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子冲片、转子、永磁同步电机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776820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9 11: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转子冲片,包括冲片本体,所述冲片本体上设置有轴心孔和多个周向均匀设置在轴心孔外侧的永磁极槽组,所述永磁极槽组包括两个第一永磁体槽和一个第二永磁体槽,两个第一永磁体槽呈大开口朝外的“八”字型布置,所述第二永磁体槽设置在“八”字型的大开口处,每个第一永磁体槽内均设置有第一永磁体,每个第二永磁体槽内均设置有第二永磁体;所述第二永磁体的外侧面为第一弧面,所述第二永磁体槽对应设置有与第一弧面相适配的弧面。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转子冲片,增加了整个永磁体的磁通面积,减少了第二永磁体到转子外圆磁通路径,降低了磁阻,提升了输出转矩。提升了输出转矩。提升了输出转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转子冲片、转子、永磁同步电机及车辆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机
,尤其涉及一种转子冲片、转子、永磁同步电机及车辆。

技术介绍

[0002]驱动电机系统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其驱动电机的性能特性决定了驾驶员的驾车舒适性体验。因此驱动电机的性能优化是现代电动汽车动力总成设计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若驱动电机的输出转矩小,会影响整车的加速性能;若驱动电机的效率低下,会严重影响整车的续驶里程,影响乘客的乘坐体验,甚至会引起顾客抱怨。现有技术方案多采用如下转子结构型式:“一”型磁极结构,电机转子结构强度较高,但存在输出力矩不够;“V”型结构提供了较大的磁通面积,但距转子外圆较远,增加了磁路流通的磁阻,电机输出转矩提升有限;“V”+“一”型可以得到更大的磁通面积,但外层“一”型永磁体过长的话,电机结构强度无法满足使用要求,永磁体过短,无法提供足够的磁通面积,因此电机输出转矩提升仍然有限。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转子冲片,采用“V”+“一”型布置,增加磁通面积,并且“一”字第二永磁体采用弧面结构,减少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子冲片,包括冲片本体(1),所述冲片本体(1)上设置有轴心孔(5)和多个周向均匀设置在轴心孔(5)外侧的永磁极槽组,所述永磁极槽组包括两个第一永磁体槽(21)和一个第二永磁体槽(22),两个第一永磁体槽(21)呈大开口朝外的“八”字型布置,所述第二永磁体槽(22)设置在“八”字型的大开口处,每个第一永磁体槽(21)内均设置有第一永磁体(3),每个第二永磁体槽(22)内均设置有第二永磁体(4);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永磁体(4)的外侧面为第一弧面(41),所述第二永磁体槽(22)对应设置有与第一弧面(41)相适配的弧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冲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永磁体(4)的内侧面为第一平面(42),所述第一弧面(41)的圆心与冲片本体(1)的圆心重合,冲片本体(1)的直径为Φ1,第一弧面(41)的直径为Φ2,第一平面(42)的长度为W,其中,0.07≤(Φ1

Φ2)/W≤0.13。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转子冲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永磁体(4)上还设置有第一斜面(43)和第二斜面(44),所述第二永磁体(4)的第一端面(45)和第一弧面(41)之间通过第一斜面(43)连接,所述第二永磁体(4)的第二端面(46)和第一弧面(41)之间通过第二斜面(44)连接,所述第二永磁体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米泽银卢有君杜长虹周安健苏志鹏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长安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