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硅烷基胺化合物和含有其的潜在性固化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76714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9 10:52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合用作潜在性固化剂的化合物,其在与异氰酸酯化合物反应时,不产生醛化合物。作为该化合物,提供式(1)表示的甲硅烷基胺化合物。(式(1)中,R1~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甲硅烷基胺化合物和含有其的潜在性固化剂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甲硅烷基胺化合物和含有该甲硅烷基胺化合物的潜在性固化剂。

技术介绍

[0002]在密封材料或粘合剂等的用途中,使用包含含异氰酸酯基的氨基甲酸酯预聚物的固化性组合物。在该包含含异氰酸酯基的氨基甲酸酯预聚物的固化性组合物中包括:包含含异氰酸酯基的氨基甲酸酯预聚物和潜在性固化剂,与空气中的水分反应而固化的一液型,以及,将包含含异氰酸酯基的氨基甲酸酯预聚物的主剂和包含含活性氢化合物的固化剂在使用时混合而固化的二液型。
[0003]一液型的包含含异氰酸酯基的氨基甲酸酯预聚物的固化性组合物是包含含异氰酸酯基的氨基甲酸酯预聚物和潜在性固化剂的糊状或粘性溶液状的材料,用于密封材料、防水材料、粘合剂、涂料等。一般而言,潜在性固化剂所要求的性能包括:保存稳定性、固化性、与预聚物的相容性。
[0004]作为潜在性固化剂,已知有将双烷醇胺等胺化合物用异丁醛等醛化合物保护的唑烷系潜在性固化剂(专利文献1)。
[0005]唑烷系潜在性固化剂经水解变成氨基乙醇衍生物,与氨基甲酸酯预聚物的异氰酸酯基反应而使固化性组合物固化。然而,唑烷系潜在性固化剂在水解时产生醛化合物,因而其臭气和毒性成为问题(反应式1)。
[0006][化1][0007][0008]现有技术文献
[0009]专利文献
[0010]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

113619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11]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
>[0012]本专利技术正是鉴于上述
技术介绍
而完成的,其课题在于,提供一种适合用作潜在性固化剂的化合物,其在与异氰酸酯化合物反应时,不产生醛化合物。
[0013]解决课题的手段
[0014]本专利技术人等发现,式(1)表示的甲硅烷基胺化合物在水解时不产生醛化合物,并且发现,其通过水解产生的氨基与异氰酸酯化合物的反应,能够起潜在性固化剂的作用,从而完成了本专利技术。
[0015]即,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涉及下述式(1)表示的甲硅烷基胺化合物。
[0016][化2][0017][0018](式(1)中,R1~R
12
各自独立地为碳数1~6的烷基,R
13
为碳数2~12的亚烷基或碳数6~12的亚芳基,R
14
~R
21
各自独立地为氢原子或碳数1~6的烷基,y和z各自独立地为1~11的整数,n为1~43的整数)。
[0019]另外,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涉及含有下述式(1)表示的甲硅烷基胺化合物的潜在性固化剂。
[0020][化3][0021][0022](式(1)中,R1~R
12
各自独立地为碳数1~6的烷基,R
13
为碳数2~12的亚烷基或碳数6~12的亚芳基,R
14
~R
21
各自独立地为氢原子或碳数1~6的烷基,y和z各自独立地为1~11的整数,n为1~22的整数)。
[0023]进而,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涉及一种固化性组合物,其包含含有下述式(1)表示的甲硅烷基胺化合物的潜在性固化剂。
[0024][化4][0025][0026](式(1)中,R1~R
12
各自独立地为碳数1~6的烷基,R
13
为碳数2~12的亚烷基或碳数6~12的亚芳基,R
14
~R
21
各自独立地为氢原子或碳数1~6的烷基,y和z各自独立地为1~11的整数,n为1~22的整数)。
[0027]进而,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涉及下述式(1)表示的甲硅烷基胺化合物作为潜在性固化剂的用途。
[0028][化5][0029][0030](式(1)中,R1~R
12
各自独立地为碳数1~6的烷基,R
13
为碳数2~12的亚烷基或碳数6~12的亚芳基,R
14
~R
21
各自独立地为氢原子或碳数1~6的烷基,y和z各自独立地为1~11的整数,n为1~22的整数)。
[0031]专利技术效果
[0032]本专利技术的甲硅烷基胺化合物即使通过水而水解也不产生醛化合物。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甲硅烷基胺化合物可用作与异氰酸酯化合物反应时不产生醛化合物的臭气的潜在性固化剂。进而,本专利技术的甲硅烷基胺化合物可用作潜在性固化剂。进而,本专利技术的甲硅烷基胺化合物作为潜在性固化剂使用时的保存稳定性优异,而且当使用异氰酸酯化合物作为预聚物时,与预聚物的相容性优异。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以下,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
[0034]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是下述式(1)表示的甲硅烷基胺化合物。
[0035][0036]式(1)中,R1~R
12
各自独立地为碳数1~6的烷基。碳数1~6的烷基可以为直链状或支链状。作为碳数1~6的烷基,可举出:甲基、乙基、丙基、丁基、戊基、己基等,优选为甲基、乙基、丙基、丁基,更优选为甲基、乙基,特别优选为甲基。
[0037]R
13
为碳数2~12的亚烷基或碳数6~12的亚芳基,优选为碳数2~12的亚烷基。
[0038]碳数2~12的亚烷基可以为直链状或支链状。作为碳数2~12的亚烷基,可举出:亚乙基、亚丙基、亚丁基、亚戊基、亚己基、亚庚基、亚辛基、亚壬基、亚癸基、亚十一烷基、亚十二烷基等,优选为亚乙基、亚丙基、亚丁基、亚戊基、亚己基,更优选为亚乙基、亚丙基、亚丁基。
[0039]作为碳数6~12的亚芳基,可举出:亚苯基、亚萘基等。
[0040]R
14
~R
21
各自独立地为氢原子或碳数1~6的烷基,优选为氢原子。作为碳数1~6的烷基,可举出与上述同样的基团。
[0041]y和z各自独立地为1~11的整数,优选为1~3的整数,更优选为1或2。
[0042]n为1~43的整数,优选为1~22的整数,更优选为1~18的整数,进一步优选为1~14的整数,特别优选为1~5的整数。
[0043]另外,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当将式(1)表示的甲硅烷基胺化合物用于潜在性
固化剂时,n为1~22的整数,优选为1~18的整数,更优选为1~14的整数,进一步优选为1~5的整数。
[0044]作为式(1)表示的甲硅烷基胺化合物(以下称为“甲硅烷基胺化合物(1)”),具体地可举出:N,N,N

,N
′‑
四(三甲基甲硅烷基)

4,9

二氧杂

1,12

十二烷二胺、N,N,N

,N
′‑
四(三甲基甲硅烷基)

3,6

二氧杂

1,8

辛二胺、N,N,N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下述式(1)表示的甲硅烷基胺化合物,式(1)中,R1~R
12
各自独立地为碳数1~6的烷基,R
13
为碳数2~12的亚烷基或碳数6~12的亚芳基,R
14
~R
21
各自独立地为氢原子或碳数1~6的烷基,y和z各自独立地为1~11的整数,n为1~43的整数。2.权利要求1所述的甲硅烷基胺化合物,其中,n为1~5。3.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甲硅烷基胺化合物,其中,R1~R
12
各自独立地选自甲基和乙基。4.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甲硅烷基胺化合物,其中,R
13
为碳数2~12的亚烷基。5.潜在性固化剂,其包含下述式(1)表示的甲硅烷基胺化合物,式(1)中,R1~R
12
各自独立地为碳数1~6的烷基,R
13
为碳数2~12的亚烷基或碳数6~12的亚芳基,R
14
~R
21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新田晋吾宫城元嘉菊池正和
申请(专利权)人:广荣化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