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补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77858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9 11: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补袋方法,属于包装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先对多列料袋进行检测;b、若物料序列为全空,跳出不做动作;c、第一个周期,设置物料序列为全满且多列补袋机的待补工位的待补料槽全空,进行补进动作;d、下一个周期,若发现补袋料槽中缺料,进行补出动作;若补袋料槽中全满,跳出不做动作;若待补料槽中的条袋数量大于补袋料槽中的空袋数量,仍进行补出动作,若干个周期后,若待补料槽中的条袋数量小于补袋料槽中的空袋数量,进行补进动作。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确保当下一个周期若有某个补袋料槽没有料袋时,始终保持能够及时的将待补料槽中的料袋进行补出,整个补袋过程更加顺畅,从而有效提高补袋效率。从而有效提高补袋效率。从而有效提高补袋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补袋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到包装
,尤其涉及一种补袋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包装生产线一般都是由几种不同的包装机以及传输带组成,生产中的产品或者已经完成加工完成的产品被运送到包装生产线上进行包装加工,完工后被送出就成了完整的便于运输的产品了。
[0003]其中,条包生产线是通过多列秤称重以后不合格的料袋被设备自动排出,条包生产线为多列整线,当其中任意一列由于精度不满足要求时,就会被剔除,余下的则为满足要求的料袋。但是鉴于目前多列整线的特性,余下的满足要求的料袋同样有可能由于其他原因被剔除掉。比如,当余下的满足要求的料袋中出现不具备装盒条件的料袋时,就会被剔除掉。不仅造成了料袋的浪费,且导致生产效率降低。因此,在条包生产线中,近年来出现了补袋机。补袋机能够实现只剔除称重不合格的料袋。
[0004]公开号为CN 110329607A,公开日为2019年10月15日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补袋机构流程,由下述步骤构成:1)对多列料袋进行检测;2)若物料序列为全满或全空,跳出不做处理;3)若发现缺料,则进行补进或补出动作;其中,补进或补出的料袋存放于待补工位。
[0005]该专利文献公开的补袋机构流程,待补工位中所存放的不合格料袋用于补充下一周期检测缺少的料槽,从而使得下一周期满足检测合格,使得在多列同时称重补袋能够提高装袋效率的情况下,能够利用缺料的多列工件作为备用储料对下一周期的缺料进行补充,从而满足任意条数补袋。但是,由于物料序列为全满时,跳出不做处理;不能有效保障当下一周期检测缺料时能够始终保持及时的进行补料,影响补袋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补袋方法,本专利技术能够确保当下一个周期若有某个补袋料槽没有料袋时,始终保持能够及时的将待补料槽中的料袋进行补出,整个补袋过程更加顺畅,从而有效提高补袋效率。
[0007]本专利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补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在生产线初次开机状态,多列补袋机上的待补料槽全部集中在初始区域,先对多列料袋进行检测;b、若物料序列为全空,则跳出不做动作;c、第一个周期,设置物料序列为全满且多列补袋机的待补工位的待补料槽全空,进行补进动作;d、下一个周期,若发现补袋料槽中缺料,则进行补出动作;若补袋料槽中全满,则跳出不做动作;若待补料槽中的条袋数量大于补袋料槽中的空袋数量,则仍进行补出动作,
若干个周期后,若待补料槽中的条袋数量小于补袋料槽中的空袋数量,则进行补进动作;若待补料槽中的条袋数量等于补袋料槽中的空袋数量,则执行补出动作,此时待补工位的待补料槽全空;如此循环步骤c和d直至停机。
[0008]所述步骤c中,补进动作具体是指通过多列补袋机将待补料槽移动对齐到补袋工位料口处,再通过多列补袋机将补袋工位上的料袋刮到多列补袋机的待补料槽中。
[0009]所述步骤d中,补出动作具体是指将多列补袋机的待补料槽移动到补袋工位料口处,通过多列补袋机将待补工位上的料袋刮入到需要补料的补袋工位的补袋料槽中。
[0010]所述待补工位包括编号从1A

10A的前道物料序列、编号从1

30的待补料槽坐标和编号从2B

10B的第二驱动电机初始位置,待补料槽坐标1和待补料槽坐标2由同一个2B第二驱动电机驱动。
[0011]所述待补料槽坐标包括编号1

10的多余空的待补料槽、编号11

20的需要补料的待补料槽和编号21

30的多余满的待补料槽。
[0012]所述多列补袋机包括机柜,机柜上固定有刮手支架,刮手支架上设置有沿刮手支架作直线往复运动的刮手,刮手支架上固定连接有用于驱动刮手作直线往复运动的第一驱动电机,机柜上设置有N个传动件、N个第二驱动电机和N+1个料槽,N个传动件和N个第二驱动电机对应连接,料槽安装在传动件上,其中N+1个料槽中有两个料槽由同一个第二驱动电机驱动。
[0013]所述机柜上固定连接有透明玻璃罩和位于透明玻璃罩内的工作台,透明玻璃罩上开有窗口,刮手支架固定在透明玻璃罩内,N个传动件和N个第二驱动电机设置在工作台上。
[0014]所述透明玻璃罩包括第一立架、第二立架、第一侧玻璃板、第二侧玻璃板、玻璃窗板、弧形玻璃面板和横梁,第一立架固定在机柜的一侧,第二立架固定在机柜的另一侧,横梁的一端与第一立架连接,横梁的另一端与第二立架连接,弧形玻璃面板设置在第一立架和第二立架之间,玻璃窗板固定在机柜上,玻璃窗板位于横梁下方,玻璃窗板的一端与第一立架连接,玻璃窗板的另一端与第二立架连接,第一立架和第二立架均呈倒“U”型,第一侧玻璃板嵌在第一立架上,第二侧玻璃板嵌在第二立架上。
[0015]所述弧形玻璃面板为分体式结构,包括平面板、弧形板和立板,弧形板的一侧与平面板固定连接,弧形板的另一侧与立板铰接,立板上固定连接有拉手。
[0016]所述刮手支架垂直固定在横梁上,窗口位于玻璃窗板的中部。
[0017]所述第二驱动电机呈“一”字型并列布置,第二驱动电机的布置方向与传动件的传动方向相垂直。
[0018]所述传动件为同步带或链条。
[0019]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本专利技术,“a、在生产线初次开机状态,多列补袋机上的待补料槽全部集中在初始区域,先对多列料袋进行检测;b、若物料序列为全空,则跳出不做动作;c、第一个周期,设置物料序列为全满且多列补袋机的待补工位的待补料槽全空,进行补进动作;d、下一个周期,若发现补袋料槽中缺料,则进行补出动作;若补袋料槽中全满,则跳出不做动作;若待补料槽中的条袋数量大于补袋料槽中的空袋数量,则仍进行补出动作,若干个周期后,若待补料槽中的条袋数量小于补袋料槽中的空袋数量,则进行补进动作;若待补料槽中的条袋数量等于补袋料槽中的空袋数量,则执行补出动作,此时待补工位的待补料槽全空;如此循环
步骤c和d直至停机”,较现有技术而言,能够确保当下一个周期若有某个补袋料槽没有料袋时,始终保持能够及时的将待补料槽中的料袋进行补出,整个补袋过程更加顺畅,从而有效提高补袋效率。
[0020]二、本专利技术,待补工位包括编号从1A

10A的前道物料序列、编号从1

30的待补料槽坐标和编号从2B

10B的第二驱动电机初始位置,待补料槽坐标1和待补料槽坐标2由同一个2B第二驱动电机驱动,使得待补料槽坐标1和待补料槽坐标2中任意一个待补料槽坐标对齐补袋工位料口,就能够进行补袋,补袋更加灵活便捷。
[0021]三、本专利技术,待补料槽坐标包括编号1

10的多余空的待补料槽、编号11

20的需要补料的待补料槽和编号21

30的多余满的待补料槽,使得各待补料槽划分规整,利于提高补袋效率。
[0022]四、本专利技术,机柜上固定有刮手支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补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在生产线初次开机状态,多列补袋机上的待补料槽(10)全部集中在初始区域,先对多列料袋进行检测;b、若物料序列为全空,则跳出不做动作;c、第一个周期,设置物料序列为全满且多列补袋机的待补工位(22)的待补料槽(10)全空,进行补进动作;d、下一个周期,若发现补袋料槽(25)中缺料,则进行补出动作;若补袋料槽(25)中全满,则跳出不做动作;若待补料槽(10)中的条袋数量大于补袋料槽(25)中的空袋数量,则仍进行补出动作,若干个周期后,若待补料槽(10)中的条袋数量小于补袋料槽(25)中的空袋数量,则进行补进动作;若待补料槽(10)中的条袋数量等于补袋料槽(25)中的空袋数量,则执行补出动作,此时待补工位(22)的待补料槽(10)全空;如此循环步骤c和d直至停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补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中,补进动作具体是指通过多列补袋机将待补料槽(10)移动对齐到补袋工位料口处,再通过多列补袋机将补袋工位上的料袋刮到多列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军伟宁文杰李宪武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松川远亿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