炉头密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75689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9 10: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炉头密封结构,包括固定装置和多个密封单元,多个密封单元的一端沿圆周方向均匀的设置在固定料斗(4)上,固定装置使密封单元的另一端贴合在旋转筒体(3)上,多个密封单元在固定料斗(4)和旋转筒体(3)间形成密封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固定装置将密封单元贴合在旋转筒体上,其与旋转筒体贴合牢固,不会由于旋转筒体内压力使密封单元掀起,确保炉头的密封性良好,使旋转筒体内外不连通,确保旋转筒体内的气氛不外泄,改善了工人的作业环境,也使旋转筒体内的能量利用充分。也使旋转筒体内的能量利用充分。也使旋转筒体内的能量利用充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炉头密封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炉头密封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在回转窑炉中,窑炉焙烧物料为粉状料、颗粒料,焙烧物料产生的废气及飘移的粉尘。因为窑炉筒体运行是旋转式,物料需要筒体间接加热焙烧,因此无法使用硬接触的形式进行密封,只能使用高温石棉编织绳类的防密封材料。
[0003]从最早期的设备密封使用经验上来看,窑炉筒体长期在高温下使用,筒体产生变形、偏摆、不同心,从而导致微量的烟气及粉尘泄漏,严重影响现场环境,同时对周围操作人员产生极大的损害,环保部门就会责令停止生产进行整改,直到达到环保要求才能开工恢复生产,而正在筒内进行焙烧的物料将面临报废的风险。
[0004]因此需要对密封结构进行优化设计,对密封结构重新调整,以保证回转炉炉头的密封能力。
[0005]现有技术中的回转窑由于炉头密封差,炉内的气氛泄露,不仅对环境不利,而且炉内气氛的泄露也使操作工人的工作环境变差,不利于操作工人的健康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炉头密封结构,解决现有技术中炉头密封差、操作工人环境差的技术缺陷。
[0007]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炉头密封结构,包括固定装置和多个密封单元,多个密封单元的一端沿圆周方向均匀的设置在固定料斗上,固定装置使密封单元的另一端贴合在旋转筒体上,多个密封单元在固定料斗和旋转筒体间形成密封结构。本技术采用固定装置将密封单元贴合在旋转筒体上,其与旋转筒体贴合牢固,不会由于旋转筒体内压力使密封单元掀起,确保炉头的密封性良好,使旋转筒体内外不连通,确保旋转筒体内的气氛不外泄,改善了工人的作业环境,也使旋转筒体内的能量利用充分。
[000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固定料斗上设置有连接法兰,旋转筒体的端部设置有连接筒,连接法兰、连接筒均与旋转筒体同轴设置,密封单元的一端安装在连接法兰上,固定装置使密封单元的另一端贴合在连接筒的外表面上。本技术置连接法兰,方便密封单元一端的固定,设置连接筒,减小密封单元远离连接法兰一端贴合的面积,密封单元被撑起的空间小,进一步的提高本技术的密封效果。
[000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连接法兰的直径大于连接筒的直径,密封单元完成安装后整体呈一端大一端小的喇叭状。本技术中密封单元整体一端大一端小的形状,使得固定装置不会在使用中朝着连接法兰的方向滑动。
[001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多个钢片钩,钢片钩呈J形,钢片钩沿圆周方向均匀设置并与密封单元相贴合,钢片钩的一端安装在连接法兰上,钢片钩弯曲成挂钩的一端位于靠近连接筒的一端,并且其弯曲方向朝向远离连接筒中心线的方向设置,固定
装置设置在钢片钩的挂钩内。本技术设置钢片钩,避免固定装置从密封单元的端部滑落。
[0011]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固定装置包括钢丝绳和配重,钢丝绳缠绕在钢片钩的挂钩内,并且钢丝绳缠绕的圈数大于一圈,钢丝绳的两端向下各连接一个配重。本技术中钢丝绳捆扎密封单元,使密封单元的一端被束而贴合在连接筒上,配重向下拉钢丝绳的端部,不需要在钢丝绳的端部打结固定。
[0012]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两个滑轮,两个滑轮设置在固定物上,并且两个滑轮分别位于连接筒左右两侧的位于连接筒中心线的上方,钢丝绳从连接筒的上方向下弯曲缠绕,并从连接筒的下方相向弯曲后分别绕过两个滑轮再向下弯曲连接配重,两个配重向下拉动钢丝绳,使钢丝绳扎束紧钢片钩。本技术设置两个滑轮,使钢丝绳的两端向下弯曲,使钢丝绳在连接筒上缠绕一次就大于一圈,减少钢丝绳的弹缠绕次数,缩短所需的钢丝绳的长度。
[0013]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两个配重的重量相等。本技术中的配重等重,避免钢丝绳两端受到向下的拉力不同而滑动,更进一步的提高本技术的密封效果。
[0014]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密封单元包括由内向外依次设置的内鱼鳞片、复合板和外鱼鳞片,相邻的内鱼鳞片边沿内外叠置,相邻的复合板的边沿相连,相邻的外鱼鳞片内外叠置,钢片钩与外鱼鳞片相贴合。本技术中两个密封单元的连接处无缝隙,更进一步的提高了本技术的密封效果。
[0015]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内鱼鳞片为不锈钢材质,外鱼鳞片为碳钢材质,复合板为碳硅镍复合板。碳硅镍复合板既能耐高温、又能抗磨损,使用寿命长,无需维修,使用碳硅镍复合板材质,对高温气氛实现绝对密封,不漏风、不漏灰、不漏料,安装方便,可靠性强,确保密封结构长期有效的运行。
[0016]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内鱼鳞片、复合板和内鱼鳞片由螺栓可拆卸的安装在连接法兰上,并且每根螺栓同时固定一个内鱼鳞片和一个外鱼鳞片。本技术中的密封单元拆卸安装方例便,结构简单。
[0017]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固定装置,将外鱼鳞片、复合板和内鱼鳞片扎紧在圆筒的外表面上,外鱼鳞片、复合板和内鱼鳞片的另一端安装在法兰上,使外鱼鳞片、复合板和内鱼鳞片的两端固定,形成密封,确保旋转筒体内的气氛不泄露。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图。
[0019]图2是本技术的左视图。
[0020]图3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1]其中:1、连接法兰;2、连接筒;3、旋转筒体;4、固定料斗;5、钢片钩;6、挂钩;7、钢丝绳;8、配重;9、滑轮;10、内鱼鳞片;11、复合板;12、外鱼鳞片;13、螺栓;14、法兰固定环。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说明。
[0023]如图1、图2和图3所示的炉头密封结构,包括固定装置和多个密封单元,多个密封单元的一端沿圆周方向均匀的设置在固定料斗4上,固定装置使密封单元的另一端贴合在旋转筒体3上,多个密封单元在固定料斗4和旋转筒体3间形成密封结构,实现固定料斗4与旋转筒体3的密封。
[0024]本技术在所述的固定料斗4上固定设置有连接法兰1,本技术优选的在固定料斗4上套设有法兰固定环14,法兰固定环14的外径大于连接法兰1的外径,所述的法兰固定环14与固定料斗4焊接固定以满足两者连接的密封要求,所述的连接法兰1套在固定料斗4上靠近旋转筒体3的一侧,连接法兰1的一端与法兰固定环14焊接固定,并且连挡法兰1的法兰孔(图中未示出)沿其径向开设(即朝着旋转筒体3中心线的方向开设);所述的旋转筒体3的端部设置有连接筒2,本技术将连接筒2焊接在旋转筒体3的端面上,并且连接筒2的直径小于旋转筒体3的直径;连所述的接法兰1、连接筒2均与旋转筒体3同轴设置,所述的密封单元的一端可拆卸的安装在连接法兰1上,所述的固定装置使密封单元的另一端贴合在连接筒2的外表面上。
[0025]本技术优选的将连接法兰1的直径设置为大于连接筒2的直径,所述的密封单元完成安装后整体呈一端大一端小的喇叭状,由此所述的固定装置在使用中不会朝着连接法兰1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炉头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装置和多个密封单元,多个密封单元的一端沿圆周方向均匀的设置在固定料斗(4)上,固定装置使密封单元的另一端贴合在旋转筒体(3)上,多个密封单元在固定料斗(4)和旋转筒体(3)间形成密封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炉头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固定料斗(4)上设置有连接法兰(1),旋转筒体(3)的端部设置有连接筒(2),连接法兰(1)、连接筒(2)均与旋转筒体(3)同轴设置,密封单元的一端安装在连接法兰(1)上,固定装置使密封单元的另一端贴合在连接筒(2)的外表面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炉头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连接法兰(1)的直径大于连接筒(2)的直径,密封单元完成安装后整体呈一端大一端小的喇叭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炉头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钢片钩(5),钢片钩(5)呈J形,钢片钩(5)沿圆周方向均匀设置并与密封单元相贴合,钢片钩(5)的一端安装在连接法兰(1)上,钢片钩(5)弯曲成挂钩(6)的一端位于靠近连接筒(2)的一端,并且其弯曲方向朝向远离连接筒(2)中心线的方向设置,固定装置设置在钢片钩(5)的挂钩(6)内。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炉头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固定装置包括钢丝绳(7)和配重(8),钢丝绳(7)缠绕在钢片钩(5)的挂钩(6)内,并且钢丝绳(7)缠绕的圈数大于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玮毛家新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年达炉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