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菇采收用收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64308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2: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菌菇采收领域,具体涉及菌菇采收用收集装置。包括收集单元和移动单元,收集单元包括收集框,收集框上设有开口,移动单元包括柔性的导向管,导向管的下端与开口对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菌菇采收用收集装置无需搬运即可放入菌菇,以避免搬运收集装置时对种植者造成阻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菌菇采收用收集装置
本技术涉及菌菇采收领域,具体涉及菌菇采收用收集装置。
技术介绍
为了给菌菇的生长提供营养物质,种植菌菇前通常需要将木屑、豆粕、秸秆等原料粉碎并混合形成培养基,然后将培养基装袋形成菌包,最后将菌种置入菌包内。在种植过程中,为了充分利用空间,通常将菌包放置在养殖架上进行种植,而养殖架一般为多层结构,位于养殖架上端的菌包与地面的高度差较大。将菌种置入菌包时,为了保证菌菇的生长率,每个菌包内均置入有较多菌种,而菌菇的生长周期较短,最开始萌发的菌菇收货后,菌包内的菌种仍可继续生长,所以在菌菇采收后,菌包可继续用于菌菇种植,此时菌包无需从养殖架上取下,而只能直接将菌菇从菌包上摘下。菌菇采收后需要使用收集装置进行收集,但位于养殖架上端的菌包较高,种植者通常需要站在架体上才能接触到菌菇,而种植者站在架体上时,若将收集装置置于地面,采摘下的菌菇从高处落入收集装置时容易被摔坏;若将收集装置搬运至架体上,则在搬运过程中,收集装置容易对种植者登上或者走下架体造成阻碍,使种植者容易从架体上摔落,造成危险,而且当收集装置内盛有菌菇时,菌菇的重量会进一步增大阻碍;而由两人合作进行采收又会增大人工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意在提供一种无需搬运即可放入菌菇的菌菇采收用收集装置,以避免搬运收集装置时对种植者造成阻碍。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菌菇采收用收集装置,包括收集单元和移动单元,收集单元包括收集框,收集框上设有开口,移动单元包括柔性的导向管,导向管的下端与开口对齐。>本方案的有益效果为:1.本方案中的导向管为柔性,且导向管的下端与开口连通,在采摘菌菇时,收集框可放置于地面上,然后将导向管的上端移动至待采摘的菌菇处,菌菇从导向管的上端放入导向管内后可沿导向管落入收集框内。与原有的,需要将收集框搬运至架体上相比,本方案中的导向管的重量和体积均远小于收集框的重量和体积,移动更为方便,且不会对种植者的移动和操作造成阻碍。2.本方案中的导向管可对菌菇的下落起到导向和缓冲的作用,与直接将菌菇从高处投掷入收集框内相比,本方案中的菌菇落入收集框内时,与收集框之间的撞击作用较小,可避免菌菇受到损坏,有利于菌菇的销售。进一步,开口位于收集框的顶部,且收集框的上方设有连接板,导向管下端与连接板固定且连接板上设有将开口和导向管连通的落料口。本方案的有益效果为:本方案中的导向管与连接板连接而非直接与收集框连接,在收集框内收集满菌菇后,方便将收集满菌菇的收集框更换为空置的收集框,即无需再将收集框内的菌菇移至另外的收集设备内即可继续收集菌菇,操作更为便捷的同时,由于更换收集框的速度远快于移动菌菇的速度,所以也可提高采集效率。进一步,收集框可相对连接板转动,收集单元包括驱动收集框转动的驱动件,落料口偏心的位于收集框的上方。本方案的有益效果为:在收集菌菇的过程中,收集框相对落料口转动,从落料口内落入的菌菇可沿周向均匀的落入收集框内,避免收集框内的菌菇积聚在落料口下方而对后面的菌菇落入造成阻碍。进一步,收集框内滑动连接有底板,底板下方设有弹簧,弹簧两端分别固定在底板和收集框内壁上。本方案的有益效果为:收集框内储存的菌菇较少时,底板受到的压力较小,底板可在弹簧的作用下位于收集框的上端,此时底板与落料口之间的高度差较小,减小从落料口落入的菌菇向下掉落的距离,进一步避免菌菇被损坏。进一步,移动单元包括支撑板和两个挡板,支撑板位于落料口下方,且支撑板上固定有转轴,转轴与连接板转动连接,且转轴与连接板之间设有扭簧,两个挡板分别位于转轴的两端并均固定在支撑板上。本方案的有益效果为:金针菇植株较为细弱,单根采摘的效率较低,也不利于运输和销售,故目前在采摘金针菇时通常将同一菌包上同时期生长的若干金针菇全部切下,且由于若干金针菇的根部相互粘连,切下的若干金针菇仍保持生长时的姿态,即切下的若干金针菇呈圆柱状,当金针菇沿导向管落入收集框后容易保持根部向下的直立状态,细弱的金针菇在受到后落入的金针菇的重力时容易折断,导致金针菇受到损伤。本方案中的金针菇从落料口落下后落至支撑板上,使支撑板转动至倾斜的状态,使得金针菇可转动至水平状态,避免金针菇被折断。进一步,导向管上端固定有环状的连接部。本方案的有益效果为:连接部为硬质,在移动导向管以及向导向管内放入菌菇时,可避免导向管的上端变形,放入菌菇更为方便。进一步,连接部上固定有锁紧件。本方案的有益效果为:锁紧件可与养殖架固定,从而对导向管的上端进行固定,无需种植者进行扶持,使用更为方便。进一步,锁紧件为固定夹。本方案的有益效果为:与挂钩或者吸盘等作为锁紧件相比,固定夹的夹持力较好的同时,取放也较为方便。进一步,导向管为波纹管。本方案的有益效果为:在依次对不同的菌包上种植的菌菇进行采摘时,可将导向管的上端移动至待采摘的菌菇周围,此时导向管的长度可伸长,而无需拉动位于地面上的收集框,减小种植者的工作量。进一步,导向管外套设有螺旋状的加强部。本方案的有益效果为:加强部可增加导向管的强度,避免导向管被损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图1的正视竖向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2中导向管的局部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3中导向管的局部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4的竖向剖视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5的中连接板的竖向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机架1、滚轮11、定位柱12、收集框2、底板21、弹簧22、齿圈23、连接板3、落料口31、安装块32、挡板33、转轴34、支撑板35、限位板36、导向管4、加强部41、连接部5、安装板51、锁紧件6、养殖架7、驱动件8、驱动齿轮81、金针菇9。实施例1菌菇采收用收集装置,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机架1、收集单元和移动单元,收集单元包括收集框2,本实施例中的收集框2放置在机架1上,机架1的底部安装有滚轮11,本实施例中的滚轮11的安装方法与现有技术相同,此处不再赘述。收集框2内横向设有底板21,底板21与收集框2内壁滑动密封,底板21下方设有弹簧22,弹簧22的两端分别焊接在收集框2底部和底板21上,底板21在弹簧22的作用下位于收集框2的上部。收集框2顶部设有开口,收集框2上方设有连接板3,连接板3焊接在机架1上,连接板3上设有与开口对其的落料口31。移动单元包括导向管4,本实施例中的导向管4为柔性的橡胶材质。导向管4的下端胶接在连接板3上且导向管4下端与落料口31对齐,本实施例中的落料口31位于收集框2的中部。具体实施过程如下:使用时,人工将收集装置移动至待采摘菌菇所在的养殖架7的地面上,然后人工握持并移动导向管4的上端,使得导向管4的上端高于连接板3。采摘下的菌菇从导向管4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菌菇采收用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收集单元和移动单元,所述收集单元包括收集框,所述收集框上设有开口,移动单元包括柔性的导向管,所述导向管的下端与开口对齐;开口位于收集框的顶部,且收集框的上方设有连接板,所述导向管下端与连接板固定且连接板上设有将开口和导向管连通的落料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菌菇采收用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收集单元和移动单元,所述收集单元包括收集框,所述收集框上设有开口,移动单元包括柔性的导向管,所述导向管的下端与开口对齐;开口位于收集框的顶部,且收集框的上方设有连接板,所述导向管下端与连接板固定且连接板上设有将开口和导向管连通的落料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菌菇采收用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收集框可相对连接板转动,所述收集单元包括驱动收集框转动的驱动件,所述落料口偏心的位于收集框的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菌菇采收用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收集框内滑动连接有底板,所述底板下方设有弹簧,所述弹簧两端分别固定在底板和收集框内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菌菇采收用收集装置,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树满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同辉食用菌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