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极小种群植物茶果樟种子实生苗育苗技术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
,具体涉及一种极小种群植物种子实生苗育苗技术。
技术介绍
茶果樟(Cinnamomumchago)是樟科(Lauraceae)樟属常绿乔木,该植物由我国著名植物分类学家、云南大学孙必兴教授等人于1992年,根据大理州漾濞县的标本而发表的新种。茶果樟树形高大挺拔,树冠浓密,树姿优美;种子可食,营养丰富,极具观赏价值和开发利用价值。现有研究发现,茶果樟仅局限分布于云南省云龙县、漾濞县一带的澜沧江上游各支流及红河上游支流山地,海拔2400~2700m的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中,属狭域分布的云南特有树种,且种群数量稀少,民间有“三年一小结,六年一大结”之说,故茶果樟被收录为云南省极小种群物种。樟科树种是我国南方常绿阔叶林中常见的建群树种,在植物群落组成、物种共存以及生物多样维持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特别是茶果樟,树形高大挺拔,树冠浓密,枝叶繁茂,树姿优美,四季常青,在园林景观构建和园艺品种配置上具有重要的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但由于高山及亚高山茶果樟种子自然更新和幼苗建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极小种群植物茶果樟种子实生苗育苗技术,其特征在于它有如下步骤:/n(1)种子收集与准备:在茶果樟自然种群分布地收集自然掉落的成熟果实,人工挤压去除假种皮后获得种子,所获种子随采随播或放通风处凉干备用;/n(2)苗床准备:用腐殖土与沙壤土的混合土作基质,并用多菌灵拌土消毒,所得基质于温室内制作苗床,浇透水备用;/n(3)播种:播种前干种需清水浸种,鲜种不用,播种时在苗床上开沟,种脐朝下种于沟内,一沟一行,播完土壤覆盖,待整床播种结束,整平、覆盖松针或落叶;/n(4)幼苗建成与移栽:保持室内温度10~28℃、空气湿度50~70%、土壤湿度30~40%,常规管理18~20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极小种群植物茶果樟种子实生苗育苗技术,其特征在于它有如下步骤:
(1)种子收集与准备:在茶果樟自然种群分布地收集自然掉落的成熟果实,人工挤压去除假种皮后获得种子,所获种子随采随播或放通风处凉干备用;
(2)苗床准备:用腐殖土与沙壤土的混合土作基质,并用多菌灵拌土消毒,所得基质于温室内制作苗床,浇透水备用;
(3)播种:播种前干种需清水浸种,鲜种不用,播种时在苗床上开沟,种脐朝下种于沟内,一沟一行,播完土壤覆盖,待整床播种结束,整平、覆盖松针或落叶;
(4)幼苗建成与移栽:保持室内温度10~28℃、空气湿度50~70%、土壤湿度30~40%,常规管理18~20周后种子萌芽,同时撤除苗床覆盖物;待幼苗长至4~5片真叶时进行第一次移植,移植基质同播种基质,湿度和温度同播种期,移植幼苗于营养袋内,置于温室养护8周后再移至室外炼苗26周,待真叶长出10片以上、苗高达30cm时供野外移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极小种群植物茶果樟种子实生苗育苗技术,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基质的腐殖土:沙壤土=1:0.5~1.5,以腐殖土:砂壤土=3:1最佳。
3.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建荣,吴翠芬,字利权,
申请(专利权)人:云龙县漕涧林场,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