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直径大径差阶梯钻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73785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0 20:48
一种小直径大径差阶梯钻,涉及金属切削刀具领域,包括切削刃部和钻柄部,切削刃部包括与钻尖一体的第一切削刃段和第二切削刃段,其特征在于第一切削刃段处和第二切削刃段处设有第一容屑槽,钻柄部的前部设有与第一容屑槽相连、螺旋角度相同的第二容屑槽,第二容屑槽与切削刃部轴线间的距离大于第一容屑槽与切削刃部轴线间的距离;钻柄部后端与第二容屑槽间设有螺旋内冷通道,螺旋内冷通道的出液口位于第二容屑槽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提高整体强度、不易断裂损坏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小直径大径差阶梯钻
本技术涉及金属切削刀具领域,详细讲是一种提高整体强度、不易断裂损坏的小直径大径差阶梯钻。
技术介绍
我们知道,钻头是用来进行钻孔或扩孔的刀具、是机械加工中重要的一种刀具,具有较好定心功能和制造精度的钻头可以确保孔的钻削质量。阶梯钻是钻头复合加工形式的一种,避免了换刀加工阶梯孔的同心度差的问题,提高了加工效率。现有的小直径大径差阶梯钻包括切削刃部和钻柄部,切削刃部包括与钻尖一体的第一切削刃段和有倒角功能的第二切削刃段,切削刃部和钻柄部上设有由切削刃部前端一直开设到钻柄部前部的容屑槽,切削刃部和钻柄部内设有由钻柄部后端直接开到切削刃部前端的螺旋内冷通道。现有的这种小直径大径差阶梯钻,由于钻体前部的第一切削刃段的直径较小,螺旋内冷通道的直径小、冷却效果差,且刀具的强度较差,容易断裂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钻体强度高、不易断裂损坏的小直径大径差阶梯钻。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小直径大径差阶梯钻,包括切削刃部和钻柄部,切削刃部包括与钻尖一体的第一切削刃段和(有倒角功能的)第二切削刃段,其特征在于第一切削刃段处和第二切削刃段处设有第一容屑槽,钻柄部的前部设有与第一容屑槽相连、螺旋角度相同的第二容屑槽,第二容屑槽与切削刃部轴线间的(最小)距离大于第一容屑槽与切削刃部轴线间的距离;钻柄部后端与第二容屑槽间设有螺旋内冷通道,螺旋内冷通道的出液口位于第二容屑槽内。本技术中所述的第一容屑槽和第二容屑槽连接处平滑过渡相连,第一容屑槽和第二容屑槽内抛光处理。本技术中所述的第一切削刃段的(切削)直径为5-18mm,钻柄部的直径为第一切削刃段直径的1.8-3.5倍;所述的螺旋内冷通道的内径为第一切削刃段直径的0.2-1倍。钻柄部的直径优选为第一切削刃段直径的2-2.5倍;所述的螺旋内冷通道的内径优选为第一切削刃段直径的0.3-0.4倍。本技术中由于直径较小的第一切削刃段未设置内冷却流道,其强度得到提高;由于第二容屑槽与切削刃部轴线间的(最小)距离大于第一容屑槽与切削刃部轴线间的距离,第二容屑槽处的芯厚比大、其强度提高,为螺旋内冷通道的内径提高和间距增大提供了必要条件;由于螺旋内冷通道设置在强度较高的钻柄部后端与第二容屑槽间,其内径和间距可达到第一切削刃段直径的0.3-0.4倍,冷却液流量大,更利于冷却和排屑。通过上述特征的结合,本技术产生了结构简单、钻体强度高、不易断裂损坏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左视结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所示的小直径大径差阶梯钻,包括切削刃部和钻柄部,切削刃部包括与钻尖一体的第一切削刃段1和有倒角功能的第二切削刃段3,上述结构与现有技术相同,不再赘述,本技术的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切削刃段1处和第二切削刃段3处设有第一容屑槽2,钻柄部6的前部设有与第一容屑槽2相连、螺旋角度相同的第二容屑槽5,第二容屑槽5与切削刃部轴线间的最小距离大于第一容屑槽3与切削刃部轴线间的距离,第一容屑槽3和第二容屑槽5连接处平滑过渡相连,第一容屑槽和第二容屑槽内抛光处理;钻柄部6后端与第二容屑槽5间设有螺旋内冷通道,螺旋内冷通道的出液口4位于第二容屑槽5内。所述的第一切削刃段的(切削)直径为5-18mm,钻柄部的直径为第一切削刃段直径的1.8-3.5倍;所述的螺旋内冷通道的内径为第一切削刃段直径的0.2-1倍。钻柄部的直径优选为第一切削刃段直径的2-2.5倍;所述的螺旋内冷通道的内径优选为第一切削刃段直径的0.3-0.4倍。本技术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第二容屑槽在钻柄部横截面上所对应的圆心角大于第一容屑槽在切削刃部横截面上所对应的圆心角。第二容屑槽横截面面积为第一容屑槽横截面面积的1.3-1.6倍。第二容屑槽横截面大于第一容屑槽横截面,更利于排屑。本技术中由于直径较小的第一切削刃段未设置内冷却流道,其强度得到提高;由于第二容屑槽与切削刃部轴线间的(最小)距离大于第一容屑槽与切削刃部轴线间的距离,第二容屑槽处的芯厚比大、其强度提高,为螺旋内冷通道的内径提高和间距增大提供了必要条件;由于螺旋内冷通道设置在强度较高的钻柄部后端与第二容屑槽间,其内径和间距可达到第一切削刃段直径的0.3-0.4倍,冷却液流量大,更利于冷却和排屑。通过上述特征的结合,本技术产生了结构简单、钻体强度高、不易断裂损坏的优点。本技术特别适用于小直径大径差长悬伸的阶梯钻。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所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小直径大径差阶梯钻,包括切削刃部和钻柄部,切削刃部包括与钻尖一体的第一切削刃段和第二切削刃段,其特征在于第一切削刃段处和第二切削刃段处设有第一容屑槽,钻柄部的前部设有与第一容屑槽相连、螺旋角度相同的第二容屑槽,第二容屑槽与切削刃部轴线间的距离大于第一容屑槽与切削刃部轴线间的距离;钻柄部后端与第二容屑槽间设有螺旋内冷通道,螺旋内冷通道的出液口位于第二容屑槽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直径大径差阶梯钻,包括切削刃部和钻柄部,切削刃部包括与钻尖一体的第一切削刃段和第二切削刃段,其特征在于第一切削刃段处和第二切削刃段处设有第一容屑槽,钻柄部的前部设有与第一容屑槽相连、螺旋角度相同的第二容屑槽,第二容屑槽与切削刃部轴线间的距离大于第一容屑槽与切削刃部轴线间的距离;钻柄部后端与第二容屑槽间设有螺旋内冷通道,螺旋内冷通道的出液口位于第二容屑槽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伟强房冠群孔德岭刘连勇
申请(专利权)人:威海威硬工具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