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姜兆民专利>正文

钢丝缠绕机的缠绕工艺及其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76929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9 10: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钢丝缠绕机的缠绕工艺及其设备,涉及钢丝缠绕机的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旨在解决使用现有的钢丝缠绕工艺生产后的胶管无法同时满足不赶胶以及抗拔脱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如下步骤,胶料加入冷喂料挤出机并经加热后挤出预定内外径尺寸的管胎;设定钢丝缠绕张力;管胎在牵引机的带动下进入缠绕机进行最内层钢丝缠绕;最内层钢丝缠绕完成后,增加钢丝缠绕张力,进行第二层钢丝缠绕;每层钢丝缠绕完成后,增加钢丝缠绕张力,进行下一层钢丝缠绕;钢丝缠绕完成后进入硫化工序。钢丝缠绕完成后进入硫化工序。钢丝缠绕完成后进入硫化工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钢丝缠绕机的缠绕工艺及其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钢丝缠绕机的
,具体是一种钢丝缠绕机的缠绕工艺及其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钢丝缠绕机缠绕工艺中,在高压胶管外壁上缠绕两层、四层、六层甚至八层的钢丝,以缠绕四层钢丝最常见,钢丝缠绕机的钢丝张力通常设定为由内至外逐层减少,由于缠绕工序中的胶管处于受热后的易变形状态,而非硫化后的弹性体状态,此时进行钢丝缠绕,最内层的钢丝张力最大,钢丝会在缠绕过程中不断挤压胶管,进而极大程度上会出现胶管赶胶现象,导致胶管的长度增长,胶管的局部厚度过薄,由于胶管内通高压介质,所以极易导致高压介质冲破胶管,而胶管缠绕多层钢丝,由于钢丝缠绕的密集性,所以很难从外部观察处胶管破损,胶管破损后继续作业会造成经济上的损失以及资源的浪费。
[0003]另外,由于现有缠绕工艺中钢丝缠绕张力设置为逐层减少,相当于仅内层钢丝对胶管进行挤压,外层的钢丝对胶管不施加任何作用力,而胶管内通高压介质后会受力膨胀,胶管挤压最内层的钢丝,由于最内层的钢丝张力过大,再次施加作用力后最内层钢丝会出现绷断现象,绷断后的钢丝无法再起到缠绕作用,此时的胶管抗拔脱性较差,但外部观察不到内层的钢丝绷断,继续作业后会造成钢丝无法对胶管进行最大程度的限制,进而胶管会进一步膨胀并绷断外层钢丝或者胶管损坏。
[0004]为解决胶管赶胶的问题,现有的缠绕工艺中,在钢丝缠绕前增加冷凝器,冷凝器多使用液氮对受热后的胶管进行冷却,再对冷却后的胶管进行缠绕,冷却的胶管不会出现赶胶现象,但是胶管受热后立即进行冷却,会在胶管的外表面上覆盖一层水膜,水膜不利于胶管与钢丝沾着,胶管因冷却而未出现赶胶现象,但进行胶管抗拔脱测试时,水膜会使得胶管外表面更湿润,使得缠绕后的胶管更易拔脱,无法满足工艺要求。
[0005]综上所述,使用现有的钢丝缠绕工艺生产后的胶管无法同时满足不赶胶以及抗拔脱。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解决上述问题,即使用现有的钢丝缠绕工艺生产后的胶管无法同时满足不赶胶以及抗拔脱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钢丝缠绕机的缠绕工艺及其设备,其包括如下步骤,S1:胶料加入冷喂料挤出机并经加热后挤出预定内外径尺寸的管胎;S2:设定钢丝缠绕张力;S3:管胎在牵引机的带动下进入缠绕机进行钢丝最内层缠绕;S4:最内层钢丝缠绕完成后,增加钢丝缠绕张力,进行第二层钢丝缠绕;S5:每层钢丝缠绕完成后,增加钢丝缠绕张力,进行下一层钢丝缠绕;S6:钢丝缠绕完成后进入硫化工序。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缠绕后的胶管能够在取消冷冻工序的情况下同时满足不
赶胶以及抗拔脱。
[0008]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最内层钢丝的缠绕张力应当满足:最内层钢丝不会赶起胶管。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证最内层钢丝缠绕后不会出现赶胶现象,最内层钢丝的缠绕张力在满足不赶胶的情况下尽可能的减小。
[0010]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钢丝缠绕张力的增加量应当满足:下一层钢丝不会赶起上一层钢丝。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证下一层钢丝不会影响上一层钢丝。
[0012]一种用于上述钢丝缠绕机的缠绕工艺的设备,包括转盘、变速箱、转轴以及胶管,所述胶管套设在所述转轴上,所述转轴贯穿所述转盘以及所述变速箱,所述变速箱设置在所述转盘的一侧,所述转盘背离所述变速箱的一侧设置有转动组件,所述转盘上的钢丝通过所述转动组件缠绕在所述胶管上,所述转动组件通过支撑座固定在地面;还包括套管,所述套管套设在所述胶管上,所述套管贯穿所述变速箱以及所述转盘并且与所述变速箱以及所述转盘固定连接,所述转动组件套设在所述套管上并与所述套管固定连接。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变速箱、转动组件以及支撑座对转盘相对的两侧进行支撑,钢丝通过转动组件缠绕在胶管上,实现通过转动组件以及支撑座支撑转盘的同时不影响钢丝的出线。
[0014]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动组件包括轴承以及连接片,所述连接片采用圆环片,所述连接片的内圈与所述套管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片的外圈与所述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所述轴承的外圈与所述支撑座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片上开设有若干通孔,所述通孔沿所述连接片的外圈边缘等距均匀排布。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钢丝有连接片的通孔处穿过并缠绕在胶管上。
[0016]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动组件背离所述转盘的一侧设置有张力摩擦环,所述张力摩擦环与所述套管固定连接,所述张力摩擦环的一端与钢丝相抵,螺栓旋进所述张力摩擦环并与所述连接片螺纹连接,通过所述螺栓调节所述张力摩擦环与所述轴承之间的距离。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旋拧螺栓控制张力摩擦环与轴承之间的距离,进而控制钢丝在张力摩擦环处的张力,实现对钢丝张力的快速调节。
[0018]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钢丝缠绕的张力由内至外逐层增加,胶管内通高压介质膨胀后,最内层钢丝受力并向外扩张,由于内层钢丝的张力较小,内层钢丝随胶管膨胀而挤压外层钢丝,进而胶管膨胀时,相当于胶管缠绕的钢丝整体受力,缠绕后的钢丝整体性更强,对于胶管的膨胀具有良好的应对能力。
[0019]2、减少了冷却工艺,取消了冷凝器,降低了加工成本。
附图说明
[0020]图1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流程图。
[0021]图2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3示出了图2中的转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3]附图标记:1、转盘;2、变速箱;3、转动组件;31、轴承;32、连接片;33、通孔;34、支撑座;4、张力摩擦环;5、钢丝;6、胶管;7、套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的技术原理,并非旨在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0025]参见图1,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钢丝缠绕机缠绕工艺,包括如下步骤,S1:胶料加入冷喂料挤出机并经加热后挤出预定内外径尺寸的管胎;S2:设定钢丝5缠绕张力;S3:管胎在牵引机的带动下进入缠绕机进行钢丝5最内层缠绕;S4:最内层钢丝5缠绕完成后,增加钢丝5缠绕张力,进行第二层钢丝5缠绕;S5:每层钢丝5缠绕完成后,增加钢丝5缠绕张力,进行下一层钢丝5缠绕;S6:钢丝5缠绕完成后进入硫化工序。
[0026]需要说明的是,最内层的钢丝5张力应当在满足不赶胶的情况下根据实际生产情况尽可能的较小;下一层的钢丝5应当在不会赶起上一层钢丝5的情况下进行缠绕。
[0027]参见图2以及图3,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用于上述钢丝缠绕机的缠绕工艺的设备,包括转盘1、胶管6以及变速箱2,转盘1竖直设置,转盘1的两个侧壁面设置有容线定子,钢丝5缠绕在容线定子内。胶管6套设在转轴上并贯穿转盘1的中心,变速箱2设置在转盘1的一侧,胶管6贯穿变速箱2,转盘1背离变速箱2的一侧设置有转动组件3,转动组件3通过支撑座34固定在地面。胶管6的外壁面套设有套管7,套管7贯穿变速箱2、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丝缠绕机的缠绕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胶料加入冷喂料挤出机并经加热后挤出预定内外径尺寸的管胎;S2:设定钢丝(5)缠绕张力;S3:管胎在牵引机的带动下进入缠绕机进行最内层钢丝(5)缠绕;S4:最内层钢丝(5)缠绕完成后,增加钢丝(5)缠绕张力,进行第二层钢丝(5)缠绕;S5:每层钢丝(5)缠绕完成后,增加钢丝(5)缠绕张力,进行下一层钢丝(5)缠绕;S6:钢丝(5)缠绕完成后进入硫化工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丝缠绕机缠绕工艺,其特征在于:最内层钢丝(5)的缠绕张力应当满足:最内层钢丝(5)不会赶起胶管(6)。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丝缠绕机缠绕工艺,其特征在于:钢丝(5)缠绕张力的增加量应当满足:下一层钢丝(5)不会赶起上一层钢丝(5)。4.一种用于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钢丝缠绕机的缠绕工艺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转盘(1)、变速箱(2)、转轴以及胶管(6),所述胶管(6)套设在所述转轴上,所述转轴贯穿所述转盘(1)以及所述变速箱(2),所述变速箱(2)设置在所述转盘(1)的一侧,所述转盘(1)背离所述变速箱(2)的一侧设置有转动组件(3),所述转盘(1)上的钢丝(5)通过所述转动组件(3)缠绕在所述胶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兆民
申请(专利权)人:姜兆民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