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鲍菇采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34898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7 23:32
本方案公开了杏鲍菇的采收设备领域一种杏鲍菇采摘装置,包括刀片,还包括收集框、刀柄、电机和支撑板,所述支撑板连接在收集框上,刀柄的一端转动连接在支撑板的侧壁;所述刀片为圆片状,电机设置在刀柄上,刀柄上还设有控制电机的开关,电机的输出轴穿过并转动连接在刀柄的中部,且输出轴远离电机主体的一端与所述刀片的中部连接;收集框位于刀片的下方,收集框上与刀片相对的一侧设有背带。实施本方案只需要握住刀柄控制刀柄转动,以便于将杏鲍菇切下,这只手不需要施加很大的力,也不需要承受刀柄的全部重力,降低了菇农的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杏鲍菇采摘装置
本技术属于杏鲍菇的采收设备领域,特别涉及杏鲍菇采摘装置。
技术介绍
杏鲍菇是集食用、药用、食疗于一体的珍稀食用菌新品种。杏鲍菇菌肉肥厚,质地脆嫩,特别是菌柄组织致密、结实、乳白,可全部食用,且菌柄比菌盖更脆滑、爽口,被称为“平菇王”、“干贝菇”,具有愉快的杏仁香味及如鲍鱼的口感,适合保鲜、加工。杏鲍菇通常在菇房中进行工厂化栽培,为了提高空间利用率,多采用多层培养架进行栽培,杏鲍菇成熟后进行采摘,菇农们会使用扶梯登高采摘,采摘时用到的工具是镰刀,操作镰刀使其在杏鲍菇的根部来回割锯,需要菇农一手拿刀一手握住杏鲍菇才能够使杏鲍菇的断裂面平整,因为来回割锯的过程中杏鲍菇容易受力不均匀,所以要有一只手握住杏鲍菇才能够确保杏鲍菇不会因受力不均匀而受到破损,但是,这样的操作使得菇农的工作强度增大,尤其是在高空采摘时,还要集中注意力保持身体平衡,所以双手同时操作的过程中容易导致精力不够集中而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意在提供杏鲍菇采摘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镰刀来回割锯杏鲍菇时,因避免杏鲍菇受损而使用双手操作增大工作强度的问题。本方案中的杏鲍菇采摘装置,包括刀片,还包括收集框、刀柄、电机和支撑板,所述支撑板连接在收集框上,刀柄的一端转动连接在支撑板的侧壁;所述刀片为圆片状,电机设置在刀柄上,刀柄上还设有控制电机的开关,电机的输出轴穿过并转动连接在刀柄的中部,且输出轴远离电机主体的一端与所述刀片的中部连接;收集框位于刀片的下方,收集框上与刀片相对的一侧设有背带。本方案的工作原理是:通过背带将收集框固定在采摘人员的前方,所以整个采摘装置也就位于采摘人员的前方。因背带位于收集框上与刀片相对的一侧,所以采摘时,菇农仅需要用一只手持刀柄,来控制刀柄的转动,通过开关启动电机,使得刀片从杏鲍菇的斜上方靠近杏鲍菇。电机运行时,其输出轴转动进而带动刀片转动,刀片对准杏鲍菇的根部,高速转动的刀片对杏鲍菇的根部进行切削,速度快,切削迅速,杏鲍菇的断面平整,与现有技术中使用镰刀来回割锯相比,杏鲍菇被迅速的从培养架上切下,受力均匀,即使另一只手不握住杏鲍菇也不会出现杏鲍菇破损的情况。本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上述原理和使用过程,采摘杏鲍菇的菇农不需要两只手同时作业,而且刀柄有支撑板进行支撑,只需要握住刀柄控制刀柄转动,以便于将杏鲍菇切下,这只手不需要施加很大的力,也不需要承受刀柄的全部重力,降低了菇农的劳动强度。高空采摘时另一只手可以扶着扶梯,保持身体的平衡,提高了高空作业的安全性。采摘后的杏鲍菇自行掉落到收集框中集中收集,不必每次都进行码放,提高效率。进一步,所述收集框上还连接有挡板,挡板位于支撑板的相对侧。为了确保被采摘下来的杏鲍菇能够准确的掉进收集框,设置挡板配合支撑板一起阻挡杏鲍菇,避免其掉到收集框外。进一步,所述挡板上设有用于限制刀柄转动角度的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刀柄和支撑板的连接点处于同一直线上。不使用装置的时候,限位块对刀柄的另一端起到支撑作用,避免刀柄在重力作用下随意转动。进一步,所述挡板和支撑板之间设有导板,导板倾斜设置,导板的较高端位于刀片的下方,导板的较低端位于收集框的正上方且该端与收集框之间留有供杏鲍菇掉进收集框的通口。切下的杏鲍菇先掉到导板上,导板发挥导向和缓冲的作用,避免杏鲍菇相互碰撞过于剧烈(类似水果被撞击后会失水氧化),从而确保杏鲍菇外形的完整性。进一步,所述导板的较高端与挡板和支撑板转动连接,挡板或支撑板上设有限制导板转动程度的挡块,挡块位于导板的下方。导板转动设置以便于需要拿出杏鲍菇时,将导板转至竖直状态,使得通口增大,方便拿取。进一步,所述刀柄上设有机箱,电机位于机箱内。将电机隐藏起来,使得结构更紧凑,使用更安全。进一步,所述刀片外可拆卸连接有保护壳。将刀片隐藏起来,使得结构更紧凑,使用更安全。进一步,所述背带为斜肩背带。斜肩背带能够有效的避免背带在肩部打滑。进一步,所述背带为双肩背带。双肩背带能够减轻肩膀承受的重力。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中杏鲍菇采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2中杏鲍菇采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3中杏鲍菇采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手柄1、刀柄2、支撑板3、刀片4、电机5、机箱6、限位块7、挡板8、导板9、收集框10、双肩背带11。实施例1,基本如附图1所示:杏鲍菇采摘装置,包括刀片4、收集框10、刀柄2、电机5、挡板8和支撑板3,支撑板3和挡板8分别连接在收集框10相对两侧的顶部,刀柄2的一端转动连接在支撑板3的侧壁,且该端的端部外壁包裹有橡胶垫作为手柄1使用,刀柄2中部连接有机箱6,电机5设置与机箱6中,手柄1上设有控制电机5的开关,刀片4为圆片状,电机5的输出轴穿过并转动连接在刀柄2的中部,且输出轴远离电机5主体的一端与刀片4的中部连接,刀片4外可拆卸连接有罩住刀片4的保护壳,本方案中的保护壳包括两个半圆壳,两个半圆壳从刀片4的上方和下方罩在刀片4上,且两个半圆壳构成一个与刀片4外形一样的保护壳,两个半圆壳的开口端相互卡接;挡板8上设有用于限制刀柄2转动角度的限位块7,限位块7与刀柄2和支撑板3的连接点处于同一直线上。收集框10位于刀片4的下方,收集框10上与刀片4相对的一侧设有双肩背带11。两条双肩背带11的一端与收集框10连接,其中一条双肩背带11的另一端与挡板8连接,另一条双肩背带11的另一端与支撑板3连接。实施例2:图2所示,与实施例1的区别是,挡板8和支撑板3之间设有导板9,导板9倾斜设置,导板9的较高端位于刀片4的下方,导板9的较低端位于收集框10的正上方且该端与收集框10之间留有供杏鲍菇掉进收集框10的通口。导板9的较高端与挡板8和支撑板3转动连接,挡板8或支撑板3上设有限制导板9转动程度的挡块,挡块位于导板9的下方。实施例3:图3所示,与实施例2的区别是,背带为一条斜肩背带,斜肩背带的一端与收集框10的左(右)下端连接,斜肩背带的另一端与挡板8(支撑板3)连接。以实施例2为例,具体实施过程如下:采摘人员的两个手臂穿过双肩背带11,通过双肩背带11将收集框10固定在采摘人员的前方,因为各结构之间存在直接或间接的连接,所以整个采摘装置也就位于采摘人员的前方。因双肩背带11位于收集框10上与刀片4相对的一侧,所以采摘时,刀片4与杏鲍菇靠近,取下刀片4上的保护壳,菇农一只手持手柄1控制刀柄2的转动,且通过开关控制电机5的启动。电机5运行时,其输出轴转动进而带动刀片4转动,刀片4对准杏鲍菇的根部,高速转动的刀片4对杏鲍菇的根部进行切削,速度快,切削迅速,杏鲍菇的断面平整,与现有技术中使用镰刀来回割锯相比,杏鲍菇被迅速的从培养架上切下,受力均匀,不需要另一只手握住杏鲍菇都不会出现杏鲍菇破损的情况。切下的杏鲍菇先掉到导板9上,导板9发挥导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杏鲍菇采摘装置,包括刀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收集框、刀柄、电机和支撑板,所述支撑板连接在收集框上,刀柄的一端转动连接在支撑板的侧壁;所述刀片为圆片状,电机设置在刀柄上,刀柄上还设有控制电机的开关,电机的输出轴穿过并转动连接在刀柄的中部,且输出轴远离电机主体的一端与所述刀片的中部连接;收集框位于刀片的下方,收集框上与刀片相对的一侧设有背带。/n

【技术特征摘要】
1.杏鲍菇采摘装置,包括刀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收集框、刀柄、电机和支撑板,所述支撑板连接在收集框上,刀柄的一端转动连接在支撑板的侧壁;所述刀片为圆片状,电机设置在刀柄上,刀柄上还设有控制电机的开关,电机的输出轴穿过并转动连接在刀柄的中部,且输出轴远离电机主体的一端与所述刀片的中部连接;收集框位于刀片的下方,收集框上与刀片相对的一侧设有背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杏鲍菇采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框上还连接有挡板,挡板位于支撑板的相对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杏鲍菇采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上设有用于限制刀柄转动角度的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刀柄和支撑板的连接点处于同一直线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杏鲍菇采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和支撑板之间设有导板,导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和贵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贵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