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贺州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采用P507反相微乳液法制备超细碳酸钙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81871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1 23: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采用P507反相微乳液法制备超细碳酸钙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将P507和醇混合均匀后,再加入油相混合,然后加入钙盐溶液,得到反相微乳液A;b、将P507和醇混合均匀后,再加入油相混合,然后加入碳酸盐溶液,得到反相微乳液B;c、将步骤a得到的反相微乳液A与步骤b得到的反相微乳液B混合均匀,再加入晶核促进剂与分散剂,搅拌均匀,经陈化、破乳、洗涤、离心分离、干燥处理后,即得到粉末状超细碳酸钙。本发明专利技术以P507为表面活性剂,采用反相微乳液法制备的超细碳酸钙,具有制备工艺简单、效果好、环境友好等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采用P507反相微乳液法制备超细碳酸钙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所需设备简单、操作简便且环境友好的超细碳酸钙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超细碳酸钙是一种稳定的无机粉体填充材料,可以应用在很多领域,比如化工、塑料、医药等方面。相比于其他填料,超细碳酸钙不但在补强效果、使用成本上有优势,而且在分散性、功能性等多个方面也具有很大的优势。目前,超细碳酸钙的制备方法有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化学方法有复分解法、碳酸化法等。微乳液法是一种制备材料的新方法,由于其所需的反应设备简单且操作简便而备受关注。微乳液法的关键是微乳液的制备,因此,如果能通过一种或多种微乳液制备超细碳酸钙,则可简化超细碳酸钙的制备工艺,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工艺简单且效果好的超细碳酸钙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提供的1、一种采用P507反相微乳液法制备超细碳酸钙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钙盐微乳液的制备:将皂化的P507和醇混合均匀后,再加入油相混合,然后加入钙盐溶液,得到反相微乳液A;b、碳酸盐微乳液的制备:将皂化的P507和醇混合均匀后,再加入油相混合,然后加入碳酸盐溶液,得到反相微乳液B;c、立方形碳酸钙的制备:将反相微乳液A与反相微乳液B混合均匀,得到混悬液,再加入晶核促进剂与分散剂,搅拌均匀,经陈化、破乳、洗涤、离心分离、干燥处理后,即得到粉末状的超细碳酸钙。进一步地,步骤a和步骤b中,所述P507与醇的重量比为1:1~3,所述醇为异丙醇、丁醇、戊醇、己醇、仲辛醇中的一种。进一步地,步骤a和步骤b中,所述P507与油相的体积比为2~4:8~6,所述油相为煤油、苯、甲苯、石油醚、丙酮中的一种。进一步地,步骤a中,所述钙盐溶液为可溶性钙盐溶液,其浓度为0.1mol/L~1.0mol/L。进一步地,步骤a中,所述钙盐为氯化钙、硝酸钙、乙酸钙中的一种。进一步地,步骤b中,所述碳酸盐溶液为碳酸钠、碳酸铵、碳酸钾溶液中的一种,其浓度为0.1mol/L~1.0mol/L。进一步地,步骤b中,所述晶核促进剂与分散剂为淀粉、蔗糖、氯化钡中的一种。进一步地,步骤c中,所述晶核形成促进剂与分散剂的加入量为混悬液中碳酸钙质量的0.1%~1%,将晶核形成促进剂与分散剂加入悬浮液时的反应温度为25~75℃。进一步地,步骤c中,所述搅拌时间为10~60分钟;陈化时间为2~8小时;所述干燥温度为120℃~180℃,干燥时间为24小时。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以P507作为表面活性剂,醇作为助表面活性剂,形成P507/醇/油/钙盐水反相微乳液及P507/醇/油/碳酸盐水反相微乳液,制备超细碳酸钙,得到的超细碳酸钙粒径为1~5微米。本专利技术具有制备工艺简单、效果好,节能环保等特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制备的超细碳酸钙SEM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制备的超细碳酸钙SEM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制备的超细碳酸钙SEM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对本专利技术不构成任何限制。实施例1将P507和仲辛醇按重量比1:1混合均匀后,再与煤油以体积比2:8混合,然后加入1.0mol/L的氯化钙溶液,得到透明的反相微乳液A;将P507和仲辛醇按重量比1:1混合均匀后,再与煤油以体积比2:8混合,然后加入1.0mol/L的碳酸钠溶液,得到透明的反相微乳液B。将反相微乳液A和反相微乳液B混合均匀,得到混悬液,并加入混悬液中碳酸钙总重量0.1%的蔗糖作为晶核促进剂与分散剂,于温度为25℃下搅拌10分钟,经陈化4小时后,加入乙醇超声进行破乳,再经洗涤、离心分离后,在温度120℃下干燥24小时后,得到超细碳酸钙固体粉末,其结构如图1所示。由图1可知,制备的超细碳酸钙为固体粉末状,其粒径为1-3微米。实施例2将P507和正己醇按重量比1:2混合均匀后,再与苯以体积比3:7混合,然后加入0.3mol/L的硝酸钙溶液,得到透明的反相微乳液A;将P507和正己醇按重量比1:2混合均匀后,再与苯以体积比3:7混合,然后加入0.3mol/L的碳酸铵溶液,得到透明的反相微乳液B。将反相微乳液A和反相微乳液B混合均匀,得到混悬液,并加入混悬液中碳酸钙总重量0.5%的淀粉作为晶核促进剂与分散剂,于温度为50℃下搅拌30分钟,经陈化6小时后,加入乙醇超声进行破乳,再经洗涤、离心分离后,在温度150℃下干燥24小时后,得到超细碳酸钙固体粉末,其结构如图2所示。由图2可知,制备的超细碳酸钙为固体粉末状,其粒径为1-2微米。实施例3将P507和异丙醇按重量比1:3混合均匀后,再与石油醚以体积比4:6混合,然后加入0.1mol/L的乙酸钙溶液,得到透明的反相微乳液A;将P507和异丙醇按重量比1:3混合均匀后,再与石油醚以体积比4:6混合,然后加入0.1mol/L的碳酸钾溶液,得到透明的反相微乳液B。将反相微乳液A和反相微乳液B混合均匀,得到混悬液,并加入混悬液中碳酸钙总重量1%的氯化钡作为晶核促进剂与分散剂,于温度为75℃下搅拌60分钟,经陈化8小时后,加入乙醇超声进行破乳,再经洗涤、离心分离后,在温度180℃下干燥24小时后,得到超细碳酸钙固体粉末,其结构如图3所示。由图3可知,制备的超细碳酸钙为固体粉末状,其粒径为1-2微米。由实施例1~3可知,以P507为表面活性剂,采用反相微乳液法制备的超细碳酸钙,具有制备工艺简单、效果好、环境友好等特点。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专利技术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采用P507反相微乳液法制备超细碳酸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na、钙盐微乳液的制备:将皂化的P507和醇混合均匀后,再加入油相混合,然后加入钙盐溶液,得到反相微乳液A;/nb、碳酸盐微乳液的制备:将皂化的P507和醇混合均匀后,再加入油相混合,然后加入碳酸盐溶液,得到反相微乳液B;/nc、立方形碳酸钙的制备:将反相微乳液A与反相微乳液B混合均匀,得到混悬液,再加入晶核促进剂与分散剂,搅拌均匀,经陈化、破乳、洗涤、离心分离、干燥处理后,即得到粉末状的超细碳酸钙。/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采用P507反相微乳液法制备超细碳酸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钙盐微乳液的制备:将皂化的P507和醇混合均匀后,再加入油相混合,然后加入钙盐溶液,得到反相微乳液A;
b、碳酸盐微乳液的制备:将皂化的P507和醇混合均匀后,再加入油相混合,然后加入碳酸盐溶液,得到反相微乳液B;
c、立方形碳酸钙的制备:将反相微乳液A与反相微乳液B混合均匀,得到混悬液,再加入晶核促进剂与分散剂,搅拌均匀,经陈化、破乳、洗涤、离心分离、干燥处理后,即得到粉末状的超细碳酸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细碳酸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和步骤b中,所述P507与醇的重量比为1:1~3,所述醇为异丙醇、丁醇、戊醇、己醇、仲辛醇中的一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细碳酸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和步骤b中,所述P507与油相的体积比为2~4:8~6,所述油相为煤油、
苯、甲苯、石油醚、丙酮中的一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细碳酸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杲刘玉婷曾一文
申请(专利权)人:贺州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