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吸收物品腰围封闭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806380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1 22: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次性吸收物品领域,尤其涉及一次性吸收物品腰围封闭系统,它主要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一次性吸收物品的穿戴舒适性差、生产成本高的问题,包括吸收物品本体,吸收物品本体具有前腰部、后腰部、裆部、内表面以及外表面,前腰部的横向两端与后腰部的横向两端通过紧固系统实现连接、分离,紧固系统包括设于前腰部上的第一自粘弹性件和设于后腰部上第二自粘弹性件,第一自粘弹性件上具有第一粘合面,第二自粘弹性件上具有第二粘合面,通过第一自粘弹性件上的第一粘合面与第二自粘弹性件上的第二粘合面粘合、剥离实现前腰部的横向两端与后腰部的横向两端的连接分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次性吸收物品腰围封闭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次性吸收物品领域,尤其涉及一次性吸收物品腰围封闭系统。
技术介绍
传统的一次性吸收物品,例如婴儿纸尿裤、成人纸尿裤、拉拉裤等,其主要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叠层设置的透液性面层、吸收体及不透液性底层,形成用于包覆住人体的排泄部位,通过其包覆的区域可将其分为前腰部、后腰部以及连接前腰部和后腰部的裆部区,该吸收体用于吸收和保持人体排泄液,透液性面层用于与身体接触时提供舒适和干爽的感觉,同时允许液体自由通过,进入下层的吸收体,不透液性底层用于将吸收液体保持在吸收体中,从而防止被吸收的液体弄脏穿戴者的裤子。为了提高使用者的穿戴方便性,通常在一次性吸收物品的腰围区域设置开合式的封闭系统,例如婴儿纸尿裤、成人纸尿裤,其通过在后腰部的横向两侧设置耳贴,并用于抱住使用者的腰围,且贴附于前腰围的外表面上,使得纸尿裤的腰围区域束缚住使用者的腰部,实现纸尿裤的穿戴,此种结构的耳贴,其宽度尺寸是小于与其连接的后腰部的宽度尺寸,由于人体穿戴区域的腰围尺寸是不同的,使得作用于耳贴上的力的方向不仅有沿水平横向,同样的具有倾斜向上以及倾斜向下,耳贴的受力不均匀,造成贴不牢,容易脱落,并且由于耳贴的宽度尺寸较小,作用于使用者腰围的面积小,以及耳贴的材质硬度大,舒适性相对较差;或者在一次性吸收物品的腰围区域设置闭合式的封闭系统,例如拉拉裤,其通过前腰部和后腰部的横向两侧焊接,并且前腰部和后腰部上复合橡筋,使得其具有沿横向的拉伸力,用于束缚住使用者腰围,同样的,由于人体穿戴区域的腰围尺寸是不同,使得腰围区域的束缚力不均匀,造成舒适性差,并且,生产成本对比纸尿裤而言相对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针对上述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一次性吸收物品腰围封闭系统,它主要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一次性吸收物品的穿戴舒适性差、生产成本高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次性吸收物品腰围封闭系统,包括吸收物品本体,定义沿吸收物品本体的长度方向延伸为纵向方向,沿其宽度方向延伸为横向方向,所述吸收物品本体具有前腰部、后腰部、裆部、贴附于使用者皮肤的内表面以及远离使用者皮肤的外表面,所述裆部在所述前腰部和后腰部之间纵向延伸并且连接所述前腰部和后腰部,所述前腰部的横向两端与后腰部的横向两端通过紧固系统实现连接、分离,所述紧固系统包括设于前腰部上的第一自粘弹性件和设于后腰部上第二自粘弹性件,所述第一自粘弹性件上具有第一粘合面,所述第二自粘弹性件上具有第二粘合面,通过第一自粘弹性件上的第一粘合面与第二自粘弹性件上的第二粘合面粘合、剥离实现前腰部的横向两端与后腰部的横向两端的连接分离,并且通过第一自粘弹性件的折叠使得第一粘合面粘合以及第二自粘弹性件的折叠使得第二粘合面的粘合实现前腰部的横向两端与后腰部的距离调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自粘弹性件和第二自粘弹性件均包括纵向宽度尺寸大于40mm的柔性材料片,所述柔性材料片包括第一非织造布和第二非织造布,所述第一非织造布和第二非织造布之间复合有若干条拉伸倍率大于1.8倍的橡筋,所述第一粘合面或者第二粘合面分布于柔性材料片的内表面和/或外表面上。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粘合面和第二粘合面上均喷涂有压敏胶。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粘合面和第二粘合面上均设有若干个呈矩阵分布且具有弹性的连接部件,所述连接部件包括设于柔性材料片上的连接部以及设于连接部的自由端上的钩合部,所述连接部的直径尺寸小于钩合部的直径尺寸,通过橡筋的收缩使得位于其中一钩合部周侧的其他钩合部相互挤压抵靠。进一步的,所述钩合部包括设于连接部上的基部、由基部的周沿均匀向外延伸的若干根支撑部以及设于支撑部的自由端上的挂钩。进一步的,相连两所述支撑部之间连接设有卡合部。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非织造布沿纵向方向依次为第一弹性区、第二弹性区和第三弹性区,定义第一非织造布上分布有橡筋的区域为施胶区,两所述施胶区之间形成缓冲区,所述第一非织造布上且位于第二弹性区和第三弹性区上复合有第二非织造布,所述第一非织造布上且位于第一弹性区向上翻折与第二非织造布的上表面复合。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非织造布和第二非织造布且位于缓冲区处通过超声波焊接连接,形成超声波焊接区域,所述超声波焊接区域分布于相邻两橡筋之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弹性区、第二弹性区和第三弹性区的宽度尺寸的比值为3~4:4~5:1~3。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弹性区上的橡筋为第一橡筋,第二弹性区上的橡筋为第二橡筋,第三弹性区上的橡筋为第三橡筋,各所述第一橡筋分布于相邻两第二橡筋之间,所述第一橡筋的根数为2~6根,所述第二橡筋的根数为3~7根,所述第三橡筋的根数为1~5根。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一次性吸收物品腰围封闭系统,通过前腰部和后腰部上分别设置第一自粘弹性件和第二自粘弹性件粘合连接,实现吸收物品本体的腰围封闭,从而代替以往了耳贴结构,形成透气性好、舒适性高且束缚性好的封闭系统,并且使用方便,同时第一自粘弹性件和第二自粘弹性件的材料设置,使得其柔软性好,在丢弃后能够快速分解,环保;具体的,通过第一自粘弹性件和第二自粘弹性件的折叠使得第一粘合面粘合以及第二粘合面的粘合实现前腰部的横向两端与后腰部的距离调整,从而适应腰围的收紧,并且调节第一自粘弹性件和第二自粘弹性件的收缩率,从而省去了前腰部或者后腰部的橡筋设置,简化了工艺步骤,进而降低加工成本,并且该种设置的第一自粘弹性件和第二自粘弹性件的粘合通过给予一定力度粘合后的剥离力数值≥6N/cm,动态剪切力数值≥5N/cm,自粘性≥3N/cm。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另一实施方式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中柔性材料片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中紧固系统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中连接部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中钩合部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中柔性材料片的展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中柔性材料片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为:实施例一:参考图1、图2与图5所示,一次性吸收物品腰围封闭系统,包括吸收物品本体1,定义沿吸收物品本体1的长度方向延伸为纵向方向,沿其宽度方向延伸为横向方向,所述吸收物品本体1具有前腰部11、后腰部12、裆部13、贴附于使用者皮肤的内表面14以及远离使用者皮肤的外表面15,所述裆部13在所述前腰部11和后腰部12之间纵向延伸并且连接所述前腰部11和后腰部12,所述前腰部11的横向两端与后腰部12的横向两端通过紧固系统2实现连接、分离,所述紧固系统2包括设于前腰部11上的第一自粘弹性件21和设于后腰部12上第二自粘弹性件22,参考图1与图2所述,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次性吸收物品腰围封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吸收物品本体,定义沿吸收物品本体的长度方向延伸为纵向方向,沿其宽度方向延伸为横向方向,所述吸收物品本体具有前腰部、后腰部、裆部、贴附于使用者皮肤的内表面以及远离使用者皮肤的外表面,所述裆部在所述前腰部和后腰部之间纵向延伸并且连接所述前腰部和后腰部,所述前腰部的横向两端与后腰部的横向两端通过紧固系统实现连接、分离,所述紧固系统包括设于前腰部上的第一自粘弹性件和设于后腰部上第二自粘弹性件,所述第一自粘弹性件上具有第一粘合面,所述第二自粘弹性件上具有第二粘合面,通过第一自粘弹性件上的第一粘合面与第二自粘弹性件上的第二粘合面粘合、剥离实现前腰部的横向两端与后腰部的横向两端的连接分离,并且通过第一自粘弹性件的折叠使得第一粘合面粘合以及第二自粘弹性件的折叠使得第二粘合面的粘合实现前腰部的横向两端与后腰部的距离调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次性吸收物品腰围封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吸收物品本体,定义沿吸收物品本体的长度方向延伸为纵向方向,沿其宽度方向延伸为横向方向,所述吸收物品本体具有前腰部、后腰部、裆部、贴附于使用者皮肤的内表面以及远离使用者皮肤的外表面,所述裆部在所述前腰部和后腰部之间纵向延伸并且连接所述前腰部和后腰部,所述前腰部的横向两端与后腰部的横向两端通过紧固系统实现连接、分离,所述紧固系统包括设于前腰部上的第一自粘弹性件和设于后腰部上第二自粘弹性件,所述第一自粘弹性件上具有第一粘合面,所述第二自粘弹性件上具有第二粘合面,通过第一自粘弹性件上的第一粘合面与第二自粘弹性件上的第二粘合面粘合、剥离实现前腰部的横向两端与后腰部的横向两端的连接分离,并且通过第一自粘弹性件的折叠使得第一粘合面粘合以及第二自粘弹性件的折叠使得第二粘合面的粘合实现前腰部的横向两端与后腰部的距离调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吸收物品腰围封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自粘弹性件和第二自粘弹性件均包括纵向宽度尺寸大于40mm的柔性材料片,所述柔性材料片包括第一非织造布和第二非织造布,所述第一非织造布和第二非织造布之间复合有若干条拉伸倍率大于1.8倍的橡筋,所述第一粘合面或者第二粘合面分布于柔性材料片的内表面和/或外表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次性吸收物品腰围封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粘合面和第二粘合面上均喷涂有压敏胶。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次性吸收物品腰围封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粘合面和第二粘合面上均设有若干个呈矩阵分布且具有弹性的连接部件,所述连接部件包括设于柔性材料片上的连接部以及设于连接部的自由端上的钩合部,所述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炫烨蔡双双杨帆邱妮娜李瑶佳
申请(专利权)人:美佳爽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