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间通信方法及其设备技术

技术编号:2876264 阅读:1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用于从起始点到终点传递消息的过程间通信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 在操作系统独立访问(OIA)层,提供一个操作系统统一的接口函数,该操作系统统一的接口函数对于通信装置的操作系统是可以独立访问的; 在设备独立访问(DIA)层,提供一个设备统一的接口函数,该设备统一的接口函数对于通信装置的物理设备是可以独立访问的;以及 在统一过程间通信(UIPC)层,通过操作系统独立访问层和设备独立访问层中的至少一个,使用由终点任务提供的关于终点的信息,以及使用基于该任务的基本公共控制流程(flow)的一个公共任务结构,从起始点到终点传递消息。(*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执行过程间通信(IPC)的通信系统。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统一过程间通信(UIPC)的方法及其设备,它们独立于通信物理设备和操作系统。
技术介绍
过程间通信使用各种方法来实现过程间消息通信,例如,管道、旗语(semaphore)、消息队列,或共享的存储器。这些方法都是基于操作系统的。所以,提供具有基于操作系统的多种过程间通信方法是可能的。换而言之,过程间通信方法依操作系统而定。因此,每次要实现过程间通信和过程时,根据通信系统中用到的操作系统,应用软件要做相应的改变。同样,假设在硬件设备之间进行过程间通信,对于提供的不同的物理设备,要用到不同的物理设备驱动器。这样,对于一个使用设备驱动器的过程,过程间通信函数将要根据使用的设备驱动器的种类而改变。通信系统中的这种过程间通信方法依操作系统和物理设备。结果,当通信系统中的操作系统和物理设备变化时,系统开销(overhead)就重复地出现。这样不但恶化了软件的可重复使用性和可移植性,而且增加了相关行业开发新的通信系统时在时间和成本上的负担。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灵活的统一过程间通信的方法及其设备,它们是独立于通信系统的操作系统和物理设备的。本专利技术的另外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统一过程间通信方法及其设备,不管通信系统中用到的操作系统怎样,都能够高可重复性和高可移植性地执行过程间通信。本专利技术的又另一个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独立于通信系统的物理设备的统一过程间通信的方法及其设备, 本专利技术的又另一个目是提供一种不管在通信装置中用到的通信方法(例如异步传输模式(ATM)、因特网协议(IP)、同步数字序列(SDH),等等)的种类如何而从起始点向终点传递消息的通信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了一种从起始点向终点传递消息的通信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在操作系统独立访问(0IA)层提供一个统一操作系统接口函数,该统一操作系统接口函数对通信装置的操作系统是可独立访问的;在设备独立访问(DIA)层提供一个设备统一接口函数,该设备统一接口函数对通信装置的物理设备是可独立访问的;在统一过程间通信层,通过操作系统独立访问层和设备独立访问层中间的至少一个,使用由一个终点任务提供的关于终点的信息,以及使用基于任务的基本公共控制流程(flow)的一个公共任务结构,从起始点向终点传递消息。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是提供一种从起始点到终点传递消息的通信装置,该装置包括用于提供操作系统统一接口功能的操作系统独立访问层,该操作系统统一接口功能对通信装置的操作系统是可独立访问的;提供设备统一接口功能的设备独立访问层,该设备统一接口功能对通信装置的物理设备是可独立访问的;统一过程间通信层,用于通过操作系统独立访问层和设备独立访问层中的至少一个,使用由一个终点任务提供的关于终点的信息,以及使用基于任务的基本公共控制流程的一个公共任务结构,从起始点向终点传递消息。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需要注意的一件事是象“过程”、“应用”、或“任务”这些术语可以互换使用,他们都是指存在于统一过程间通信层的上部的任务。附图说明通过下面结合附图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的以及其它目的、特点和优点将会会变得更显而易见。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在每一个架间交换消息的网络的原理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的应用了统一过程间通信的通信系统的详细配置的示范图;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的包括作为一个组件的统一过程间通信的公共软件平台的结构图; 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的表示每一个卡(每一个单元)的统一过程间通信配置的方框图;图5是使用公共任务结构的过程的流程图,即,一个任务的基本控制流程图;图6是解释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的统一过程间通信应用程序接口(API)配置和公共任务结构的方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参照附图,在此对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进行描述。在下面的描述里,众所周知的功能或结构就不再详细描述,由于它们可能在不必要的细节上让本专利技术变得不清楚。下面的外文文献揭示了本专利技术的背景和附加的信息,对理解本专利技术的原理有帮助。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Basic Reference Model(开放系统互连,基本参考模型),ITU-T X.200;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Data Link Service Definition(开放系统互连,数据链路业务定义),ITU-T X.212;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Network Service Definition(开放系统互连,网络业务定义),ITU-T X.213;以及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Transport Service Definition(开放系统互连,传输业务定义),ITU-T X.214。图1是在每一个架之间交换消息的网络的原理图,体现了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图中描述的网络拓扑包括元素管理系统(EMS)8、装备了包括卡12在内的多个卡的系统控制器架10、装备有智能设备6以及包括卡22a在内的多个卡的第一扩充架201、装备有包括卡22b在内的多个卡的第二扩充架20b、装备有包括卡22c在内的多个卡的第三扩充架30c。参考图1,由于第三扩充架20c可以和系统控制器架10之间进行通信,虽然第三扩充架20c和系统控制器架10之间的通信可以物理地通过第二扩充架20b,但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原理,第三扩充架20c和系统控制器架10之间存在一个虚拟的直接信道。图1主要是为了解释应用了本专利技术的统一过程间通信功能的网络配置。尽管稍后将参照图2做详尽的描述,粗略描述本专利技术的统一过程间通信就是它支持每一个卡上任务间的消息交换,同一架上不同卡的任务之间的消息交换,以及某一特定架和附属的智能设备6(例如,数字用户线调制解调器和统一访问设备)的任务之间的消息交换。应当注意的是上面描述的功能是基于这样的假设,即,如果必要的话,系统控制器架10决定两个架间的将要传递的消息的路径。这样简化了全部协议,减少了与协议相关的象因特网协议处理一个更一般的网络拓扑结构那样的系统开销。同样,消息可以发送到元素管理系统8和一个架上的特定卡之间的路径上。至于涉及的统一过程间通信,元素管理系统8象另一个架一样工作。图2说明了应用本专利技术的统一过程间通信功能的通信系统的详细的配置。图2中的扩充架20i是图1中描述的多个扩充架中的一个,而系统控制器架10是用来控制多个扩充架20a、20b和20c的架。每一个架10、20i包括多个控制卡14、16、24和26,和用来控制多个控制卡14、16、24和26的主控制卡12、22。对每一个控制卡14、16、24、26和主控制卡12、22都提供了统一过程间通信30作为过程间消息通信的公共软件平台32的部分组件。统一过程间通信30是为过程间消息通信提供一条信道的装置,这些消息通信是在卡上的过程间、卡之间、架上、和架之间进行的。每一个统一过程间通信30都象图2中所示的P1、P2那样连接到过程(应用任务)上。如图2中所示,统一过程间通信30有三种格式“卡内的过程通信(处理器内部通信)”、“一个架内的卡之间的过程通信(处理器间通信)”、“架之间的过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宁铉
申请(专利权)人: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