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IDE数据储存媒体的资料保护及复原方法及界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78975 阅读:2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用于数据储存媒体的资料保护及复原的方法与界面装置,透过本发明专利技术在IDE数据储存媒体上自由规划一块资料保护区用来储存想保护的资料,一但资料遭到损毁破坏时,可由重新开机或透过系统设置程序让资料保护区的资料回到异常前的状态。界面装置透过一界面整合控制单元掌控对数据储存媒体所做的任何指令动作,利用系统设置程序在界面装置下的IDE数据储存媒体中设置资料保护区,同时,系统设置程序会分割出一块保护对应区,其容量大小与资料保护区一样。当主机端对IDE数据储存媒体的资料保护区做任何指令动作时,界面装置视状况以一对一对应的方式转向至保护对应区做动作,如此将确保资料保护区的原始资料不会遭受任何改写与破坏。(*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存取数据资料储存媒体资料的方法及装置,其特别是关于一种用于IDE数据储存媒体的资料保护及复原的方法及界面装置。为达到本专利技术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IDE数据储存媒体的资料保护及复原的方法,包括提供一资料保护及复原界面装置,连接至少一个以上的IDE数据储存媒体,其中至少一个以上的IDE数据储存媒体结合成的一个整体数据储存媒体;对整体数据储存媒体区分为各自独立的一资料保护区、一保护对应区、一保护状态对应表区、一资料开放区、一系统安装组态区;编写一系统设置程序,提供一个使用者界面,使得规划整体数据储存媒体的该各个区,选择使用安装模式,或是启动保护机制、选用何种保护模式,及相关功能设置。再者,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IDE数据储存媒体的资料保护及复原界面装置包括界面整合控制单元,连接至少一个以上的IDE界面数据储存媒体,其中至少一个以上的IDE界面数据储存媒体结合成的一个整体数据储存媒体,及接受一主机端送过来的资料存取要求,并加以分析处理后转而对整体数据储存媒体中的资料保护区、保护对应区、或资料开放区的实体位址发出修改后的资料存取要求,并处理主机端和数据储存媒体的资料流通;第一界面电路,连接界面整合控制单元与主机端的IDE界面;第二界面电路,连接界面整合控制单元与IDE界面数据储存媒体;至少一个以上的第三界面电路,连接另一个IDE界面数据储存媒体;微处理器单元,执行一微处理器程序码单元的程序,使得执行程序后,能进行对界面整合控制单元的功能设置与处理、装置设置显示模组的控制;微处理器程序码单元,其储存微处理器单元所执行的程序;记忆体模组,提供微处理器单元执行程序过程中的资料暂存之用,及提供当两个IDE数据储存媒体互传资料时,作为主机端IDE界面的命令与资料暂存之用,及提供储存IDE数据储存媒体的确认资料表(IdentifyTable);装置设置显示模组,显示设置状态,以区分安装模式、标准保护模式、进阶保护模式或尚未安装。为使熟悉该项技术人士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特征及功效,兹藉由下述具体实施例,并配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详细说明。图5显示本专利技术另一可实施例的界面装置形式示意图;图6显示整体数据储存媒体上的所有资料配置结构图;图7显示系统设置程序的工作流程图;图8显示标准保护模式的系统重置示意图;图9显示进阶保护模式的系统重置示意图;附图说明图10显示界面装置的工作流程图。图中10 资料保护及复原界面装置 18 第三界面电路11 第一界面电路20 IDE界面12 微处理器单元30 IDE数据储存媒体13 微处理器程序码单元 61 资料保护区14 界面整合控制单元62 保护对应区15 记忆体模组 63 保护状态对应表区16 显示模组64 资料开放区17 第二界面电路65 系统安装组态区前述的主机端的具体例可以是具有IDE界面的电脑主机板。前述的IDE数据储存媒体装置30的具体例,其可以是IDE硬盘机、硅盘机(FlashDrive)或任何其他IDE界面的储存装置。前述的设定显示模组16可以包括IED、LCD、或任何可以显示不同状态的装置作为显示单元。图2显示图1的资料保护及复原界面装置的具体实施详细电路图。图2的详细电路图能够具体揭露实施本专利技术界面装置10的技术手段。第一界面电路11,连接主机端的IDE界面20与界面整合控制单元14。界面整合控制单元14负责判断主机端所下达的IDE读写命令,进而控制资料存取与读取。微处理器程序码单元13负责微处理器单元12各项功能设定。记忆体模组15负责命令暂存、资料搬移及状态对应表的比对处理。装置设定显示模组16负责显示系统设定状态。第二界面电路17负责连接界面整合控制单元14与IDE数据储存媒体30。第三界面电路18,负责连接界面整合控制单元14与IDE数据储存媒体30。其中第一界面电路11是使用一连接器,其连接主机端的IDE界面20并与界面整合控制单元14。记忆体模组15是使用例如SRAM、DRAM为一组的记忆体,该组记忆体连接界面整合控制单元14,负责处理主机端IDE界面指令的暂存、储存媒体的资料搬移及保护状态对应表的比对处理。当主机端欲读写IDE数据储存媒体30时,将先检查该组记忆体内的保护状态对应表是否对应该资料,否则再由该主机端读取该资料的对应表至该组记忆体内,以便作位元判断。完整的资料对应表则储存于IDE数据储存媒体30,主机端透过安装程序选定IDE数据储存媒体30中一特定容量作为状态对应表存放位置。当主机端欲读取IDE数据储存媒体30中一连续资料,又当该资料分散于资料保护区与保护对应区时,界面装置10会将欲读取的资料全部搬移复制至保护对应区,以利资料的连续读取。而当搬移过程中主机端又同时下达命令,则会先将命令储存至该组记忆体中,待完成目前命令后,再执行所储存的命令。界面整合控制单元14是连接第一界面电路11、微处理器单元12、微处理器程序码单元13、记忆体模组15、第二界面电路17与第三界面电路18,界面整合控制单元14是为一个整合控制晶片,其负责处理与主机端的IDE界面20资料接收与传送,并将讯息传送至微处理器单元12处理。微处理器程序码单元13是由一可重复烧录记忆体(例如EEPROM、RPROM)组成,并与微处理器单元12搭配,负责主机端IDE界面20指令的处理。当主机端透过安装程序设定后,会将该设定资料置放IDE数据储存媒体30中,其即是系统安装组态区,当微处理器单元12读取到该设定资料,则依其设定值做对应的资料读写处理。装置设定显示模组16,是包括一位址闩锁器及一连接器所组成,负责显示系统设定状态。第二界面电路17及第三界面电路18可以是使用一连接器所组成。如图3所显示,界面装置10可以是自成一个独立模组,以外接的方式分别与主机端的IDE界面20与IDE数据储存媒体30连接。如图4所显示,界面装置10可以是直接内建于主机端的IDE界面20中,其中IDE界面20就是主机端上的IDE界面。如图5所显示,界面装置10可以是直接内建于IDE数据储存媒体30中,而令IDE数据储存媒体30透过内建型态的界面装置10与主机端的储存界面20连接。界面装置10所连接至少一个以上的IDE数据储存媒体30,其中至少一个以上的IDE数据储存媒体30结合成的一个整体数据储存媒体。据此,界面装置10的第二界面电路17及第三界面电路18各自分别连接两个IDE数据储存媒体30(一个设为MASTER Device,一个设为SLAVEDevice),所以界面装置10可以接1到4个IDE数据储存媒体30,所有连接在界面装置10的IDE数据储存媒体30集合称为整体数据储存媒体。经由界面装置10及系统设定程序的执行后,将整体数据储存媒体进行如第6图所示的资料配置,规划区分出四至五个区域,包含资料保护区61、保护对应区62、保护状态对应表区63、资料开放区64、及系统安装组态区65。资料保护区61就是用来存放使用者欲保护的资料,其容量大小由使用者设定,最好是小于整体数据储存媒体容量的一半。保护对应区62其容量大小与资料保护区61一样。当主机端对IDE数据储存媒体30的资料保护区61做任何指令动作时,界面装置10会视状况以一对一对应的方式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IDE数据储存媒体的资料保护及复原的方法,包括:提供一资料保护及复原界面装置,用以连接至少一个以上的IDE数据储存媒体,其中该至少一个以上的IDE数据储存媒体结合成的一个整体数据储存媒体;对该整体数据储存媒体区分为各自独立的 一资料保护区、一保护对应区、一保护状态对应表区、一资料开放区、一系统安装组态区;编写一系统设定程式,用以提供一个使用者界面,使得规划该整体数据储存媒体的该各个区,选择使用安装模式,或是启动保护机制、选用何种保护模式,及相关功能设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昭正
申请(专利权)人:六舜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