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基才专利>正文

扶手回转结构、摩托车安全保护装置和摩托车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82269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1 23: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扶手回转结构,安装在靠背板上,包括两个扶手、两个套筒、两根转轴、联动机构;两个套筒均与靠背板固定连接,两个扶手位于靠背板的左右两侧;一根转轴位于一个套筒中且相对于套筒转动,转轴的外侧与扶手固定连接;两根转轴的内侧之间安装有使两根转轴同步转动的联动机构,两根转轴排列在同一轴向方向上。还涉及一种装有扶手回转结构的摩托车安全保护装置,还涉及一种装有摩托车安全保护装置的摩托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适用于多种类型的靠背板和摩托车,属于摩托车零部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扶手回转结构、摩托车安全保护装置和摩托车
本技术涉及摩托车零部件,具体涉及一种扶手回转结构,还涉及一种装有扶手回转结构的摩托车安全保护装置,还涉及一种装有摩托车安全保护装置的摩托车。
技术介绍
现在摩托车应用非常广泛,但是大多数没有设置有扶手靠背,因此乘坐摩托车的乘客往往需要用手紧拉驾驶者或者用手抓紧摩托车尾架,这样避免摩托车加减速导致乘客摔下摩托车或撞向驾驶者。CN209972645U公开了一种摩托车用后扶手组件,技术方案为:包括坐垫、挡板、限位转轴组件、扶手、U型管和防滑护套,所述坐垫的下方设置有支撑垫,且坐垫的一侧设置有挡板,所述连接管安装在坐垫远离支撑垫的一端,且连接管的上端设置有U型管,所述限位转轴组件安装在U型管的一端,且限位转轴组件远离U型管的一端设置有扶手,所述扶手的表面设置有防滑护套;所述限位转轴组件包括限位板、螺母、螺栓、转动板、连杆、转轴和连接孔,其中,所述限位板的表面设置有连接孔,且限位板的下端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一侧设置有连杆,且转轴远离连杆的一端设置有螺栓,所述螺栓远离转轴的一侧设置有螺母,所述转动板安装在连杆靠近转轴的一侧。上述的技术方案的扶手通过限位转轴组件实现转动,但是该方案只能转动一边的扶手,另一边扶手还需要重新操作一遍,操作过程麻烦,操作也不方便,不能实现扶手同步转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操作简单,扶手可同步转动的扶手回转结构。本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易于收合的摩托车安全保护装置。r>本技术的再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安全性高的摩托车。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扶手回转结构,安装在靠背板上,包括两个扶手、两个套筒、两根转轴、联动机构;两个套筒均与靠背板固定连接,两个扶手位于靠背板的左右两侧;一根转轴位于一个套筒中且相对于套筒转动,转轴的外侧与扶手固定连接;两根转轴的内侧之间安装有使两根转轴同步转动的联动机构,两根转轴排列在同一轴向方向上。采用这种结构后,两个扶手可以同步转动,操作简单便捷。作为一种优选,联动机构包括两个轴承、两根连杆、一个转盘、一个压缩弹簧、两个键块、一组卡合结构;每根转轴上均套接固定一个轴承,压缩弹簧套接在两根转轴的内侧的一段,且位于两个轴承之间;每个轴承的外圈均与一根连杆的一端铰接,连杆的另一端与转盘铰接,转盘与靠背板转动式连接;使两根转轴同步转动的卡合结构位于两根转轴的内侧的端部;套筒上设有限位槽,限位槽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限位段和第二限位段,第一限位段位于外侧,宽度与键块的宽度相应,第二限位段位于内侧,宽度与转轴的转动行程相应;每根转轴上均设有键块,键块与限位槽配合。采用这种结构后,便于两根转轴带动扶手转动并通过键块固定。作为一种优选,卡合结构为凹槽和凸块相互插合的结构,一根转轴的内端面设有凹槽,另一转轴的内端面设有凸块;凸块的横截面为多边形或椭圆形。采用这种结构后,便于两根转轴连接。作为一种优选,当扶手位于水平展开位置时,键块位于第一限位段内;当扶手位于竖直朝上折叠位置时,键块位于第二限位段内。采用这种结构后,便于扶手固定。作为一种优选,转盘为圆形,连杆与转盘的连接点位于转盘的边缘;扶手、套筒、转轴、轴承均左右对称设置,两根连杆相对于转盘中心对称设置。采用这种结构后,结构布局简洁,便于操作。一种摩托车安全保护装置,包括尾架框架、靠背板和扶手回转结构;靠背板与尾架框架固定连接,或靠背板通过回转装置与尾架框架连接。采用这种结构后,便于乘客倚靠和抓持,提高安全系数。作为一种优选,回转装置包括扭簧、固定轴和解锁机构,靠背板的端部为一转环;固定轴安装在尾架框架上,转环套接在固定轴上并绕固定轴转动,从而靠背板在折叠位和展开位之间转动;将靠背板向展开位弹起的扭簧套在固定轴上,将转环和固定轴咬合或松开的解锁机构安装在固定轴上;解锁机构包括按钮、连接件、销轴、第一齿形盘、第二齿形盘、限位片和第一弹簧;第一齿形盘、第二齿形盘、第一弹簧和限位片依次套在固定轴上,且位于靠背板的两个转环之间,第一齿形盘与其中一个转环固定连接,限位片与固定轴固定连接,第一弹簧将第二齿形盘压向第一齿形盘;固定轴的表面设有轴向方向的滑槽,固定轴的内部设有轴向方向的容腔,容腔与滑槽连通;第二齿形盘的径向方向上设有通孔,销轴与第二齿形盘的通孔连接并伸入滑槽;按钮、连接件、销轴依次连接,连接件位于容腔内,按钮位于容腔外;当按压按钮时,按钮通过连接件带动销轴沿着滑槽轴向滑移,销轴带动第二齿形盘轴向滑移,第二齿形盘离开第一齿形盘,转环与固定轴松开。采用这种结构后,便于操作靠背板解锁以及转动到相应位置并固定。作为一种优选,还包括限位机构,固定轴上设有径向方向的插销孔;限位机构包括插销、第一固定套、第二固定套、限位块、弧形槽和第二弹簧;第一固定套和第二固定套均与靠背板固定连接,插销穿过第一固定套和第二固定套;将插销的头部向固定轴方向顶出的第二弹簧套接在插销上;限位块设在尾架框架上,弧形槽设在转环上,限位块与弧形槽转动连接,弧形槽的大小范围是靠背板的转动范围;当靠背板位于展开位时,插销顶入插销孔中,将靠背板和固定轴锁紧;拉动插销的尾部,插销移出插销孔,将靠背板和固定轴解锁;当插销与插销孔错位时,弧形槽将限位块限制在靠背板转动的极限位置。采用这种结构后,便于靠背板固定在相应位置。一种摩托车,装有摩托车安全保护装置;摩托车为两轮电动摩托车或两轮燃油摩托车。采用这种结构后,实用性强,应用广泛。一种扶手回转结构的操作方法,初始状态时,扶手处于竖直朝上折叠位置;周向施力于单侧扶手,两扶手同步转动至水平展开位置,转轴在压缩弹簧的作用下向外侧平移,键块进入第一限位段内;向内按压单侧扶手,键块进入第二限位段内,周向施力于单侧扶手,两扶手同步转动至竖直折叠位置。采用这种方法后,操作简单。总的说来,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结构简单,制作简易,加工方便。2.操作简单,只需操控一根转轴就可以将扶手打开到相应位置固定。3.实用性强,应用与不同类型的靠背板上,也应用于不同的摩托车上。4.安全性高,摩托车安装了扶手和靠背板之后,乘客乘坐不用担心摔下车等安全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扶手回转结构的示意图。图2为两根转轴示意图。图3为套筒立体图。图4为实施例二的摩托车安全保护装置的示意图。图5为实施例三的摩托车安全保护装置的示意图。图6为图5的A处放大图。图7为按钮和连接件连接的示意图。图8为实施例三的摩托车安全保护装置的主视图。图9为实施例三的摩托车安全保护装置的左视图。图10为两个齿形盘齿条啮合示意图。其中,1为扶手,2为转轴,3为键块,4为套筒,5为轴承,6为转盘,7为弹簧,8为连杆,9为凸块,10为凹槽,11为靠背板,12为尾架框架,13为扭簧,14为固定轴,15为插销孔,16为限位环,17为第一弹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扶手回转结构,安装在靠背板上,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扶手、两个套筒、两根转轴、联动机构;两个套筒均与靠背板固定连接,两个扶手位于靠背板的左右两侧;一根转轴位于一个套筒中且相对于套筒转动,转轴的外侧与扶手固定连接;两根转轴的内侧之间安装有使两根转轴同步转动的联动机构,两根转轴排列在同一轴向方向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扶手回转结构,安装在靠背板上,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扶手、两个套筒、两根转轴、联动机构;两个套筒均与靠背板固定连接,两个扶手位于靠背板的左右两侧;一根转轴位于一个套筒中且相对于套筒转动,转轴的外侧与扶手固定连接;两根转轴的内侧之间安装有使两根转轴同步转动的联动机构,两根转轴排列在同一轴向方向上。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扶手回转结构,其特征在于:联动机构包括两个轴承、两根连杆、一个转盘、一个压缩弹簧、两个键块、一组卡合结构;
每根转轴上均套接固定一个轴承,压缩弹簧套接在两根转轴的内侧的一段,且位于两个轴承之间;每个轴承的外圈均与一根连杆的一端铰接,连杆的另一端与转盘铰接,转盘与靠背板转动式连接;
使两根转轴同步转动的卡合结构位于两根转轴的内侧的端部;
套筒上设有限位槽,限位槽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限位段和第二限位段,第一限位段位于外侧,宽度与键块的宽度相应,第二限位段位于内侧,宽度与转轴的转动行程相应;每根转轴上均设有键块,键块与限位槽配合。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扶手回转结构,其特征在于:卡合结构为凹槽和凸块相互插合的结构,一根转轴的内端面设有凹槽,另一转轴的内端面设有凸块;凸块的横截面为多边形或椭圆形。


4.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扶手回转结构,其特征在于:当扶手位于水平展开位置时,键块位于第一限位段内;当扶手位于竖直朝上折叠位置时,键块位于第二限位段内。


5.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扶手回转结构,其特征在于:转盘为圆形,连杆与转盘的连接点位于转盘的边缘;扶手、套筒、转轴、轴承均左右对称设置,两根连杆相对于转盘中心对称设置。


6.一种摩托车安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尾架框架、靠背板和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扶手回转结构;靠背板与尾架框架固定连接,或靠背板通过回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基才
申请(专利权)人:张基才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