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循环加热反应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81196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1 23: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循环加热反应釜,包括反应釜本体和储油罐,所述反应釜本体内壁设有夹套,所述储油罐的进油口和出油口通过管道分别连接所述夹套的出口和入口,还包括连接在管路上且用于油液循环的泵体;所述储油罐内设有过滤机构,该过滤机构包括设于所述储油罐的进油口下方的滤杯、与所述滤杯连接的连杆、与所述连杆连接的转盘以及驱动所述转盘转动的驱动装置,所述滤杯等间距设置在所述转盘的同心外圆上,滤杯底部设有滤网。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简单合理,使用方便,可连续对加热油进行排污且无需人工清理杂质,省时省力,很好的满足了反应釜循环加热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循环加热反应釜
本技术涉及反应釜
,具体涉及一种循环加热反应釜。
技术介绍
反应釜的广义理解即有物理或化学反应的不锈钢容器,根据不同的工艺条件需求进行容器的结构设计与参数配置,设计条件、过程、检验及制造、验收需依据相关技术标准,以实现工艺要求的加热、蒸发、冷却及低高速的混配反应功。现有循环加热反应釜为了保证反应温度,会在反应釜夹套内循环流动加热油,加热油通过循环泵与储油罐接通,由于加热油在加热过程中会产生积碳颗粒和其他杂质,长时间堆积容易影响加热油质量和夹套的导热性,因此提供一种能够有效过滤加热油中杂质,保证加热性能的循环加热反应釜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循环加热反应釜,至少解决现有循环加热反应釜中加热油杂质堆积,影响加热效率的问题,具有结构简单合理,使用方便的优点。(二)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循环加热反应釜,包括反应釜本体和储油罐,所述反应釜本体内壁设有夹套,所述储油罐的进油口和出油口通过管道分别连接所述夹套的出口和入口,还包括连接在管路上且用于油液循环的泵体;所述储油罐内设有过滤机构,该过滤机构包括设于所述储油罐的进油口下方的滤杯、与所述滤杯连接的连杆、与所述连杆连接的转盘以及驱动所述转盘转动的驱动装置,所述滤杯等间距设置在所述转盘的同心外圆上,滤杯底部设有滤网。进一步设置,所述驱动装置为电机,该电机与所述转盘通过分转机构连接,该分转机构包括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连接的转动底板、连接在所述转动底板的转动中心处的限位件、连接在所述转动底板上且位于所述限位件外侧的拨杆以及连接在转盘上的分转盘,所述限位件包括一圆弧凸部及圆弧槽,该圆弧槽与所述分转盘非接触设置,所述分转盘的边缘处等间距径向设置直线槽且在直线槽之间设有与所述圆弧凸部适配的圆弧凹部,所述拨杆背离所述圆弧凸部一侧设置且可伸入所述直线槽内带动所述分转盘转动。如此设置,电机带动转动底板转动,转动底板上的拨杆可伸入直线槽内拨动分转盘转动,进而带动转盘及滤杯转动,使得滤杯在过滤进油口的加热油中杂质后能够带着杂质转动到储油罐外部将杂质倒出,限位件可以通过圆弧凸部与分转盘上的圆弧凹部配合限制分转盘的转动,使得分转盘间歇性转动。进一步设置,所述直线槽数量与所述滤杯数量相等。如此设置,拨杆每拨动直线槽一次,分转盘带动转盘及滤杯转动一次,且转动角度相同,方便滤杯安装和使用。进一步设置,所述滤杯靠近所述连杆一侧设有滤孔。如此设置,滤杯在转动过程中,加热油可以从滤杯侧面的滤孔中漏出,方便过滤,避免加热油随杂质倒出。进一步设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储油罐外侧的吹洗气管,该吹洗气管对伸出所述储油罐的滤杯进行吹洗。如此设置,吹洗气管能够将滤杯中黏结的杂质进行吹洗,提升过滤效果。进一步设置,还包括设置在吹洗气管下方的滤渣筒。如此设置,滤渣筒方便收集杂质。进一步设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储油罐外侧的挡板。如此设置,挡板能够对吹出的杂质进行防护,避免杂质飞散,影响作业环境。(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循环加热反应釜,具备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的循环加热反应釜通过储油罐内的过滤机构对加热油进行过滤,过滤时,夹套内的加热油进入储油罐的进油口并落入滤杯内,滤杯的滤网对加热油进行过滤,滤杯内留存一定杂质后,转盘通过连杆带动滤杯转动,滤杯转动到储油罐外并开口朝下降杂质倒出,接着继续转动到储油罐内对加热油进行过滤,如此实现加热油连续自动过滤和排污。本技术整体结构简单合理,使用方便,可连续对加热油进行排污且无需人工清理杂质,省时省力,很好的满足了反应釜循环加热的使用需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储油罐和过滤机构连接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过滤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分转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其中,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储油罐和过滤机构连接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过滤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分转机构的结构示意图。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循环加热反应釜,包括反应釜本体1和储油罐2,反应釜本体1内壁设有夹套10,储油罐2的进油口201和出油口202通过管道分别连接夹套10的出口101和入口102,还包括连接在管路上且用于油液循环的泵体3。储油罐2内设有过滤机构4,过滤机构4包括位于储油罐2的进油口201下方的滤杯41、与滤杯41连接的连杆42、与连杆42连接的转盘43以及驱动转盘43转动的驱动装置,滤杯41等间距设置在转盘43的同心外圆上,滤杯41底部设有滤网410。在上述转盘43的一种优选驱动方式中,驱动装置为电机44,电机44通过电机座安装固定在储油罐2外部并与转盘43通过分转机构连接,分转机构包括与电机44的输出轴连接的转动底板45、连接在转动底板45的转动中心处的限位件46、连接在转动底板45上且位于限位件46外侧的拨杆47以及连接在转盘43上的分转盘48,限位件46包括一圆弧凸部460及圆弧槽461,圆弧槽461与分转盘48非接触设置,分转盘48的边缘处等间距径向设置直线槽480且在直线槽480之间设有与圆弧凸部460适配的圆弧凹部481,拨杆47背离圆弧凸部460一侧设置且可伸入直线槽480内带动分转盘48转动;工作时,电机44带动转动底板45转动,转动底板45上的拨杆47可伸入直线槽480内拨动分转盘48转动,进而带动转盘43及滤杯41转动,使得滤杯41在过滤进油口201的加热油中杂质后能够带着杂质转动到储油罐2外部将杂质倒出,限位件46可以通过圆弧凸部460与分转盘48上的圆弧凹部481配合限制分转盘48的转动,使得分转盘48间歇性转动。直线槽480数量与滤杯41数量相等,拨杆47每拨动直线槽480一次,分转盘48带动转盘43及滤杯41转动一次,且转动角度相同,方便滤杯41安装和使用。滤杯41靠近连杆42一侧设有滤孔411,滤杯41在转动过程中,加热油可以从滤杯41侧面的滤孔411中漏出,方便过滤,避免加热油随杂质倒出。为了方便排出滤杯41中的杂质,该循环加热反应釜还包括设置在储油罐2外侧的吹洗气管49,吹洗气管49对伸出储油罐2的滤杯41进行吹洗,吹洗气管49能够将滤杯41中黏结的杂质进行吹洗,提升过滤效果;吹洗气管49下方放置滤渣筒21,通过滤渣筒21方便收集杂质。为了避免杂质从滤杯41掉落在滤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循环加热反应釜,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釜本体和储油罐,所述反应釜本体内壁设有夹套,所述储油罐的进油口和出油口通过管道分别连接所述夹套的出口和入口,还包括连接在管路上且用于油液循环的泵体;所述储油罐内设有过滤机构,该过滤机构包括设于所述储油罐的进油口下方的滤杯、与所述滤杯连接的连杆、与所述连杆连接的转盘以及驱动所述转盘转动的驱动装置,所述滤杯等间距设置在所述转盘的同心外圆上,滤杯底部设有滤网。/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循环加热反应釜,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釜本体和储油罐,所述反应釜本体内壁设有夹套,所述储油罐的进油口和出油口通过管道分别连接所述夹套的出口和入口,还包括连接在管路上且用于油液循环的泵体;所述储油罐内设有过滤机构,该过滤机构包括设于所述储油罐的进油口下方的滤杯、与所述滤杯连接的连杆、与所述连杆连接的转盘以及驱动所述转盘转动的驱动装置,所述滤杯等间距设置在所述转盘的同心外圆上,滤杯底部设有滤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加热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为电机,该电机与所述转盘通过分转机构连接,该分转机构包括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连接的转动底板、连接在所述转动底板的转动中心处的限位件、连接在所述转动底板上且位于所述限位件外侧的拨杆以及连接在转盘上的分转盘,所述限位件包括一圆弧凸部及圆弧槽,该圆弧槽与所述分转盘非接触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轩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纬达树脂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