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灵芝袍子粉收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53993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5 17: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收集装置领域,公开了一种灵芝袍子粉收集装置,包括大棚本体,所述大棚本体内部种植有灵芝,大棚本体内的泥土上方设有收集膜,所述灵芝穿过收集膜,所述大棚本体内还设有遮挡膜,所述遮挡膜位于所述灵芝的上方,所述遮挡膜和所述收集膜形成封闭的空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保证收集的灵芝袍子粉纯净,避免混杂其他杂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灵芝袍子粉收集装置
本技术涉及收集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灵芝袍子粉收集装置。
技术介绍
灵芝袍子粉是灵芝在生长成熟期从灵芝菌褶中弹射出来的极其微小的卵形生殖细胞即灵芝的种子,灵芝孢子粉具有灵芝的全部遗传物质和保健作用。灵芝通常被种植在大棚本体内,当需要对灵芝的袍子粉进行收集时,传统的灵芝袍子粉收集方法是套袋法,但套袋法需逐个给灵芝套袋,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劳力,而且收集的灵芝袍子粉不纯净,会掺杂其他混合物,会影响后续的提纯。现有技术中也有采用负压的方式将灵芝的袍子粉进行吸收收集,但是这种方式容易将大棚内的其他杂质和袍子粉一同吸入,导致袍子粉不纯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灵芝袍子粉收集装置,旨在能够保证收集的灵芝袍子粉纯净,避免混杂其他杂质。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灵芝袍子粉收集装置,包括大棚本体,大棚本体内的泥土上方设有收集膜,收集膜上设有供灵芝穿过的穿孔,所述大棚本体内还设有遮挡膜,所述遮挡膜位于大棚本体的中部且将其下方的收集膜覆盖,所述遮挡膜和所述收集膜形成封闭的空间。本方案的原理及优点是: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中为了提高收集灵芝袍子粉的效率,采用负压风机对袍子粉进行收集,但是对于仿野生种植灵芝来说,在野生条件下受到地理环境影响,不适合采用负压风机对袍子粉进行吸收收集,因为采用负压的方式在野生条件下进行收集袍子粉时,对安装负压风机要求较高且使用负压风机产生负压进行收集灵芝袍子粉其成本高,且启动负压风机对袍子粉进行收集时容易吸入杂质,因此采用负压风机的方式对灵芝袍子粉进行收集是不适用于防野生种植灵芝的方式。本技术方案中,大棚本体本身能够起到一层保护的作用,避免外界的大量杂质进入,同时,本技术方案中还在泥土上方设有收集膜,这样当灵芝喷粉时所产生的袍子粉将落到收集膜上,另外本技术方案中还设有遮挡膜,且遮挡膜与收集膜形成封闭的空间,如此设置,能够使灵芝具有一个喷粉的空间,且避免灵芝喷出的袍子粉四处飞扬而造成浪费。本技术方案中的灵芝袍子粉收集装置使灵芝在遮挡膜和收集膜所形成的封闭空间进行喷粉,能够有效避免外界杂质混杂,当灵芝喷粉完毕后,只需要通过人工将收集膜上的袍子粉扫入盛放器皿内即可。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收集膜下方设有保护膜。如此设置,保护膜与泥土贴合,而收集膜与保护膜贴合,然而由于袍子粉是落到收集膜上的,由于保护膜的作用,能够进一步对收集膜上收集的袍子粉起到保护的作用,避免袍子粉受潮。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所述遮挡膜顶部与收集膜之间相距30-50cm。如此设置,使得遮挡膜与收集膜之间具有相对大的一个空间用于灵芝自由喷粉,且又对灵芝喷粉范围起到一个限定的作用,使喷粉更加的集中。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大棚本体内设有两组内支撑杆,每一组内支撑杆的数量至少为两根,两组内支撑杆分别靠近于大棚本体的两侧,两组内支撑杆之间固定连接有内骨架,所述遮挡膜覆盖在内骨架和两组内支撑杆外侧。如此设置,本技术方案中两组支撑杆和内骨架的设置对遮挡膜起到一个支撑的作用,使遮挡膜与收集膜之间能够形成一个用于灵芝喷粉的空间。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两组内支撑杆上均设有挂钩,所述收集膜的两侧分别与挂钩可拆卸配合。本技术方案中在两组内支撑杆上设置挂钩,使收集膜的两侧与挂钩连接,这样的设置能够对袍子粉的收集更加的集中,避免袍子粉从收集膜和遮挡膜之间的缝隙漏出,从而减小了袍子粉的浪费。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挂钩均位于内支撑杆的上部。如此设置,能够进一步提高对袍子粉的有效收集,使袍子粉更加的集中,进一步避免袍子粉漏出。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内骨架呈拱形。如此设置,当遮挡膜铺在内骨架上时能够减小内骨架与内支撑杆之间的拐角将遮挡膜刺破的情况。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内骨架为矩形管。如此设置,对内骨架的形状要求低,制造加工工艺更加的简单,成本低。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所述遮挡膜包括固定膜和收折膜,所述固定膜平铺且固定在其中一组内支撑杆外侧,所述收折膜从另一组内支撑杆下部延伸至固定膜处。如此设置,本技术方案中遮挡膜由固定膜和收折膜两部分组成,这样的设置中,通过将收折膜向远离固定膜的方向卷收起来,便于在灵芝喷粉之前对灵芝进行通风,当灵芝喷粉时,只需将收折膜再次向固定膜方向平铺即可对灵芝喷粉形成一个喷粉的相对封闭的空间。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收折膜的端部延伸至固定膜的上部且与固定膜贴合。如此设置,能够提高收折膜与固定膜之间的密封性,从而使灵芝喷粉的空间密封性较好,避免袍子粉从收折膜与固定膜之间的间隙飞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灵芝袍子粉收集装置实施例一的纵截面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灵芝袍子粉收集装置实施例二的纵截面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灵芝袍子粉收集装置实施例三的纵截面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外支撑杆1、外骨架2、内支撑杆3、内骨架4、保护膜5、收集膜6、灵芝7、泥土8、遮挡膜9、收折膜901、固定膜902、大棚外膜10、挂钩11。实施例一实施例基本如附图1所示:一种灵芝袍子粉收集装置,包括大棚本体,大棚本体包括外骨架2和两组外支撑杆1,外骨架2呈拱形,外骨架2位于两组外支撑杆1之间且与外支撑杆1焊接固定,在外骨架2和外支撑杆1外侧搭设有大棚外膜10。大棚本体内部种植有灵芝7,大棚本体内的泥土8上方设有一层收集膜6,收集膜6沿大棚本体的长度方向延伸,灵芝7穿过收集膜6,具体的,当灵芝7开始发芽时,通过用小刀在收集膜6上划出小口而形成穿孔,灵芝7的头部从穿孔穿出,这样待灵芝7长出菌盖并成熟后,所喷出的袍子粉就会落在收集膜6上。本实施例中收集膜6下方还设有一层保护膜5,保护膜5与泥土8相贴合,保护膜5上也用小刀划出小口,从而使灵芝7的头部能够从小口处穿出。大棚本体内还设有遮挡膜9,遮挡膜9位于大棚本体1的中部且将其下方的收集膜6覆盖,从而使得遮挡膜9位于灵芝7的上方,且遮挡膜9和收集膜6形成封闭的空间,具体的:大棚本体内设两组内支撑杆3,每一组内支撑杆3的数量至少为两根,每一组内支撑杆3沿大棚本体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内支撑杆3插入泥土8中,两组内支撑杆3分别靠近于大棚本体的两侧,两组内支撑杆3之间固定连接有内骨架4,内骨架4呈拱形。本实施例中两组内支撑杆3分别一一相对设置,内骨架4设有多个,多个内骨架4的两端分别与两组内支撑杆3中相互正对的两个内支撑杆3焊接固定。遮挡膜9覆盖在内骨架4和两组内支撑杆3外侧,且遮挡膜9的前侧、后侧、左侧和右侧均延长至收集膜6上与收集膜6形成封闭的空间,本实施例中遮挡膜9顶部与收集膜6之间相距30-50cm。具体实施过程如下:当灵芝7未喷粉之前,将遮挡膜9打开,便于通风,当灵芝7在喷粉时,再将遮挡膜9盖上,使灵芝7在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灵芝袍子粉收集装置,包括大棚本体,其特征在于:大棚本体内的泥土上方设有收集膜,收集膜上设有供灵芝穿过的穿孔,所述大棚本体内还设有遮挡膜,所述遮挡膜位于大棚本体的中部且将其下方的收集膜覆盖,所述遮挡膜和所述收集膜形成封闭的空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灵芝袍子粉收集装置,包括大棚本体,其特征在于:大棚本体内的泥土上方设有收集膜,收集膜上设有供灵芝穿过的穿孔,所述大棚本体内还设有遮挡膜,所述遮挡膜位于大棚本体的中部且将其下方的收集膜覆盖,所述遮挡膜和所述收集膜形成封闭的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灵芝袍子粉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膜下方设有保护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灵芝袍子粉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膜顶部与收集膜之间相距30-50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灵芝袍子粉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大棚本体内设有两组内支撑杆,每一组内支撑杆的数量至少为两根,两组内支撑杆分别靠近于大棚本体的两侧,两组内支撑杆之间固定连接有内骨架,所述遮挡膜覆盖在内骨架和两组内支撑杆外侧。


5.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慧琳王华兴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百科茶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