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垃圾中转站渗滤液集成化处理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774315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9 11: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垃圾中转站渗滤液集成化处理方法及系统,它包括预处理、纳米陶瓷膜系统、高压物料分离膜系统、物料膜系统、强化脱氨除碳处理几个步骤。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预处理去除渗滤液中大的颗粒物或漂浮物,接着采用纳米陶瓷膜系统去除渗滤液中的油及悬浮物等,然后采用高压物料分离膜系统及物料膜系统除有机物和脱盐等,最后通过强化脱氨除碳处理去除水中氨氮和残余的有机物等污染物质,产水达到或优于相关标准进行排放。目的在于对垃圾中转站的垃圾渗滤液进行有效处理,去除废水中的大部分的有机物和无机离子,从而提高达标水质的排水量。从而提高达标水质的排水量。从而提高达标水质的排水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垃圾中转站渗滤液集成化处理方法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垃圾渗滤液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垃圾中转站渗滤液集成化处理方法及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城市垃圾填埋场一般建在距离市区较远的地方,这给城市垃圾的清运造成极大的压力。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专家委员会推荐:当垃圾的运输距离(运到垃圾处理厂)超过20km时,为减少投资和运输成本,应建垃圾转运站,并提出今后垃圾收运设备应重点推广压缩式垃圾车及压缩式垃圾转运站。然而垃圾压缩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渗滤液,这类废水具有以下特点:
[0003]1)水量波动较大。受垃圾收集、气候、季节变化等因素的影响,渗滤液水量波动较大,特别是季节变化对渗滤液水量变化影响较大,一般夏天渗滤液产量较大,而冬天相对较少;
[0004]2)污染物成份复杂。垃圾渗滤液中有机物种类较多,其中所含有机物大多为腐殖类高分子碳水化合物等,内含杂环芳烃、多环芳烃、酚、醇、苯胺类化合物等难降解有机物,因此其水质相当复杂,污染物种类多,而且浓度存在短期波动性和长期变化的复杂性;
[0005]3)有机物浓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垃圾中转站渗滤液集成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垃圾中转站渗滤液先进行预处理,调节水质并去除渗滤液中的大颗粒固体悬浮物,得到预处理渗滤液;2)将预处理渗滤液通入纳米陶瓷膜系统处理,去除预处理渗滤液中的油以及悬浮物,得到纳米陶瓷膜透过液及纳米陶瓷膜浓缩液;3)将步骤2)中得到的纳米陶瓷膜透过液通入高压物料分离膜膜系统,去除其中的有机物及无机离子,得到高压物料分离膜透过液和高压物料分离膜浓缩液;4)将步骤3)中的高压物料分离膜浓缩液通入物料膜系统,去除水中的大分子有机物,得到物料膜透过液和物料膜浓缩液;5)将步骤1)中的纳米陶瓷膜浓缩液,和步骤4)中的物料膜浓缩液一起进入垃圾压缩系统处理,并将得到的产物外运处理;6)将步骤3)中得到的高压物料分离膜透过液,和步骤4)中得到的物料膜透过液混合后通入强化脱氨除碳系统,得到强化脱氨除碳产水并排放。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中转站渗滤液集成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进行强化脱氨除碳处理前,将高压物料分离膜透过液和物料膜透过液混合液的pH值调节至7

9。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垃圾中转站渗滤液集成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强化脱氨除碳系统中还设置有紫外光催化装置,所述紫外光催化装置所发出的紫外光波长为254nm,电流密度为300

600A/m2,透过液体经过电极的流速为0.6

5m/s。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垃圾中转站渗滤液集成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得到的纳米陶瓷膜透过液的pH值调节至5.5

6.5后通入高压物料分离膜膜系统。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垃圾中转站渗滤液集成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陶瓷膜为40

200nm的高纯度碳化硅陶瓷膜,所述纳米陶瓷膜系统内设置有反冲洗系统和化学清洗系统。6.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兴俊韦驾杨敏胡君杰余剑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硕特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