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D1在制备防治血管损伤缺血药物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807147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1 22: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SND1在制备防治血管损伤缺血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中SND1可促进内皮母细胞增殖、迁移、成管,从而促进血管新生,进而预防和/或治疗缺血导致的血管疾病,包括下肢缺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SND1在制备防治血管损伤缺血药物中的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SND1的应用,尤其涉及SND1在制备防治血管损伤缺血药物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葡萄球菌核酸结构域蛋白(SND1,StaphylococcalNucleaseAndTudorDomainContaining1),别名StaphylococcalNucleaseDomain-ContainingProtein1;EBNA2CoactivatorP100;TudorDomain-ContainingProtein11,包含910个氨基酸,其分子量为101997Da。NCBI参考序列号:NP_055205.2,氨基酸序列如下:MASSAQSGGSSGGPAVPTVQRGIIKMVLSGCAIIVRGQPRGGPPPERQINLSNIRAGNLARRAAATQPDAKDTPDEPWAFPAREFLRKKLIGKEVCFTIENKTPQGREYGMIYLGKDTNGENIAESLVAEGLATRREGMRANNPEQNRLSECEEQAKAAKKGMWSEGNGSHTIRDLKYTIENPRHFVDSHHQKPVNAIIEHVRDGSVVRALLLPDYYLVTVMLSGIKCPTFRREADGSETPEPFAAEAKFFTESRLLQRDVQIILESCHNQNILGTILHPNGNITELLLKEGFARCVDWSIAVYTRGAEKLRAAERFAKERRLRIWRDYVAPTANLDQKDKQFVAKVMQVLNADAIVVKLNSGDYKTIHLSSIRPPRLEGENTQDKNKKLRPLYDIPYMFEAREFLRKKLIGKKVNVTVDYIRPASPATETVPAFSERTCATVTIGGINIAEALVSKGLATVIRYRQDDDQRSSHYDELLAAEARAIKNGKGLHSKKEVPIHRVADISGDTQKAKQFLPFLQRAGRSEAVVEYVFSGSRLKLYLPKETCLITFLLAGIECPRGARNLPGLVQEGEPFSEEATLFTKELVLQREVEVEVESMDKAGNFIGWLHIDGANLSVLLVEHALSKVHFTAERSSYYKSLLSAEEAAKQKKEKVWAHYEEQPVEEVMPVLEEKERSASYKPVFVTEITDDLHFYVQDVETGTQLEKLMENMRNDIASHPPVEGSYAPRRGEFCIAKFVDGEWYRARVEKVESPAKIHVFYIDYGNREVLPSTRLGTLSPAFSTRVLPAQATEYAFAFIQVPQDDDARTDAVDSVVRDIQNTQCLLNVEHLSAGCPHVTLQFADSKGDVGLGLVKEGLVMVEVRKEKQFQKVITEYLNAQESAKSARLNLWRYGDFRADDADEFGYSR葡萄球菌核酸结构域蛋白(SND1)由N端的SN(staphylococcalnucleases)结构域和C端的TSN(TudorSN5)结构域组成,其中SN结构域又包含SN1~SN4四个重复的功能片段。在目前已有的研究中是一种与Epstein-Barr病毒核抗原2(EBNA2)的酸性区域相互作用的转录共激活因子,是B淋巴细胞转化所需的转录激活因子,与包括信号转导因子和转录激活因子STATs等转录蛋白相互作用。SND1被认为是正常细胞生长所必需的,是RNA诱导沉默复合体(RISC)的一个组成部分。与SND1相关的疾病包括胰腺腺泡细胞腺癌,其相关通路包括C-MYB转录因子网络和致瘤MAPK信号通路,与该基因相关的GO注释包括核酸结合和转录协调节活性。内皮细胞(EC)排列在所有血管的管腔内,在维持血管系统的屏障功能方面起着关键作用。当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缺血均会导致内皮细胞炎症及功能改变,从而导致多种疾病,如动脉粥样硬化、肺炎、血管钙化、血管硬化等疾病的发生发展。目前应用于科研中的改善血管缺血的药物有数种,其中最为常见的有:尼莫地平、氟桂利嗪、罂粟碱等。已有的研究表明SND1具有核酸结合和转录协调节活性,其在血管缺血有关疾病如下肢缺血中的作用尚无研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SND1在制备防治血管损伤缺血药物中的应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SND1在制备防治血管损伤缺血药物中的应用。优选的是,所述应用为SND1在制备防治血管损伤缺血药物中作为VEGFR2和/或ERK信号通路激活剂的应用。优选的是,所述应用为SND1在制备防治血管损伤缺血药物中作为血管新生激活剂的应用。优选的是,所述血管损伤缺血为下肢血管损伤缺血。优选的是,所述应用为SND1在制备防治下肢血管损伤缺血药物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ERK信号通路激活剂,其有效成分包括SND1。优选的是,所述SND1为下肢缺血导致ERK信号通路抑制的激活剂。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VEGFR2信号通路激活剂,其有效成分包括SND1。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下肢血管损伤缺血防治药物,其有效成分包括SND1。本专利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是:SND1对VEGFR2信号通路和/或ERK信号通路有激活作用,因此SND1可以改善血管缺血,从而预防和/或治疗血管缺血导致的疾病;SND1可作为治疗内皮细胞参与的相关疾病如下肢缺血、血管损伤等疾病的药物而广泛应用。附图说明图1为对照组和处理组小鼠恢复情况;图2为下肢中SND1蛋白表达情况和相对转录情况;图3为对照组和处理组利用EdU实验检测HUVEC增殖情况的统计图;图4为对照组和处理组利用成管实验检测HUVEC增殖情况;图5为对照组和处理组利用划痕实验检测HUVEC增殖情况;图6为对照组和处理组利用Transwell法检测HUVEC增殖情况;图7为VEGF受体2(VEGFR2)信号通路及ERK信号通路蛋白的表达。具体实施方式下文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做更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下列实施例仅为示例性地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应被解释为对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凡基于本专利技术上述内容所实现的技术均涵盖在本专利技术旨在保护的范围内。本专利技术主要为SND1在制备防治血管损伤缺血药物中的应用。进一步地,所述应用为SND1在制备防治血管损伤缺血药物中作为VEGFR2和/或ERK信号通路激活剂的应用。进一步地,所述应用为SND1在制备防治血管损伤缺血药物中作为血管新生激活剂的应用。进一步地,所述血管损伤缺血为下肢血管损伤缺血。进一步地,所述应用为SND1在制备防治下肢血管损伤缺血药物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ERK信号通路激活剂,其有效成分包括SND1。进一步地,所述SND1为下肢缺血导致ERK信号通路抑制的激活剂。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VEGFR2信号通路激活剂,其有效成分包括SND1。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SND1在制备防治血管损伤缺血药物中的应用。/n

【技术特征摘要】
1.SND1在制备防治血管损伤缺血药物中的应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为SND1在制备防治血管损伤缺血药物中作为VEGFR2和/或ERK信号通路激活剂的应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为SND1在制备防治血管损伤缺血药物中作为血管新生激活剂的应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血管损伤缺血为下肢血管损伤缺血。


5.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恺陈敏胡霁梁明露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