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全新专利>正文

一种食用菌采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80305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1 22: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食用菌采摘装置,包括底板和采摘单元;底板:上表面的中部设有支撑座,所述底板下表面的中部设有固定板;采摘单元:包括齿轮、电机、齿条、支撑板、采摘刀和刀片槽,所述齿轮后侧面的中部与固定板前侧面的下侧转动连接,所述齿条的右端与采摘刀上端的左侧面固定连接,且齿条与齿轮啮合,所述采摘刀为L型,所述支撑板为L型,且支撑板的上端与底板下表面的左侧固定连接,且支撑板上端的右侧面设有与齿条对应的通槽,所述支撑板下端右侧面的中部设有与采摘刀对应的刀片槽,本食用菌采摘装置,可快速的对食用菌进行采摘,使用方便,不会对使用者和食用菌造成伤害,提高食用菌的采摘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食用菌采摘装置
本技术涉及食用菌采摘设备
,具体为一种食用菌采摘装置。
技术介绍
食用菌是指子实体硕大、可供食用的蕈菌(大型真菌),通称为蘑菇。中国已知的食用菌有350多种,其中多属担子菌亚门,常见的食用菌有:香菇、草菇、蘑菇、木耳、银耳、猴头、竹荪、松口蘑(松茸)、口蘑、红菇、灵芝、虫草、松露、白灵菇和牛肝菌等;少数属于子囊菌亚门,其中有:羊肚菌、马鞍菌、块菌等,在食用菌生长成熟需要进行采摘,目前在对食用菌采摘时主要通过人工手持镰刀等进行采摘,但是人工采摘的速度较慢,并且镰刀等工具操作极为不方便,稍有不慎就可能会对使用者造成伤害或使食用菌造成损坏,严重影响食用菌的采摘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食用菌采摘装置,可快速的对食用菌进行采摘,使用方便,不会对使用者和食用菌造成伤害,提高食用菌的采摘效率,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食用菌采摘装置,包括底板和采摘单元;底板:上表面的中部设有支撑座,所述底板下表面的中部设有固定板;采摘单元:包括齿轮、电机、齿条、支撑板、采摘刀和刀片槽,所述齿轮后侧面的中部与固定板前侧面的下侧转动连接,所述齿条的右端与采摘刀上端的左侧面固定连接,且齿条与齿轮啮合,所述采摘刀为L型,所述支撑板为L型,且支撑板的上端与底板下表面的左侧固定连接,且支撑板上端的右侧面设有与齿条对应的通槽,所述支撑板下端右侧面的中部设有与采摘刀对应的刀片槽,所述电机设在固定板后侧面的中部,且电机的输出轴穿过固定板的后侧面与齿轮后侧面的中部固定连接;其中:还包括蓄电池和开关,所述蓄电池设在底板上表面的中部,所述开关设在支撑座上表面的中部,且蓄电池的输出端与开关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开关的输出端与电机的输入端电连接,通过采摘单元可快速的对食用菌进行采摘,采摘速度快,采摘效果好,防止在使用时对使用者或食用菌造成损伤,提高食用菌采摘后的品质,增加食用菌的采摘效率。进一步的,还包括把手和海绵套,所述把手为U型,且把手设在支撑座上表面的中部,把手位于开关的上侧,所述海绵套套接在把手中部的外侧,通过把手可方便使用者手持,便于操作,通过海绵套可增加手持的舒适度,便于使用。进一步的,还包括固定筒和支撑杆,所述固定筒的左端与支撑板上端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的右端与采摘刀上端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左端的侧面与固定筒右端的内侧面滑动连接,通过固定筒和支撑杆可对采摘刀进行限位,防止采摘刀在移动的过程中发生偏斜。进一步的,还包括限位杆和限位槽,所述限位槽设在齿条左端的侧面,所述限位杆为U型,且限位杆设在支撑板中部的右侧面,且限位杆的中部位于限位槽内,通过限位杆和限位槽可对齿条移动距离进行限定,防止齿条脱离齿轮。进一步的,还包括硅胶垫、弹簧和推板,所述硅胶垫设在支撑板下端的右侧面,所述弹簧的右端与采摘刀下端的左侧面固定连接,且弹簧的左端与推板右侧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推板与硅胶垫对应,通过推板和硅胶垫可在食用菌切下后对食用菌进行简单的固定,便于后续的操作,通过弹簧可对推板提供缓冲,防止推板对食用菌造成损伤。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食用菌采摘装置,具有以下好处:1、通过采摘单元可快速的对食用菌进行采摘,采摘速度快,采摘效果好,防止在使用时对使用者或食用菌造成损伤,提高食用菌采摘后的品质,增加食用菌的采摘效率。2、通过把手可方便使用者手持,便于操作,通过海绵套可增加手持的舒适度,便于使用,通过固定筒和支撑杆可对采摘刀进行限位,防止采摘刀在移动的过程中发生偏斜。3、通过限位杆和限位槽可对齿条移动距离进行限定,防止齿条脱离齿轮,通过推板和硅胶垫可在食用菌切下后对食用菌进行简单的固定,便于后续的操作,通过弹簧可对推板提供缓冲,防止推板对食用菌造成损伤。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正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侧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板、2固定板、3采摘单元、31齿轮、32电机、33齿条、34支撑板、35采摘刀、36刀片槽、4蓄电池、5开关、6把手、7海绵套、8固定筒、9支撑杆、10限位杆、11限位槽、12硅胶垫、13弹簧、14推板、15支撑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食用菌采摘装置,包括底板1和采摘单元3;底板1:上表面的中部设有支撑座15,底板1下表面的中部设有固定板2;采摘单元3:包括齿轮31、电机32、齿条33、支撑板34、采摘刀35和刀片槽36,齿轮31后侧面的中部与固定板2前侧面的下侧转动连接,齿条33的右端与采摘刀35上端的左侧面固定连接,且齿条33与齿轮31啮合,采摘刀35为L型,支撑板34为L型,且支撑板34的上端与底板1下表面的左侧固定连接,且支撑板34上端的右侧面设有与齿条33对应的通槽,支撑板34下端右侧面的中部设有与采摘刀35对应的刀片槽36,电机32设在固定板2后侧面的中部,且电机32的输出轴穿过固定板2的后侧面与齿轮31后侧面的中部固定连接;其中:还包括蓄电池4和开关5,蓄电池4设在底板1上表面的中部,开关5设在支撑座15上表面的中部,且蓄电池4的输出端与开关5的输入端电连接,开关5的输出端与电机32的输入端电连接,通过采摘单元3可快速的对食用菌进行采摘,采摘速度快,采摘效果好,防止在使用时对使用者或食用菌造成损伤,提高食用菌采摘后的品质,增加食用菌的采摘效率。其中:还包括把手6和海绵套7,把手6为U型,且把手6设在支撑座15上表面的中部,把手6位于开关5的上侧,海绵套7套接在把手6中部的外侧,通过把手6可方便使用者手持,便于操作,通过海绵套7可增加手持的舒适度,便于使用。其中:还包括固定筒8和支撑杆9,固定筒8的左端与支撑板34上端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支撑杆9的右端与采摘刀35上端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支撑杆9左端的侧面与固定筒8右端的内侧面滑动连接,通过固定筒8和支撑杆9可对采摘刀35进行限位,防止采摘刀35在移动的过程中发生偏斜。其中:还包括限位杆10和限位槽11,限位槽11设在齿条33左端的侧面,限位杆10为U型,且限位杆10设在支撑板34中部的右侧面,且限位杆10的中部位于限位槽11内,通过限位杆10和限位槽11可对齿条33移动距离进行限定,防止齿条33脱离齿轮31。其中:还包括硅胶垫12、弹簧13和推板14,硅胶垫12设在支撑板34下端的右侧面,弹簧13的右端与采摘刀35下端的左侧面固定连接,且弹簧13的左端与推板14右侧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推板14与硅胶垫12对应,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食用菌采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和采摘单元(3);/n底板(1):上表面的中部设有支撑座(15),所述底板(1)下表面的中部设有固定板(2);/n采摘单元(3):包括齿轮(31)、电机(32)、齿条(33)、支撑板(34)、采摘刀(35)和刀片槽(36),所述齿轮(31)后侧面的中部与固定板(2)前侧面的下侧转动连接,所述齿条(33)的右端与采摘刀(35)上端的左侧面固定连接,且齿条(33)与齿轮(31)啮合,所述采摘刀(35)为L型,所述支撑板(34)为L型,且支撑板(34)的上端与底板(1)下表面的左侧固定连接,且支撑板(34)上端的右侧面设有与齿条(33)对应的通槽,所述支撑板(34)下端右侧面的中部设有与采摘刀(35)对应的刀片槽(36),所述电机(32)设在固定板(2)后侧面的中部,且电机(32)的输出轴穿过固定板(2)的后侧面与齿轮(31)后侧面的中部固定连接;/n其中:还包括蓄电池(4)和开关(5),所述蓄电池(4)设在底板(1)上表面的中部,所述开关(5)设在支撑座(15)上表面的中部,且蓄电池(4)的输出端与开关(5)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开关(5)的输出端与电机(32)的输入端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食用菌采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和采摘单元(3);
底板(1):上表面的中部设有支撑座(15),所述底板(1)下表面的中部设有固定板(2);
采摘单元(3):包括齿轮(31)、电机(32)、齿条(33)、支撑板(34)、采摘刀(35)和刀片槽(36),所述齿轮(31)后侧面的中部与固定板(2)前侧面的下侧转动连接,所述齿条(33)的右端与采摘刀(35)上端的左侧面固定连接,且齿条(33)与齿轮(31)啮合,所述采摘刀(35)为L型,所述支撑板(34)为L型,且支撑板(34)的上端与底板(1)下表面的左侧固定连接,且支撑板(34)上端的右侧面设有与齿条(33)对应的通槽,所述支撑板(34)下端右侧面的中部设有与采摘刀(35)对应的刀片槽(36),所述电机(32)设在固定板(2)后侧面的中部,且电机(32)的输出轴穿过固定板(2)的后侧面与齿轮(31)后侧面的中部固定连接;
其中:还包括蓄电池(4)和开关(5),所述蓄电池(4)设在底板(1)上表面的中部,所述开关(5)设在支撑座(15)上表面的中部,且蓄电池(4)的输出端与开关(5)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开关(5)的输出端与电机(32)的输入端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用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育榆赵全新
申请(专利权)人:赵全新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