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回转窑窑头密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48305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5 21: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回转窑窑头密封装置,属于水泥生产装置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形成正反向气室密封,可以彻底解决正压时的冒灰飞砂料污染现场的问题,同时在负压的工艺条件下,最大限度的减少窑外冷风的进入,减少氮氧化物的形成和排放,同时可以降低燃料的消耗,降低风机的用风量,节能减排的效果显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密封装置漏风系数可以控制在1%以内,杜绝了冒灰漏风现象的发生。杜绝了冒灰漏风现象的发生。杜绝了冒灰漏风现象的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回转窑窑头密封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水泥生产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回转窑窑头密封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密封装置是回转窑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密封装置密封性能的好坏,对回转窑的工艺操作能否正常进行影响较大,因为回转窑是在负压下进行操作,如果窑头与窑头罩间密封不好,则外部冷空气进入窑内,使窑内的物料量、燃烧量和空气量的一定关系比例遭到破坏,减少了由冷却机入窑的二次风量,降低了二次风风温,使热耗增大,增大了锻烧成本。同时大量冷风的进入,也会增加排风机的负荷,增加用电量。在生产工艺不正常,窑头正压的情况下,会引起窑头罩的粉尘通过密封不良的窑头密封喷出窑头罩,引起第一档轮带处现场环境污染,同时粉尘落在托轮上,还会加速轮带和托轮的非正常磨损,降低轮带和托轮的使用寿命。
[0003]鉴于窑头罩是静止不动的,回转窑是运动的,在升温过程中,窑体会伸长,在平时正常生产中在液压挡轮作用下会上下窜动,同时悬伸段还会出现弯曲变形和端面变形(如喇叭口),严重时甚至会将窑头罩损坏,因此密封装置应适应上述情况。而且密封装置中活动件和静止件存在相互接触与磨损,同时该处粉尘多、温度高、润滑困难,因此要求密封件的材质耐磨、耐热。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回转窑窑头密封装置,所述密封装置可以彻底解决喷料及冒烟问题,而且所述密封装置具有耐磨、耐热、高弹、使用寿命长的特点。
[0005]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回转窑窑头密封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所述装置包括:套筒1、壳体2、气密封管7、正向密封片4、反向密封片5、风冷套6;套筒1安装于窑头罩壳体2并添加加强筋,壳体2一端安装于套筒1的尾部,壳体2另一端与气密封管7连接通过钢立柱11支撑;风冷套6一端安装于窑口护铁8密封槽,另一端通过弹簧板固定在窑筒体上,风冷套6在壳体2和套筒1的内侧;正向密封片4一端安装于套筒1和壳体2之间,正向密封片4另一端紧贴附于风冷套6外表面,反向密封片5一端安装于气密封管7的下端,另一端紧贴安装于筒体护板3上,筒体护板3环向安装于窑筒体一圈。
[0007]以上所述装置还包括灰斗一13、灰斗二9、风量调节阀10;灰斗一13安装于套筒1与正向密封片4之间,收集风冷套6与窑口护铁8漏料,灰斗二9安装在正向密封片4与风冷套6之间,收集正向密封片4漏料;反向密封片5与风冷套6之间安装一圈吹风嘴,通过风量调节阀10调整反向密封的密封效果;正向密封片4与风冷套6之间的密封角度通过流体力学分析计算、流体分析软件分析复核,得出合理的密封角度;风冷套6内侧设置导流叶片12;壳体2两侧下方分别安装立柱11;壳体2与气密封管7连接通过钢立柱11支撑;风冷套6通过弹簧板固定在窑筒体上。
[0008]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回转窑窑头密封装置,形成正反向气室密封,利用内外正反向密封通过正压风机向内外正反向密封空间内充气保证内外正反向密封空间内形成正压,利用正压将内外正反向密封片压紧保证内外正反向密封片的密封性,可以彻底解决正压时的冒灰飞砂料污染现场的问题,同时在负压的工艺条件下,最大限度的减少窑外冷风的进入,减少氮氧化物的形成和排放,同时可以降低燃料的消耗,降低风机的用风量,节能减排的效果显著,本技术的密封装置漏风系数可以控制在1%以内,杜绝了冒灰漏风现象的发生。由于此种结构密封效果良好,经过改造以后,煤耗可以降低0.2~0.5Kg/t.c。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密封装置结构示意图;
[0010]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密封装置结构正面视图;
[0011]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密封装置剖面视图;
[0012]图中,1为套筒、2为壳体、3为筒体护板、4为正向密封片、5为反向密封片、6为风冷套、7为气密风管、8为窑口护铁、9为灰斗二、10为风量调节阀、11为立柱、12为导流叶片、13为灰斗一。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0014]如图1所示,一种回转窑窑头密封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所述装置包括:套筒1、壳体2、气密封管7、正向密封片4、反向密封片5、风冷套6;套筒1安装于窑头罩壳体2并添加加强筋,壳体2一端安装于套筒1的尾部,壳体2另一端与气密封管7连接通过钢立柱11支撑;风冷套6一端安装于窑口护铁8密封槽,另一端通过弹簧板固定在窑筒体上,风冷套6在壳体2和套筒1的内侧;正向密封片4一端安装于套筒1和壳体2之间,正向密封片4另一端紧贴附于风冷套6外表面,反向密封片5一端安装于气密封管7的下端,另一端紧贴安装于筒体护板3上,筒体护板3环向安装于窑筒体一圈。
[0015]以上所述装置还包括灰斗一13、灰斗二9、风量调节阀10;灰斗一13安装于套筒1与正向密封片4之间,收集风冷套6与窑口护铁8漏料,灰斗二9安装在正向密封片4与风冷套6之间,收集正向密封片4漏料;反向密封片5与风冷套6之间安装一圈吹风嘴,通过风量调节阀10调整反向密封的密封效果;所述风冷套6内侧设置导流叶片12;所述壳体2两侧下方分别安装立柱11;壳体2与气密封管7连接通过钢立柱11支撑;风冷套6通过弹簧板固定在窑筒体上。正向密封片4与风冷套6之间的密封角度使通过流体力学分析计算、流体分析软件分析复核,得出合理的密封角度,一般设置在30度左右的角度,有利于密封片改变摇头内部流体以及粉尘流动方向,提高密封效果,避免密封片被摇头内部粉尘气流直接冲刷,提高密封片的使用寿命。通过工程热力学分析、密封片选取合适的耐磨、耐热、高弹力的材料,保证密封片的密封效果和使用寿命。
[0016]反向密封片与气密封管把合,正反向密封片的结合,可以有效保证风压高于窑头罩内,同时风压作用下,密封片可以更好的与筒体护板、风冷套贴合,保证密封效果。反向密封片的反向设计,同样易于安装,密封效果大大高于正向安装方式。
[0017]将风引入到上部气密封管,气密封管中设有出风口,出风口的角度使用三维流体软件进行分析,得到最佳吹风角,使冷风到达窑头护铁,气密封管与壳体同时起到密封片支撑、保压作用。
[0018]风冷套内导流叶片,将密封空间内风温搅拌均为,为窑头护板起到持续降温作用。
[0019]很多现场,出现窑头罩塌陷、变形,下壳体上立柱可以一举解决此问题发生。
[0020]使用过程中,含粉尘的气体在窑头正压的状态下经过窑头护铁沿着冷风套的外圆向外喷射,首先会撞到最右面的密封环,90%颗粒由于撞击而失去动能,在重力的作用下,被集灰斗一捕获,进入篦冷机。剩下的10%飞沙料继续前进,吹向正向密封片,装置板的角度引导窑头内部气流及粉尘的流动方向,在密封环的导流下,带料的风在正向密封、密封环之间的空间形成一个涡流,物料连续撞击,彼此撞击,纷纷失去动能,也在重力的作用下,被集灰斗一捕获,进入篦冷机。极少粉尘能连续突破两道密封,进入正反向密封之间。反向密封形成第三道密封,正反向密封之间并产生一个密封空间,气密风管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回转窑窑头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所述装置包括:套筒(1)、壳体(2)、正向密封片(4)、反向密封片(5)、风冷套(6) 、气密封管(7);壳体(2)一端安装于套筒(1)的尾部,壳体(2)另一端与气密封管(7)连接;风冷套(6)一端安装于窑口护铁(8)密封槽,另一端通过弹簧板固定在窑筒体上,风冷套(6)在壳体(2)和套筒(1)的内侧;正向密封片(4)一端安装于套筒(1)和壳体(2)之间,正向密封片(4)另一端紧贴附于风冷套(6)外表面,反向密封片(5)一端安装于气密封管(7)的下端,另一端紧贴安装于筒体护板(3)上,筒体护板(3)环向安装于窑筒体一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转窑窑头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灰斗一(13)、灰斗二(9)、风量调节阀(10);灰斗一(13)安装于套筒(1)与正向密封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思斌侯金池张宏伟韩建民刘伟张彦郑拥军
申请(专利权)人:溧阳天山水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