板(62)、定位柱(63)、吸收板(64)、进出柱(65)和连接气缸(66),储存框(61)的左右两端安装有分离板(62),分离板(62)的下端通过定位柱(63)与收集框(1)连接,储存框(61)的内部设有吸收板(64),吸收板(64)的下端安装有进出柱(65),进出柱(65)的下端穿过储存框(61)与连接气缸(66)的顶出端连接,连接气缸(66)安装在收集框(1)上;
所述的加液装置(8)包括挤压框(81)、连接杆(82)、连接块(83)、下压气缸(84)、进出孔(85)、伸缩管(86)、密封机构(87)、复位弹簧(88)、堵塞机构(89)、喷出孔(90)、顶住机构(91)和伸缩框(92),挤压框(81)与储液框(7)之间连有连接杆(82),挤压框(81)的内部上端设有连接块(83),连接块(83)与储液框(7)之间连有下压气缸(84),连接块(83)的中部开设有进出孔(85),进出孔(85)与储液框(7)之间连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素红江盟江新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新盟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