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玉米醇溶蛋白消毒剂及其制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396615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1 17: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消毒产品,具体涉及一种玉米醇溶蛋白消毒剂及其制备。本申请采用POC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玉米醇溶蛋白消毒剂及其制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消毒产品。
技术介绍
消毒剂是通过杀灭传播媒介上微生物达到消毒或灭菌的制剂。按用途可分为皮肤消毒剂、空气消毒剂、疫源地消毒剂等。其中,皮肤消毒剂指为达到预防和控制病菌感染的目的,用于皮肤、黏膜、伤口、烧伤创面等部位的消毒产品。破损皮肤也因容易被刺激、腐蚀,对消毒剂安全性要求更高。目前针对防护用皮肤消毒剂,多为中性消毒剂,可针对完整皮肤,使用方式主要为喷洒和涂抹。目前市场中使用较多的日常手部防护用皮肤消毒剂包括醇类、含碘类、表面活性剂类、酚类和过氧化物类。乙醇消毒剂即浓度在70%-80%的乙醇及其复配产品,推荐浓度75%,主要用于手部及其他部位皮肤消毒。醇类属于中性消毒剂,通过破坏细菌细胞壁,使蛋白质变性,破坏微生物酶系统的方式来起到消杀作用。但乙醇挥发性强,所以其消毒持效性不佳。而且由于醇类消毒剂会溶解皮肤表面脂膜,易导致皮肤物理屏障破坏,出现皮肤皲裂,皮肤渗透性增加,继续使用消毒剂会使其渗入活性表皮层,诱发刺激性皮炎,出现皮肤瘙痒、红斑、丘疹、水疱等症状。此外,皮肤消毒剂可影响皮肤正常菌群结构,导致皮肤pH值升高,影响皮肤中天然保湿因子和细胞间脂质的形成,造成皮肤屏障损伤。皮肤消毒剂实现消杀的同时,对人体手部皮肤也存在一定伤害,其易挥发性会带走皮肤水分,造成皮肤皲裂,破坏皮肤屏障,其刺激性存在引发接触性皮炎风险,所以不同人群应依据从事职业和使用环境科学、规范地使用皮肤消毒剂,加强保湿润肤、预防过敏。玉米醇溶蛋白不溶于水,也不溶于无水醇类,但可以溶解于体积分数60%-95%的醇类水溶液中。虽然玉米醇溶蛋白的氨基酸组成不平衡,但它的溶解性、分子形状和分子结构独特,能够形成透明、柔软、均匀的保鲜膜,是理想的天然保鲜膜材料。玉米醇溶蛋白膜可再生并且可降解,目前已经被深入挖掘其潜在价值。另外,玉米醇溶蛋白也具有良好的乳化性、持水性、延展性、弹性等,在化妆、护肤品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鉴于皮肤消毒剂现状,筛选安全高效、无毒副作用、滋润且气味宜人的皮肤消毒剂具有重要意义。玉米醇溶蛋白的持水性、延展性和弹性使得制备一种低损伤、强消毒持效性的改良消毒剂成为可能。玉米醇溶蛋白的氨基酸组成特殊,缺少赖氨酸和色氨酸,故其营养价值较低,其非营养功能成为被开发利用的一个重要方向。玉米醇溶蛋白中超过一半是疏水性氨基酸,不溶于水,因此很难被生物体利用,这些缺点导致其应用的局限性。随着科技的进步与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天然蛋白质的功能特性已无法满足,需要通过人工对蛋白质进行改性,简单来说,就是通过采用不同的实验方法,影响蛋白质的分子结构及其聚集方式,以使蛋白质的功能特性得到相应提升。本申请采用POCl3进行磷酸化改性,改变玉米醇溶蛋白的分散介质,增加了其溶解性,使其易溶于乙醇-异丙醇溶剂中,利用其成膜、排水等性质,实现其消毒作用的同时,减少传统消毒剂对皮肤的损伤,对皮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开发一种玉米醇溶蛋白消毒剂,为拓宽玉米醇溶蛋白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范围提供理论基础。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用POCl3进行磷酸化改性,改变玉米醇溶蛋白的分散介质,增加了其溶解性,使其溶于异丙醇-乙醇-水溶剂中,利用其成膜、排水等性质,实现其消毒作用的同时,减少消毒剂对皮肤的损伤,开发一种玉米醇溶蛋白消毒剂。本专利技术可以稀释成多种浓度,可杀灭多种细菌及病毒,有着速效杀菌、持效杀菌、安全性良好、使用方便的优点。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如下:一种玉米醇溶蛋白消毒液及其制备,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对玉米醇溶蛋白使用POCl3进行磷酸化,磷酸化作用改善了玉米醇溶蛋白的溶解性和吸水性;(2)以改性后玉米醇溶蛋白溶液为背景,用3种不同质量浓度的异丙醇-乙醇-水溶液(10%-80%-10%、20%-70%-10%、30%-60%-10%)配制1%、2%、3%质量浓度的玉米醇溶蛋白消毒液标准样品溶液;(3)在常温下放入转子并盖上保鲜膜,通过磁力搅拌器进行混合搅拌,转速控制在40转,6分钟;(4)对玉米醇溶蛋白消毒液测定其挥发性和凝固点,其挥发性和凝固点较低,具有适中的黏度,较强的皮肤亲和力,与其他成分共存性良好;(5)包装并对成品进行检验,常温避光保存。所述的改性方法为POCl3磷酸化改性。所用的消毒液是来自食品中无毒害作用的玉米醇溶蛋白。所述的消毒液成分基础浓度对应的是玉米醇溶蛋白溶液与3种不同质量浓度的异丙醇-乙醇-水溶液(10%-80%-10%、20%-70%-10%、30%-60%-10%)配制1%、2%、3%质量浓度的玉米醇溶蛋白消毒液标准样品溶液。所述的消毒液最优配方是基于质量浓度为20%-70%-10%的异丙醇-乙醇-水溶液为溶剂,配置的质量浓度为1%的玉米醇溶蛋白消毒液。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流程图;图2是玉米醇溶蛋白改性后的溶解特性图;具体实施方式一种玉米醇溶蛋白消毒液及其制备,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对玉米醇溶蛋白使用POCl3进行磷酸化,磷酸化作用改善了玉米醇溶蛋白的溶解性和吸水性;(2)以改性后玉米醇溶蛋白溶液为背景,用3种不同质量浓度的异丙醇-乙醇-水溶液(10%-80%-10%、20%-70%-10%、30%-60%-10%)配制1%、2%、3%质量浓度的玉米醇溶蛋白消毒液标准样品溶液;(3)在常温下放入转子并盖上保鲜膜,通过磁力搅拌器进行混合搅拌,转速控制在40转,6分钟;(4)对玉米醇溶蛋白消毒液测定其挥发性和凝固点,其挥发性和凝固点较低,具有适中的黏度,较强的皮肤亲和力,与其他成分共存性良好;(5)包装并对成品进行检验,常温避光保存。所述的改性方法为POCl3磷酸化改性。所用的消毒液是来自食品中无毒害作用的玉米醇溶蛋白。所述的消毒液成分基础浓度对应的是玉米醇溶蛋白溶液与3种不同质量浓度的异丙醇-乙醇-水溶液(10%-80%-10%、20%-70%-10%、30%-60%-10%)配制1%、2%、3%质量浓度的玉米醇溶蛋白消毒液标准样品溶液。所述的消毒液最优配方是基于质量浓度为20%-70%-10%的异丙醇-乙醇-水溶液为溶剂,配置的质量浓度为1%的玉米醇溶蛋白消毒液。实施例1(1)对玉米醇溶蛋白使用POCl3进行磷酸化,磷酸化作用改善了玉米醇溶蛋白的溶解性和吸水性;(2)以改性后玉米醇溶蛋白溶液为背景,用异丙醇-乙醇-水溶液质量浓度为10%-80%-10%的基准液配制1%、2%、3%质量浓度的玉米醇溶蛋白消毒液标准样品溶液;(3)在常温下放入转子并盖上保鲜膜,通过磁力搅拌器进行混合搅拌,转速控制在40转,6分钟;(4)对玉米醇溶蛋白消毒液测定其挥发性和凝固点,其挥发性和凝固点较低,具有适中的黏度,较强的皮肤亲和力,与其他成分共存性良好;(5)包装并对成品进行检验,常温避光保存。实施例2(1)对玉米醇溶蛋白使用POCl3进行磷酸化,磷酸化作用改善了玉米醇溶蛋白的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玉米醇溶蛋白消毒液及其制备,其特征在于基于质量浓度为20%-70%-10%的异丙醇-乙醇-水溶液为溶剂,配置的质量浓度为1%的玉米醇溶蛋白消毒液。/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玉米醇溶蛋白消毒液及其制备,其特征在于基于质量浓度为20%-70%-10%的异丙醇-乙醇-水溶液为溶剂,配置的质量浓度为1%的玉米醇溶蛋白消毒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玉米醇溶蛋白消毒液的研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对玉米醇溶蛋白使用POCl3进行磷酸化,磷酸化作用改善了玉米醇溶蛋白的溶解性和吸水性;(2以改性后玉米醇溶蛋白溶液为背景,用3种不同质量浓度的丙醇-乙醇-水溶液(10%-80%-10%、20%-70%-10%、30%-60%-10%)配制1%、2%、3%质量浓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玉堂任海斌刘佳奇修红霞杨慧慧
申请(专利权)人:东北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