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客车全景顶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79765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9 11:40
一种新能源客车全景顶灯装置,包括固定于车厢内顶壁上的照明灯部件及氛围修饰灯部件,照明灯部件通过单色LED白色灯珠发光照明,氛围修饰灯部件的灯带通过红绿蓝三基色LED灯带改善照明氛围,将照明灯部件及氛围修饰灯部件通过插接件连接至BCM,由司机控制翘板开关来控制装置的启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取代传统的多孔铝板的车顶结构,遮挡装饰客车顶棚,提供车内照明的同时,提高乘客的乘坐舒适度;具有结构紧凑、安装控制简便及舒适性强的优点。安装控制简便及舒适性强的优点。安装控制简便及舒适性强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能源客车全景顶灯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客车顶灯,具体涉及一种新能源客车全景顶灯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客车的发展,人们对车辆灯具装置的舒适性、美观性、使用性能和差异化的需求越来越高,灯具已经不再仅仅是简单的照明功能。目前市场上客车的顶灯只是局部发光,未能实现顶部整体发光,且呆板无趣,不能提高乘客的乘坐愉悦感和舒适感,直接影响乘坐者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新能源客车全景顶灯装置,能够遮挡装饰客车顶棚,提供车内照明,同时,提高乘客的乘坐舒适度;具有结构紧凑、安装控制简便及舒适性强的优点。
[000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5]一种新能源客车全景顶灯装置,包括固定于车厢内顶壁上的照明灯部件及其两侧的氛围修饰灯部件,所述固定于车厢内顶壁上的照明灯部件包括驾驶区车顶中部对称设置的左一灯具14、右一灯具1,左一灯具14、右一灯具1通过第一插接件15与车身控制器BCM20相连接;位于中部隔断后至车后厢乘客区车顶依次对称设置的左二灯具11、右二灯具2、左三灯具10、右三灯具3、左四灯具9、右四灯具4、左五灯具8、右五灯具7,位于中部回风栅和换气天窗处的中一灯具5、中二灯具6;其中左二灯具11、左三灯具10、左四灯具9、左五灯具8及中一灯具5通过第二插接件12与BCM20相连接,右二灯具2、右三灯具3、右四灯具4、右五灯具7及中二灯具6通过第三插接件13与BCM20相连接;
>[0006]所述固定于车厢内顶壁上的氛围修饰灯部件,包括位于驾驶区照明部件两侧的左前段灯带16、右前段灯带17及位于中部隔断后至车后厢乘客区车顶照明部件两侧的左后段灯带18、右后段灯带19;左前段灯带16及左后段灯带18通过第四插接件22与灯带控制器21相连接,右前段灯带17右及后段灯带19通过第五插接件23与灯带控制器21相连接,灯带控制器21过第六插接件24连接至BCM20。
[0007]所述固定于车厢内顶壁上的照明灯部件及氛围修饰灯部件通过螺钉固定于车厢内顶壁的安装散热板上,照明灯部件外固定安装有灯罩。
[0008]所述安装散热板为铝板;所述灯罩为PC无色透明带磨砂。
[0009]所述固定于车厢内顶壁上的照明灯部件采用单色LED灯珠,每个灯具额定电压:DC 24V,可工作电压:DC 18

32V,功率:10W/米。
[0010]所述灯带采用红绿蓝三基色LED灯带。
[0011]所述固定于车厢内顶壁上的灯带采用红绿蓝三基色LED灯带。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3]突破了传统客车车顶千篇一律的多孔铝板的呆板结构,结构紧凑,此外,创新了行
业传统的贯通灯条照明方式,实现三色变幻氛围修饰的同时,司机可独立控制的新型全景顶灯照明模式,使照明多元化、乘客获得极佳体验感,提升产品综合性能,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结构紧凑、安装简便、乘坐舒适及实用性强的优点。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全景顶灯布置图。
[0015]图2为本技术氛围修饰灯部件布置图。
[0016]图3为本技术全景顶灯控制原理框图。
[0017]图中:1、右一灯具;2、右二灯具;3、右三灯具;4、右四灯具;5、中一灯具;6、中二灯具;7、右五灯具;8、左五灯具;9、左四灯具;10、左三灯具;11、左二灯具14、左一灯具;为照明装置顶灯及安装板。12、第二插接件;13、第三插接件;15、第一插接件;16、左前段灯带;17、右前段灯带;18、左后段灯带;19、右后段灯带;20、BCM;21、灯带控制器;22、第四插接件;23、第五插接件;24、第六插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0019]参见图1,一种新能源客车全景顶灯装置,包括固定于车厢内顶壁上的照明灯部件及其两侧的氛围修饰灯部件,所述固定于车厢内顶壁上的照明灯部件包括驾驶区车顶中部对称设置的左一灯具14、右一灯具1,左一灯具14、右一灯具1通过第一插接件15与车身控制器BCM20相连接;位于中部隔断后至车后厢乘客区车顶依次对称设置的左二灯具11、右二灯具2、左三灯具10、右三灯具3、左四灯具9、右四灯具4、左五灯具8、右五灯具7,位于中部回风栅和换气天窗处的中一灯具5、中二灯具6;其中左二灯具11、左三灯具10、左四灯具9、左五灯具8及中一灯具5通过第二插接件12与BCM20相连接,右二灯具2、右三灯具3、右四灯具4、右五灯具7及中二灯具6通过第三插接件13与BCM20相连接;
[0020]参见图2,所述固定于车厢内顶壁上的氛围修饰灯部件,包括位于驾驶区照明部件两侧的左前段灯带16、右前段灯带17及位于中部隔断后至车后厢乘客区车顶照明部件两侧的左后段灯带18、右后段灯带19;左前段灯带16及左后段灯带18通过第四插接件22与灯带控制器21相连接,右前段灯带17右及后段灯带19通过第五插接件23与灯带控制器21相连接,灯带控制器21过第六插接件24连接至BCM20。
[0021]所述固定于车厢内顶壁上的照明灯部件及氛围修饰灯部件通过螺钉固定于车厢内顶壁的安装散热板上,照明灯部件外固定安装有灯罩。
[0022]所述安装散热板为铝板;所述灯罩为PC无色透明带磨砂。
[0023]所述第一至第五接插件型号为DJ7031

6.3

11,第六插接件型号为tyco1

967242

1。
[0024]所述固定于车厢内顶壁上的照明灯部件采用单色LED灯珠,每个灯具额定电压:DC 24V,可工作电压:DC 18

32V,功率:10W/米。
[0025]所述灯带采用红绿蓝三基色LED灯带。
[0026]所述固定于车厢内顶壁上的灯带采用红绿蓝三基色LED灯带。
[0027]所述固定于车厢内顶壁上的照明灯部件与氛围修饰灯部件由司机通过仪表台处
的翘板开关进行控制亮与灭。
[0028]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
[0029]参见图3,照明灯部件通过单色LED白色灯珠发光照明,氛围修饰灯部件的灯带为红绿蓝三基色LED灯带,将照明灯部件及氛围修饰灯部件通过插接件连接灯带控制器21至BCM20,由司机控制翘板开关来控制装置的启闭;照明灯部件与氛围修饰灯部件通过安装散热板整体固定布置于客车内顶壁,PC无色透明带磨砂灯罩透射光线,整体提升乘客的乘坐舒适度。
[0030]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客车全景顶灯装置,包括固定于车厢内顶壁上的照明灯部件及其两侧的氛围修饰灯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于车厢内顶壁上的照明灯部件包括驾驶区车顶中部对称设置的左一灯具(14)、右一灯具(1),左一灯具(14)、右一灯具(1)通过第一插接件(15)与车身控制器BCM(20)相连接;位于中部隔断后至车后厢乘客区车顶依次对称设置的左二灯具(11)、右二灯具(2)、左三灯具(10)、右三灯具(3)、左四灯具(9)、右四灯具(4)、左五灯具(8)、右五灯具(7),位于中部回风栅和换气天窗处的中一灯具(5)、中二灯具(6);其中左二灯具(11)、左三灯具(10)、左四灯具(9)、左五灯具(8)及中一灯具(5)通过第二插接件(12)与BCM(20)相连接,右二灯具(2)、右三灯具(3)、右四灯具(4)、右五灯具(7)及中二灯具(6)通过第三插接件(13)与BCM(20)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客车全景顶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于车厢内顶壁上的氛围修饰灯部件,包括位于驾驶区照明部件两侧的左前段灯带(16)、右前段灯带(17)及位于中部隔断后至车后厢乘客区车顶照明部件两侧的左后段灯带(1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阿妮李永强冯政高涛张磊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秦星汽车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