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药用纯化水制备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796386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9 11: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制药用纯化水制备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预处理系统、反渗透及EDI系统、纯化水储存及运输系统,所述制备系统还包括并联式微型计算机系统和均与并联式微型计算机系统电连接的水质调节加药系统、氧化还原剂及总氯在线监测系统和电导率探测装置,水质调节加药系统的加药管连接在预处理系统和反渗透及EDI系统之间的管道上,氧化还原剂及总氯在线监测系统连接在水质调节加药系统和反渗透及EDI系统之间的管道上,电导率探测装置安装在反渗透及EDI系统的管道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实现水质数据采集、故障检测、设有水质调节加药系统,降低了EDI系统的负荷,反渗透装置为竖式设置,水因重力向下流,降低了泵的工作负荷。负荷。负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制药用纯化水制备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化工机械领域,特别涉及纯化水制备系统,具体为一种制药用纯化水制备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纯化水是指通过过滤法、蒸馏法、离子交换法、反渗透法等方法制备得到的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去离子水,其广泛应用于生物、制药、食品等领域。纯化水设备是用于满足各行业需求制取纯化水的设备,通过过滤、EDI等工艺,去除原水(自来水、天然水)中的杂质、颗粒物、胶体、重金属离子、微生物、热源等,使水足够纯净,以满足药厂、医院等纯化水的用水要求。
[0003]现有的制药用纯化水制水设备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纯化水制水机设备运行过程中的关键数据没有实时获取,异常状况也无法实时提醒,使用人员无法及时采取应急措施,事故后使用人员无法进行有效的维修;(2)反渗透系统所用的反渗透膜与EDI系统所用的EDI树脂经常被氧化损坏最终报废,导致设备无法运行,需要常更换相应的部件时,费用昂贵,而且维护时间过长,严重影响生产;(3)反渗透膜脱盐效率下降后,出水水质变差,加大了EDI系统的运行负荷,导致EDI系统出现严重损坏,最终还会造成产水不合格,严重影响生产质量;(4)现有的反渗透装置通常为固定式安装,膜组横向放置,占地面积大,对场地要求高,安装完成后无法进行反渗透膜组的数量及组合形式上的升级,从而无法提升产水效率及产水质量,且反渗透膜维护需双人操作,后期维护保养也不方便;同时,膜壳内易发生内漏窜水,膜壳外部两端容易渗漏,对安装工艺要求较高,且增压泵负荷重,能耗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制药用纯化水制备系统,可实现水质数据采集、故障检测、人机交互及部分自控功能,设置有水质调节加药系统,大大降低了EDI系统的负荷,从而延长其使用寿命,包括至少一组二级反渗透系统,反渗透装置为竖式设置,安装简便,可由单人安装,降低安装过程中的失误风险,同时节约设备占地面积,水因重力向下流使得泵的工作负荷降低,起到节能作用。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制药用纯化水制备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预处理系统、反渗透及EDI系统、纯化水储存及运输系统,所述制备系统还包括并联式微型计算机系统和均与并联式微型计算机系统电连接的水质调节加药系统、氧化还原剂及总氯在线监测系统和电导率探测装置,水质调节加药系统的加药管连接在预处理系统和反渗透及EDI系统之间的管道上,氧化还原剂及总氯在线监测系统连接在水质调节加药系统和反渗透及EDI系统之间的管道上,电导率探测装置安装在反渗透及EDI系统的管道上。
[000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0008]反渗透及EDI系统包括至少一个二级反渗透系统,二级反渗透系统包括反渗透装
置,反渗透装置包括储水仓、反渗透膜腔、浓水仓、反渗透淡水仓和纵向布置在反渗透膜腔内的反渗透膜;所述储水仓位于所述反渗透膜腔上方,储水仓上设置有进水管;所述浓水仓和反渗透淡水仓位于反渗透膜腔的下方,在所述浓水仓上设置有浓水排水管;所述反渗透膜腔通过反渗透膜上端连通储水仓、通过反渗透膜下端连通浓水仓,所述反渗透膜有中央集水管,所述中央集水管的下端连通反渗透淡水仓;所述反渗透淡水仓的底部开设有淡水出口。浓水排水管一端连通浓水仓、另一端通过管道返回上级处理系统或者连接收集装置或直接排出。
[0009]二级反渗透系统包括还包括依次连接的缓冲水箱、高压泵和单向阀,单向阀和反渗透装置通过进水管连接。
[0010]进一步,所述反渗透装置包括罐体、上盖、储水仓隔板、浓水仓隔板、淡水仓隔板、下底盖,罐体为筒体,罐体的上端部和下端部分别连接上盖和下底盖,淡水仓隔板、浓水仓隔板和储水仓隔板从下到上依次间隔安装在罐体内,上盖和储水仓隔板之间的容腔为储水仓,储水仓隔板和浓水仓隔板之间的容腔为反渗透膜腔,浓水仓隔板和淡水仓隔板之间的容腔为浓水仓,淡水仓隔板和下底盖之间的容腔为反渗透淡水仓。
[0011]所述罐体内壁沿罐体的中心线方向呈多级阶梯状,从下往上依次为第一级阶梯、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淡水仓隔板、浓水仓隔板和储水仓隔板分别安装在第一级阶梯、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上。
[0012]优选的,罐体两端带有法兰翻边,罐体上端的法兰翻边与上盖结合,罐体下端的法兰翻边与下底盖结合。
[0013]反渗透装置还包括多个螺栓,罐体两端的法兰翻边分别通过多个螺栓与上盖和下底盖结合。
[0014]所述上盖下表面纵向设置有上堵头,反渗透膜的中央集水管的上端通过接头分别和上堵头连接。
[0015]上盖为圆板状,上盖上呈环形阵列分布多个螺栓孔,用于和罐体通过螺栓连接。
[0016]淡水仓隔板上设有多个支管,所述支管连通淡水仓隔板的两侧,淡水仓隔板的支管朝上,反渗透膜的中央集水管的下端通过接头分别和支管连通。
[0017]反渗透及EDI系统可以包括多个二级反渗透系统联用。
[0018]所述反渗透及EDI系统还包括至少一个反渗透系统,反渗透系统和二级反渗透系统依次连接,反渗透系统和二级反渗透系统结构相同或不同。所述反渗透系统可采用现有反渗透系统和装置。
[0019]所述反渗透系统包括支架和平行安装在支架上的一级反渗透装置,一级反渗透装置包括外壳、一级反渗透膜、密封圈、淡水出水管、穿管端盖和盲板端盖,外壳为筒状,横向布置在支架上,穿管端盖安装在外壳一端的内部,盲板端盖安装在外壳另一端的内部,穿管端盖和外壳密封连接,盲板端盖和外壳密封连接,一级反渗透膜位于穿管端盖和盲板端盖之间,一级反渗透膜的两端侧面分别设有使外壳内腔隔离开的密封圈,一级反渗透膜的一级中央集水管的一端连接锁紧盲板端盖、另一端连接淡水出水管的一端,淡水出水管的另一端穿过穿管端盖,穿管端盖和一级反渗透膜一端的密封圈之间的外壳上设有进水口,盲板端盖和一级反渗透膜另一端的密封圈之间的外壳上设有浓水排水口。
[0020]所述反渗透系统还包括第一接头,一级中央集水管的另一端通过第一接头连接淡
水出水管的一端。
[0021]反渗透系统还包括锁紧挡块一和锁紧挡块二,锁紧挡块一抵靠锁紧穿管端盖,锁紧挡块二抵靠锁紧盲板端盖。
[0022]所述预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原水储罐、原水泵、微孔过滤器、超滤过滤器、超滤水罐、超滤水泵、软水器系统和保安过滤器。
[0023]优选,所述反渗透及EDI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反渗透中间水箱、水泵、保安过滤器、板式换热器、高压水泵、反渗透系统、二级反渗透系统和EDI系统。
[0024]优选,所述水质调节加药系统的加药管与保安过滤器的出水管管道连接。
[002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氧化还原剂及总氯在线监测系统包括测量仪表表头、检测探头和水路切换装置,检测探头一端安装在保安过滤器的出水管管道上,另一端连接测量仪表表头,水质调节加药系统在管道上的安装位置比检测探头在管道上的安装位置更靠近保安过滤器的出水口。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药用纯化水制备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预处理系统(1)、反渗透及EDI系统(2)、纯化水储存及运输系统(3),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系统还包括并联式微型计算机系统(203)和均与并联式微型计算机系统(203)电连接的水质调节加药系统(201)、氧化还原剂及总氯在线监测系统(202)和电导率探测装置,水质调节加药系统(201)的加药管连接在预处理系统(1)和反渗透及EDI系统(2)之间的管道上,氧化还原剂及总氯在线监测系统(202)连接在水质调节加药系统(201)和反渗透及EDI系统(2)之间的管道上,电导率探测装置安装在反渗透及EDI系统(2)的管道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反渗透及EDI系统(2)包括至少一个二级反渗透系统,二级反渗透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缓冲水箱(501)、高压泵(502)、单向阀(503)和反渗透装置(504),反渗透装置(504)包括储水仓(506)、反渗透膜腔、浓水仓(509)、反渗透淡水仓(511)和纵向布置在反渗透膜腔内的至少一个反渗透膜(507);所述储水仓(506)位于所述反渗透膜腔上方,储水仓(506)上设置有进水管(505);所述浓水仓(509)和反渗透淡水仓(511)位于反渗透膜腔的下方,在所述浓水仓(509)上设置有浓水排水管(510);所述反渗透膜腔通过反渗透膜(507)上端连通储水仓(506)、通过反渗透膜(507)下端连通浓水仓(509),所述反渗透膜(507)有中央集水管(508),所述中央集水管(508)的下端连通反渗透淡水仓(511);所述反渗透淡水仓(511)的底部开设有淡水出口(51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反渗透装置(504)包括罐体(606)、上盖(603)、储水仓隔板(604)、浓水仓隔板(607)、淡水仓隔板(608)、下底盖(609),罐体(606)为筒体,罐体(606)的上端部和下端部分别连接上盖(603)和下底盖(609),淡水仓隔板(608)、浓水仓隔板(607)和储水仓隔板(604)从下到上依次间隔安装在罐体(606)内,上盖(603)和储水仓隔板(604)之间的容腔为储水仓(506),储水仓隔板(604)和浓水仓隔板(607)之间的容腔为反渗透膜腔,浓水仓隔板(607)和淡水仓隔板(608)之间的容腔为浓水仓(509),淡水仓隔板(608)和下底盖(609)之间的容腔为反渗透淡水仓(51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606)内壁沿罐体(606)的中心线方向呈多级阶梯状,从下往上依次为第一级阶梯、第二级阶梯和第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磊蔡向阳刘昊智曾弦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博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