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换向器的转子工装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81717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1 23:09
一种换向器的转子工装夹具,包括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第三支撑板、气缸、筒体和夹持组件;第二支撑板设置在多组支撑腿上;第三支撑板水平设置在第二支撑板上;气缸设置在第三支撑板上,气缸顶部设置锥体;筒体设置在第一支撑板上;推杆一端与锥体周壁接触,推杆另一端与滑板连接;滑板设置在第一支撑板上;第四支撑板设置在第一支撑板上;定位杆设置在滑板上;磁环设置在滑板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有效防止转子在夹紧过程中位置发生偏移,不需要重复调整转子位置,生产效率高,且一次能夹持多组转子,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同时推杆位移量可调,能够适用于不同长度转子的夹紧,适用范围更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换向器的转子工装夹具
本技术涉及工装夹具
,尤其涉及一种换向器的转子工装夹具。
技术介绍
换向器俗称整流子,是直流永磁串激电动机上为了能够让电动机持续转动下去的一个部件,几个接触片围成圆型,分别连接转子上的每个抽头,换向器转子在加工过程中需要对其进行夹紧,现有的转子工装夹具只具有单一的夹持固定作用,在夹持过程中容易因操作者意外触碰以及震动等因素导致转子出现位置偏差,从而使最终的夹持状态不是操作者想要的状态,这时候就要松开夹具从新装夹,费时费力,且一次只能装夹一个转子,生产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一)技术目的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换向器的转子工装夹具,通过定位杆和磁环对转子进行夹紧前定位,有效防止转子在夹紧过程中位置发生偏移,不需要重复调整转子位置,生产效率高,且设置多组夹持组件,一次能夹持多组转子,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同时推杆位移量可调,能够适用于不同长度转子的夹紧,适用范围更广。(二)技术方案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换向器的转子工装夹具,包括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第三支撑板、气缸、筒体和夹持组件;夹持组件包括推杆、滑板、定位杆、磁环和第四支撑板;第一支撑板底部设置多组竖直的支撑腿,第一支撑板上开设竖直的第一通孔,第一通孔在第一支撑板上下端面均形成开口;第二支撑板水平设置在多组支撑腿上;第三支撑板水平设置在第二支撑板上,第三支撑板位于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之间;气缸竖直设置在第三支撑板上,气缸顶部设置锥体,锥体顶点朝上,锥体轴线与第一通孔轴线重合,锥体下端面圆的直径小于第一通孔直径,锥体顶点穿过第一通孔伸入第一支撑板上方;筒体竖直设置在第一支撑板上,筒体轴线与锥体轴线重合,筒体内周圆直径与第一通孔直径相等,筒体上开设水平的第二通孔,第二通孔在筒体内外壁上均形成开口;推杆水平设置,推杆一端与锥体周壁接触,推杆另一端穿过第二通孔伸入筒体外并与滑板连接,推杆与第二通孔孔壁滑动连接,滑动反向为靠近或远离锥体;滑板滑动设置在第一支撑板上,滑板的滑动方向为靠近或远离第四支撑板;第四支撑板竖直设置在第一支撑板上,滑板位于筒体和第四支撑板之间,第四支撑板上开设供定位杆穿过的第三通孔;定位杆水平设置在滑板朝向第四支撑板的端面上;磁环设置在滑板朝向第四支撑板的端面上,磁环与定位杆同轴设置。优选的,还包括限位杆和螺杆;第三支撑板上开设多组竖直的限位孔;限位杆竖直设置在第二支撑板上,限位杆顶部配合穿过限位孔,限位杆设置多组,多组限位杆与多组限位孔一一对应;第二支撑板上开设竖直的螺纹孔,螺杆与螺纹孔配合,螺杆底部设置旋钮,螺杆顶部穿过螺纹孔并与第三支撑板底部转动连接。优选的,夹持组件设置多组,多组夹持组件以筒体轴线为中心沿圆周方向均布设置。优选的,第四支撑板上设置多组水平的弹簧,弹簧一端与第四支撑板连接,弹簧另一端与滑板连接,弹簧处于压缩状态。优选的,限位杆上设置竖直的刻度线。优选的,第四支撑板朝向滑板的端面上设置缓冲环,缓冲环轴线与第三通孔轴线重合,缓冲环内周圆直径大于第三通孔直径。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通过定位杆和磁环对转子进行夹紧前定位,有效防止转子在夹紧过程中位置发生偏移,不需要重复调整转子位置,生产效率高,且设置多组夹持组件,一次能夹持多组转子,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同时推杆位移量可调,能够适用于不同长度转子的夹紧,适用范围更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换向器的转子工装夹具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换向器的转子工装夹具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换向器的转子工装夹具中限位杆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第一支撑板;2、支撑腿;3、第一通孔;4、第二支撑板;5、第三支撑板;6、气缸;7、锥体;8、筒体;9、第二通孔;10、推杆;11、滑板;12、定位杆;13、磁环;14、第四支撑板;15、第三通孔;16、限位孔;17、限位杆;18、螺纹孔;19、螺杆;20、旋钮;21、弹簧;22、刻度线;23、缓冲环。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技术的概念。如图1-3所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换向器的转子工装夹具,包括第一支撑板1、第二支撑板4、第三支撑板5、气缸6、筒体8和夹持组件;夹持组件包括推杆10、滑板11、定位杆12、磁环13和第四支撑板14;第一支撑板1底部设置多组竖直的支撑腿2,第一支撑板1上开设竖直的第一通孔3,第一通孔3在第一支撑板1上下端面均形成开口;第二支撑板4水平设置在多组支撑腿2上;第三支撑板5水平设置在第二支撑板4上,第三支撑板5位于第一支撑板1和第二支撑板4之间;气缸6竖直设置在第三支撑板5上,气缸6顶部设置锥体7,锥体7顶点朝上,锥体7轴线与第一通孔3轴线重合,锥体7下端面圆的直径小于第一通孔3直径,锥体7顶点穿过第一通孔3伸入第一支撑板1上方;筒体8竖直设置在第一支撑板1上,筒体8轴线与锥体7轴线重合,筒体8内周圆直径与第一通孔3直径相等,筒体8上开设水平的第二通孔9,第二通孔9在筒体8内外壁上均形成开口;推杆10水平设置,推杆10一端与锥体7周壁接触,推杆10另一端穿过第二通孔9伸入筒体8外并与滑板11连接,推杆10与第二通孔9孔壁滑动连接,滑动反向为靠近或远离锥体7;滑板11滑动设置在第一支撑板1上,滑板11的滑动方向为靠近或远离第四支撑板14;第四支撑板14竖直设置在第一支撑板1上,滑板11位于筒体8和第四支撑板14之间,第四支撑板14上开设供定位杆12穿过的第三通孔15;定位杆12水平设置在滑板11朝向第四支撑板14的端面上;磁环13设置在滑板11朝向第四支撑板14的端面上,磁环13与定位杆12同轴设置。本技术中,将转子套在定位杆12上,磁环13对转子产生吸力,使其固定在定位杆12上,防止夹紧过程中转子位置发生偏移,启动气缸6,气缸6推动锥体7向上移动,锥体7周壁推动推杆10向筒体8外侧移动,推杆10推动滑板11移动带动转子向第四支撑板14靠近,直到定位杆12插入第三通孔15内,滑板11和第四支撑板14将转子夹紧,转子加工完成后,气缸6带动锥体7下降,手动将滑板11推回即可。本技术中,通过定位杆12和磁环13对转子进行夹紧前定位,有效防止转子在夹紧过程中位置发生偏移,不需要重复调整转子位置,生产效率高。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还包括限位杆17和螺杆19;第三支撑板5上开设多组竖直的限位孔16;限位杆17竖直设置在第二支撑板4上,限位杆17顶部配合穿过限位孔16,限位杆17设置多组,多组限位杆17与多组限位孔16一一对应;第二支撑板4上开设竖直的螺纹孔18,螺杆19与螺纹孔18配合,螺杆19底部设置旋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换向器的转子工装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撑板(1)、第二支撑板(4)、第三支撑板(5)、气缸(6)、筒体(8)和夹持组件;夹持组件包括推杆(10)、滑板(11)、定位杆(12)、磁环(13)和第四支撑板(14);/n第一支撑板(1)底部设置多组竖直的支撑腿(2),第一支撑板(1)上开设竖直的第一通孔(3),第一通孔(3)在第一支撑板(1)上下端面均形成开口;第二支撑板(4)水平设置在多组支撑腿(2)上;第三支撑板(5)水平设置在第二支撑板(4)上,第三支撑板(5)位于第一支撑板(1)和第二支撑板(4)之间;气缸(6)竖直设置在第三支撑板(5)上,气缸(6)顶部设置锥体(7),锥体(7)顶点朝上,锥体(7)轴线与第一通孔(3)轴线重合,锥体(7)下端面圆的直径小于第一通孔(3)直径,锥体(7)顶点穿过第一通孔(3)伸入第一支撑板(1)上方;筒体(8)竖直设置在第一支撑板(1)上,筒体(8)轴线与锥体(7)轴线重合,筒体(8)内周圆直径与第一通孔(3)直径相等,筒体(8)上开设水平的第二通孔(9),第二通孔(9)在筒体(8)内外壁上均形成开口;/n推杆(10)水平设置,推杆(10)一端与锥体(7)周壁接触,推杆(10)另一端穿过第二通孔(9)伸入筒体(8)外并与滑板(11)连接,推杆(10)与第二通孔(9)孔壁滑动连接,滑动反向为靠近或远离锥体(7);滑板(11)滑动设置在第一支撑板(1)上,滑板(11)的滑动方向为靠近或远离第四支撑板(14);第四支撑板(14)竖直设置在第一支撑板(1)上,滑板(11)位于筒体(8)和第四支撑板(14)之间,第四支撑板(14)上开设供定位杆(12)穿过的第三通孔(15);定位杆(12)水平设置在滑板(11)朝向第四支撑板(14)的端面上;磁环(13)设置在滑板(11)朝向第四支撑板(14)的端面上,磁环(13)与定位杆(12)同轴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换向器的转子工装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撑板(1)、第二支撑板(4)、第三支撑板(5)、气缸(6)、筒体(8)和夹持组件;夹持组件包括推杆(10)、滑板(11)、定位杆(12)、磁环(13)和第四支撑板(14);
第一支撑板(1)底部设置多组竖直的支撑腿(2),第一支撑板(1)上开设竖直的第一通孔(3),第一通孔(3)在第一支撑板(1)上下端面均形成开口;第二支撑板(4)水平设置在多组支撑腿(2)上;第三支撑板(5)水平设置在第二支撑板(4)上,第三支撑板(5)位于第一支撑板(1)和第二支撑板(4)之间;气缸(6)竖直设置在第三支撑板(5)上,气缸(6)顶部设置锥体(7),锥体(7)顶点朝上,锥体(7)轴线与第一通孔(3)轴线重合,锥体(7)下端面圆的直径小于第一通孔(3)直径,锥体(7)顶点穿过第一通孔(3)伸入第一支撑板(1)上方;筒体(8)竖直设置在第一支撑板(1)上,筒体(8)轴线与锥体(7)轴线重合,筒体(8)内周圆直径与第一通孔(3)直径相等,筒体(8)上开设水平的第二通孔(9),第二通孔(9)在筒体(8)内外壁上均形成开口;
推杆(10)水平设置,推杆(10)一端与锥体(7)周壁接触,推杆(10)另一端穿过第二通孔(9)伸入筒体(8)外并与滑板(11)连接,推杆(10)与第二通孔(9)孔壁滑动连接,滑动反向为靠近或远离锥体(7);滑板(11)滑动设置在第一支撑板(1)上,滑板(11)的滑动方向为靠近或远离第四支撑板(14);第四支撑板(14)竖直设置在第一支撑板(1)上,滑板(11)位于筒体(8)和第四支撑板(14)之间,第四支撑板(14)上开设供定位杆(12)穿过的第三通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鲍金虎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寅虎五金冲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