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桥梁转体施工的转体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75606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9 10: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用于桥梁转体施工的转体系统,包括上转盘和下转盘,下转盘装设在支架上,上转盘的下端面为凸球面,且上转盘的中部设有套筒;下转盘的上端面为与上转盘的凸球面适配的凹球面;上转盘的边缘处向外延伸形成直线段,直线段处设有呈环形的卡槽,下转盘的边缘处设有与直线段相对的承载段,承载段向上突起形成与卡槽适配的凸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上转盘上增设直线段结合下转盘上的承载段,通过直线段上的卡槽结合承载段的凸块结合,实现对下转盘与上转盘之间的黄油氟粉层密封,具有良好的密封效果,可以有效防止外部灰尘、风沙和雨水渗入,影响上转盘和下转盘之间得摩擦系数。数。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桥梁转体施工的转体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桥梁施工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桥梁转体施工的转体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交通路网和城市建设的迅速发展,各种上跨铁路、公路、河道和城市道路的桥梁越来越多,按照常规的桥梁施工方法这种跨线桥梁的施工过程对既有铁路、公路的运营造成较大影响,导致交通长期不畅甚至瘫痪。近几年国内,转体桥施工总吨位和跨径得到了突破式的发展和提高,转体桥施工控制研究技术也越来越成熟和可靠,但绝大部分转体桥的特点是吨位大、跨径大、直线,对大跨度曲线宽箱梁转体施工控制研究较少。
[0003]转体球铰作为桥梁转体机构的核心部件,在承受上部桥梁结构荷载的同时实现桥梁的低摩擦转动,是保证转体施工安全及转动精度的关键所在。转体球铰上部与转体桥梁的墩身联结,转体球铰下部与桥梁承台固结,上下球铰间设置非金属滑板,实现承受桥梁上部载荷和水平转动功能,通过连续张拉牵引预植于墩身内部的钢绞线使桥梁墩身与承台发生相对转动,进而带动桥梁上部结构跨越障碍上空。因此,转体球铰使用过程中的关键就是保证其低摩擦系数。
[0004]随着桥梁转体技术的推广,转体球铰获得了广泛应用。目前常见的转体球铰中均未设置密封结构,从转体球铰安装完成到桥梁转体施工,一般需经过半年以上时间,野外施工气候环境较为恶劣,遇到风沙、下雨天气时水及风沙很可能进行摩擦副中间,造成转动不畅,影响转体施工效果。
[0005]因此,急需研究一种用于桥梁转体施工的转体系统,改善防尘密封效果,保证桥梁转体时的低摩擦系数。
>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提供一种具有良好的等变形密封效果,能够有效防止外部灰尘、风沙及雨水侵入转体球铰摩擦副之间的用于桥梁转体施工的转体系统,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7]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用于桥梁转体施工的转体系统,包括上转盘和下转盘,所述下转盘装设在支架上,所述上转盘的下端面为凸球面,且所述上转盘的中部设有套筒;所述下转盘的上端面为与所述上转盘的凸球面适配的凹球面,所述下转盘的中部装设有与所述套筒适配的自润滑定位销轴,所述凹球面上设有多个同轴的凹槽,所述凹槽内装设有转体球铰,且所述转体球铰的表面镶嵌有聚四氟乙烯复合夹层滑板,所述凸球面上涂覆有黄油氟粉层;所述上转盘的边缘处向外延伸形成直线段,所述直线段处设有呈环形的卡槽,所述下转盘的边缘处设有与所述直线段相对的承载段,所述承载段向上突起形成与所述卡槽适配的凸块。
[0008]在上述方案基础上优选,所述卡槽的截面呈半球形,并在所述半球形的表面设有多个密封环,所述凸块的表面上镶嵌有多个与所述密封环适配的密封圈。
[0009]在上述方案基础上优选,所述上转盘上设有多个肋板。
[0010]本技术的一种用于桥梁转体施工的转体系统,通过在上转盘上增设直线段结合下转盘上的承载段,通过直线段上的卡槽结合承载段的凸块结合,实现对下转盘与上转盘之间的黄油氟粉层密封,具有良好的密封效果,可以有效防止外部灰尘、风沙和雨水渗入,影响上转盘和下转盘之间得摩擦系数。
[0011]同时,本技术还将卡槽设计呈半球形,通过在半球形的表面设置多个密封环,结合凸块表面上设置的多个密封圈,可以实现其自密封,保证其密封效果。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用于桥梁转体施工的转体系统,不仅能够起到防水防沙效果,在桥梁施工过程中也不会阻碍多余润滑油的排出,相对于现有转体球铰在防尘密封装置上实现了升级,防尘密封效果显著,更加适用于野外作业环境。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用于桥梁转体施工的转体系统的结构图;
[0014]图2为本技术的上转盘的结构图;
[0015]图3为本技术的下转盘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17]请参阅图1,并结合图2和图3所示,本技术的一种用于桥梁转体施工的转体系统,包括上转盘10和下转盘20,本技术的下转盘20装设在支架上,支架上设有呈十字结构的键樵27,下转盘20通过键樵27装设在支架上。
[0018]本技术的上转盘10的下端面为凸球面,且上转盘10的中部设有套筒;下转盘20的上端面为与上转盘10的凸球面适配的凹球面,下转盘20的中部装设有与套筒适配的自润滑定位销轴30,使用时,通过上转盘10上承载待转体的桥梁,通过带动上转盘10相对下转盘20转动,可以实现桥体的相对转动。
[0019]本技术的凹球面上设有多个同轴的凹槽21,凹槽21内装设有转体球铰,且转体球铰的表面镶嵌有聚四氟乙烯复合夹层滑板,凸球面上涂覆有黄油氟粉层22,即通过聚四氟乙烯符合夹层滑板可以提高转体球铰的耐磨性,提高其使用寿命,同时结合黄油氟粉层22进一步降低滑动面之间摩擦系数,降低上转盘10与下转盘20之间的摩擦力。
[0020]为了避免外部飞尘或者雨水侵入上转盘10和下转盘20之间,本技术的上转盘10的边缘处向外延伸形成直线段11,直线段11处设有呈环形的卡槽12,下转盘20的边缘处设有与直线段11相对的承载段23,承载段23向上突起形成与卡槽12适配的凸块24。使用时,通过凸块24与卡槽12之间的结构设计,可以利用凸块24的作用实现对上转盘10与下转盘20之间的黄油氟份呈的挡缘,避免外溢,同时,还可以防止外部飞尘和雨水影响其降低摩擦系数的效果。
[0021]值得说明的是,本技术的卡槽12的截面呈半球形,并在半球形的表面设有多个密封环,凸块24的表面上镶嵌有多个与密封环适配的密封圈26。为了降低上转盘10的重量,本技术还将上转盘10上设有多个肋板13,通过肋板13的作用,不仅可以降低上转盘
10的重量,而且还可以保证其承载力。
[0022]本技术的一种用于桥梁转体施工的转体系统,通过在上转盘10上增设直线段11结合下转盘20上的承载段23,通过直线段11上的卡槽12结合承载段23的凸块24结合,实现对下转盘20与上转盘10之间的黄油氟粉层22密封,具有良好的密封效果,可以有效防止外部灰尘、风沙和雨水渗入,影响上转盘10和下转盘20之间得摩擦系数。
[0023]同时,本技术还将卡槽12设计呈半球形,通过在半球形的表面设置多个密封环,结合凸块24表面上设置的多个密封圈26,可以实现其自密封,保证其密封效果。
[0024]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用于桥梁转体施工的转体系统,不仅能够起到防水防沙效果,在桥梁施工过程中也不会阻碍多余润滑油的排出,相对于现有转体球铰在防尘密封装置上实现了升级,防尘密封效果显著,更加适用于野外作业环境。
[0025]最后,本申请的方法仅为较佳的实施方案,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桥梁转体施工的转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转盘和下转盘,所述下转盘装设在支架上,所述上转盘的下端面为凸球面,且所述上转盘的中部设有套筒;所述下转盘的上端面为与所述上转盘的凸球面适配的凹球面,所述下转盘的中部装设有与所述套筒适配的自润滑定位销轴,所述凹球面上设有多个同轴的凹槽,所述凹槽内装设有转体球铰,且所述转体球铰的表面镶嵌有聚四氟乙烯复合夹层滑板,所述凸球面上涂覆有黄油氟粉层;所述上转盘的边缘处向外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华志鸿吕强吴迪梁凤路洪浩东李晓毅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七局集团武汉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