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反向冲击排屑式刀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768989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9 10:55
一种反向冲击排屑式刀具,涉及金属切削刀具领域,包括刀体、刀片和容屑槽,刀体内设有从刀体尾端通向前端的冷却孔;其特征在于刀体前端设有挡屑盘,挡屑盘后侧中部与冷却孔相对处设有与其连通的连接盲孔,挡屑盘后侧上与每个刀片相对处设有沿其径向设置的连通连接盲孔和挡屑盘外周的导流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金属碎屑不易堆积、排出彻底,避免后期清理时划伤孔内表面等优点。时划伤孔内表面等优点。时划伤孔内表面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反向冲击排屑式刀具


[0001]本技术涉及金属切削刀具领域,详细讲是一种结构简单,金属碎屑不易堆积、排出彻底,避免后期清理时划伤孔内表面的反向冲击排屑式刀具。

技术介绍

[0002]我们知道,刀具加工孔的过程中,大量的金属切屑伴随热量从孔壁掉落,通常采用冷却液前冲、接触孔的底面后反向流动,使切屑经容屑槽从刀杆尾端及时排出,同时带走切削热。但是由于冷却液向前冲,金属切屑很容易从刀体前端排出,造成盲孔内堆积,后期清理容易划伤孔的内表面。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现有技术中在刀具前端设置了用于阻挡金属碎屑从刀体前端流出挡屑块,但是挡屑块和容屑槽的前端空隙一则无法保证加工脆性材料时,崩碎屑的不规律地飞出,二则会造成切屑的阻碍缠绕和阻塞。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金属碎屑不易堆积、排出彻底,避免后期清理时划伤孔内表面、提高加工精度的反向冲击排屑式刀具。
[0004]本技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反向冲击排屑式刀具,包括刀体、刀片和容屑槽,刀体内设有从刀体尾端通向前端的冷却孔;其特征在于刀体前端设有挡屑盘,挡屑盘后侧中部与冷却孔相对处设有与其连通的连接盲孔,挡屑盘后侧上与每个刀片相对处设有沿其径向设置的连通连接盲孔和挡屑盘外周的导流槽。
[0006]本技术中所述的挡屑盘上设有螺钉孔,刀体前端与螺钉孔相对处设有连接螺孔,挡屑盘经螺钉与刀体前端可拆卸的紧密连接。使用过程中如挡屑盘损坏,可及时更换,降低用刀成本。
[0007]本技术中所述的导流槽在刀体圆周方向上一部分与刀片前侧相对,一部分与容屑槽相对。导流槽内的冷却液一部分进入容屑槽内、向后冲击金属切屑,一部分冲击刀片处的金属切屑,排屑效果好。
[0008]本技术中所述的导流槽前侧面(槽底面)由内(连接盲孔)向外(挡屑盘外周)向后倾斜,倾斜角(与挡屑盘径向夹角)度5

10
°
。使冷却液一部分从挡屑盘的外周向斜后方冲出,一部分直接从排屑槽前端进入、向后冲带金属切屑,更利于金属切屑的排出,防止金属切屑从刀体前端排出。
[0009]本技术中所述的挡屑盘后侧上设有与刀体前端部相配合的圆形嵌入槽,所述的螺钉孔设置在圆形嵌入槽内,刀体前端嵌入到圆形嵌入槽内、经螺钉与挡屑盘紧密镶嵌连接。连接更稳固,便于装卸操作。
[0010]使用本技术对对孔壁进行切削时,冷却液由冷却孔从刀体后端输送至连接盲孔,再由导流槽(导流)向刀片位置流出,冷却液从刀体前端及刀片的切削刃处向容屑槽尾部流动,加工中产生的切屑被冷却液带走,即便有部分切屑向前端崩溅,也可以很好的被挡
屑盘阻挡后、随冷却液沿容屑槽排出,使切削热和切屑及时排出、保护了刀片。本技术中的挡屑盘对向前端崩溅的切屑具有阻挡作用的同时、对长切屑起到断屑作用,连接盲孔和导流槽配合使冷却液反向冲出,将切削产生的碎屑和热量及时沿容屑槽从刀体尾端排出。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金属碎屑不易堆积、排出彻底,避免后期清理时划伤孔内表面、提高加工精度等优点。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是本技术中挡屑盘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如图1、图2所示的反向冲击排屑式刀具,包括刀体1、刀片4和容屑槽3,刀体1内设有从刀体尾端通向前端的冷却孔2;刀体1前端设有挡屑盘5,挡屑盘5后侧中部与冷却孔2相对处设有与其连通的连接盲孔9,挡屑盘5后侧上与每个刀片4相对处设有沿挡屑盘5径向设置的连通连接盲孔9和挡屑盘5外周的导流槽8。从图1、图2中可以看出,挡屑盘5上设有螺钉孔10,刀体1前端与螺钉孔10相对处设有连接螺孔,挡屑盘经螺钉6与刀体前端可拆卸的紧密连接。使用过程中如挡屑盘损坏,可及时更换,降低用刀成本。
[0014]本技术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导流槽8在刀体1圆周方向上一部分与刀片4前侧相对,一部分与容屑槽3相对。导流槽内的冷却液一部分进入容屑槽内、向后冲击金属切屑,一部分冲击刀片处的金属切屑,排屑效果好。所述的导流槽前侧面由内向外向后倾斜,即:导流槽的槽底面由连接盲孔至挡屑盘外周向后倾斜,倾斜角(与挡屑盘径向夹角)为5

10
°
。使冷却液一部分从挡屑盘的外周向斜后方冲出,一部分直接从排屑槽前端进入、向后冲带金属切屑,更利于金属切屑的排出,防止金属切屑从刀体前端排出。所述的挡屑盘5后侧上设有与刀体前端部相配合的圆形嵌入槽7,所述的螺钉孔10设置在圆形嵌入槽7内,刀体1前端嵌入到圆形嵌入槽7内、经螺钉与挡屑盘紧密镶嵌连接。连接更稳固,便于装卸操作。
[0015]使用本技术对对孔壁进行切削时,冷却液由冷却孔从刀体后端输送至连接盲孔,再经导流槽导流后由刀片位置及其附近流出,冷却液从刀体前端及刀片的切削刃处向容屑槽尾部流动,加工中产生的切屑被冷却液带走,即便有部分切屑向前端崩溅,也可以很好的被挡屑盘阻挡后、随冷却液沿容屑槽排出,使切削热和切屑及时排出、保护了刀片。本技术中的挡屑盘对向前端崩溅的切屑具有阻挡作用的同时、对长切屑起到断屑作用,连接盲孔和导流槽配合使冷却液反向冲出,将切削产生的碎屑和热量及时沿容屑槽从刀体尾端排出。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金属碎屑不易堆积、排出彻底,避免后期清理时划伤孔内表面、提高加工精度等优点。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反向冲击排屑式刀具,包括刀体、刀片和容屑槽,刀体内设有从刀体尾端通向前端的冷却孔;其特征在于刀体前端设有挡屑盘,挡屑盘后侧中部与冷却孔相对处设有与其连通的连接盲孔,挡屑盘后侧上与每个刀片相对处设有沿其径向设置的连通连接盲孔和挡屑盘外周的导流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向冲击排屑式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挡屑盘上设有螺钉孔,刀体前端与螺钉孔相对处设有连接螺孔,挡屑盘经螺钉与刀体前端可拆卸的紧密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反向冲击排屑式刀具,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伟强李晓崔世东孙崇云
申请(专利权)人:威海威硬工具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