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负压救护车的发动机排气火焰灭菌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80892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1 22: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负压救护车的发动机排气火焰灭菌器,包括发动机、负压风机,发动机依次通过排气歧管、三元催化器、第一连接法兰、排气管中段、第二连接法兰、主消音器与排气管末端连接,负压风机依次通过第三连接法兰、连接软管与第四连接法兰连接,所述的第一连接法兰与排气管中段之间设置有灭菌室,灭菌室还与第四连接法兰连接;负压风机与第三连接法兰之间设置有第二逆止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充分利用了排气管火焰对排出负压救护车的空气进行燃烧,实现了在适当空气流量下的灭菌,没有过滤器的滤芯、紫外灯管等易耗品,减少了维护成本,消除了更换滤芯可能会接触病菌而导致的高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负压救护车的发动机排气火焰灭菌器
本技术属于负压救护车
,特别涉及一种负压救护车的发动机排气火焰灭菌器,适用于使用涡轮增压发动机的负压救护车。
技术介绍
救护车分为A、B、C三类,A型是转运救护车,拥有基本的急救和护理设备;B型是急救车,在A型的基础上增加了很多急救设备,比如加压输液设备、胸腔减压设备、呼吸机、除颤仪等等。而负压救护车是属于C型的,主要用于运送高危传染病患者。负压救护车与其它两类救护车最大的区别就在于“负压”二字之上,简单的说就是让车内的气压低于外界气压,空气永远是从压力高的地方向压力低的地方流动,如此就可以保证车内的病毒不会污染外界。对新发的、突发性传染病实施紧急处理,包括有传染风险病人的转运,可以有效的隔离,及车内空气的无害化处理,使外界环境免受污染,防止疫情进一步扩散,主要用于重大传染病员的安全隔离与转运。现有技术的负压救护车排气管连接结构如图1所示,发动机1依次通过排气歧管2、三元催化器3、第一连接法兰4、排气管中段5、第二连接法兰6、主消音器7与排气管末端8连接,其中排气管中段5两端的法兰分别与第一连接法兰4、第二连接法兰6连接;现有技术的负压救护车内采用负压风机连接结构如图2所示,负压风机9依次通过第三连接法兰10、连接软管11、第四连接法兰12与过滤器、臭氧发射器、紫外线灯等设备连接,其中负压风机9末端的法兰与第三连接法兰10连接,对排出负压救护车的空气进行灭菌,避免更多的人感染,存在以下技术缺陷:过滤器的滤芯、紫外灯管为易耗品,需要定期维护及更换,维护成本高;过滤器的滤芯存在病菌,维护时风险高的问题。如何设计一种负压救护车的发动机排气火焰灭菌器,如何充分利用负压救护车排气管的余热对排出负压救护车的空气进行灭菌,如何减少维护成本及消除维护时的风险,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负压救护车的发动机排气火焰灭菌器,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负压风机依次通过第三连接法兰、连接软管、第四连接法兰与过滤器、臭氧发射器、紫外线灯等设备连接,对排出负压救护车的空气进行灭菌,过滤器的滤芯、紫外灯管为易耗品,需要定期维护及更换,维护成本高;过滤器的滤芯存在病菌,维护时风险高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负压救护车的发动机排气火焰灭菌器,包括发动机、负压风机,发动机依次通过排气歧管、三元催化器、第一连接法兰、排气管中段、第二连接法兰、主消音器与排气管末端连接,负压风机依次通过第三连接法兰、连接软管与第四连接法兰连接,所述的第一连接法兰与排气管中段之间设置有灭菌室,灭菌室还与第四连接法兰连接;通过采用这种技术方案:排气管火焰对排出负压救护车的空气进行混合燃烧,消灭病菌;没有过滤器的滤芯、紫外灯管等易耗品,减少了维护成本,消除了更换滤芯可能会接触病菌而导致的高风险;负压风机与第三连接法兰之间设置有第二逆止阀;通过采用这种技术方案:通过第二逆止阀,防止排出负压救护车的空气倒灌。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的灭菌室为Y型三通管,Y型三通管的三个管口均设置有法兰。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的Y型三通管的两个斜管分别与第一连接法兰、第四连接法兰连接。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的灭菌室与第四连接法兰连接端的法兰为第五连接法兰。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的灭菌室与第五连接法兰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有第一逆止阀;通过采用这种技术方案:通过第一逆止阀,防止尾气倒灌。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五连接法兰与第四连接法兰之间设置有隔热垫,其中隔热垫两端的法兰分别与第五连接法兰、第四连接法兰连接。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的Y型三通管的两个斜管中,第五连接法兰所在的斜管内径小于与第一连接法兰连接的斜管内径。如上所述,本技术提供一种负压救护车的发动机排气火焰灭菌器,结构合理,充分利用了排气管火焰对排出负压救护车的空气进行燃烧,实现了在适当空气流量下的灭菌,没有过滤器的滤芯、紫外灯管等易耗品,减少了维护成本,消除了更换滤芯可能会接触病菌而导致的高风险,推广应用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的负压救护车排气管连接结构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的负压救护车内负压风机连接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发动机;2.排气歧管;3.三元催化器;4.第一连接法兰;5.排气管中段;6.第二连接法兰;7.主消音器;8.排气管末端;9.负压风机;10.第三连接法兰;11.连接软管;12.第四连接法兰;13.灭菌室;14.第一逆止阀;15.隔热垫;16.第二逆止阀;1301.第五连接法兰。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请参阅图1至图4。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本技术提供一种负压救护车的发动机排气火焰灭菌器,包括发动机1、负压风机9,如图1所示,发动机1依次通过排气歧管2、三元催化器3、第一连接法兰4、排气管中段5、第二连接法兰6、主消音器7与排气管末端8连接,如图2所示,负压风机9依次通过第三连接法兰10、连接软管11与第四连接法兰12连接,如图3所示,所述的第一连接法兰4与排气管中段5之间设置有灭菌室13,灭菌室13还与第四连接法兰12连接;通过采用这种技术方案:排气管火焰对排出负压救护车的空气进行混合燃烧,消灭病菌;没有过滤器的滤芯、紫外灯管等易耗品,减少了维护成本,消除了更换滤芯可能会接触病菌而导致的高风险;如图4所示,负压风机9与第三连接法兰10之间设置有第二逆止阀16;通过采用这种技术方案:通过第二逆止阀,防止排出负压救护车的空气倒灌;所述的灭菌室13为Y型三通管,Y型三通管的三个管口均设置有法兰;所述的Y型三通管的两个斜管分别与第一连接法兰4、第四连接法兰12连接;所述的灭菌室13与第四连接法兰12连接端的法兰为第五连接法兰1301;所述的灭菌室13与第五连接法兰1301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有第一逆止阀14;通过采用这种技术方案:通过第一逆止阀,防止尾气倒灌;所述的第五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负压救护车的发动机排气火焰灭菌器,包括发动机(1)、负压风机(9),发动机(1)依次通过排气歧管(2)、三元催化器(3)、第一连接法兰(4)、排气管中段(5)、第二连接法兰(6)、主消音器(7)与排气管末端(8)连接,负压风机(9)依次通过第三连接法兰(10)、连接软管(11)与第四连接法兰(12)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连接法兰(4)与排气管中段(5)之间设置有灭菌室(13),灭菌室(13)还与第四连接法兰(12)连接;负压风机(9)与第三连接法兰(10)之间设置有第二逆止阀(1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负压救护车的发动机排气火焰灭菌器,包括发动机(1)、负压风机(9),发动机(1)依次通过排气歧管(2)、三元催化器(3)、第一连接法兰(4)、排气管中段(5)、第二连接法兰(6)、主消音器(7)与排气管末端(8)连接,负压风机(9)依次通过第三连接法兰(10)、连接软管(11)与第四连接法兰(12)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连接法兰(4)与排气管中段(5)之间设置有灭菌室(13),灭菌室(13)还与第四连接法兰(12)连接;负压风机(9)与第三连接法兰(10)之间设置有第二逆止阀(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负压救护车的发动机排气火焰灭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灭菌室(13)为Y型三通管,Y型三通管的三个管口均设置有法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负压救护车的发动机排气火焰灭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Y型三通管的两个斜管分别与第一连接法兰(4)、第四连接法兰(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承军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宇豪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