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机器人充电桩防护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75604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9 10: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机器人充电桩防护罩,包括充电桩主体,所述充电桩主体的顶部内壁周圈固定套设有隔板,所述隔板的壳体和充电桩主体的顶部壳体内圈均活动套设有两个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防护板,且固定杆的中部外圈套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防护板的顶部壳体设有第一橡胶块,所述固定杆的底端铰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远离固定杆的一端铰接有安装板,两个所述安装板相互远离的一侧壳体均固定连接有横杆,所述横杆远离安装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防护板,且四个所述横杆的外圈分别活动贯穿出充电桩主体的左右两侧壳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对来自不同方向的外力,可以进行有效的缓冲、卸力,从而避免充电桩受到严重的损伤。桩受到严重的损伤。桩受到严重的损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机器人充电桩防护罩


[0001]本技术涉及机器人充电桩
,尤其涉及一种智能机器人充电桩防护罩。

技术介绍

[0002]智能机器人之所以叫智能机器人,这是因为它有相当发达的“大脑”。在脑中起作用的是中央处理器,这种计算机跟操作它的人有直接的联系。最主要的是,这样的计算机可以进行按目的安排的动作。正因为这样,我们才说这种机器人才是真正的机器人,尽管它们的外表可能有所不同。
[0003]现有智能机器人的充电桩大都只能对单方向的外壳进行防护,无法全方面对其自身进行防护,这要在受到外力冲击时,非常容易受到损坏,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智能机器人充电桩防护罩。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技术目的
[0005]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智能机器人充电桩防护罩。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机器人充电桩防护罩,包括充电桩主体,所述充电桩主体的顶部内壁周圈固定套设有隔板,所述隔板的壳体和充电桩主体的顶部壳体内圈均活动套设有两个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防护板,且固定杆的中部外圈套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防护板的顶部壳体设有第一橡胶块,所述固定杆的底端铰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远离固定杆的一端铰接有安装板,两个所述安装板相互远离的一侧壳体均固定连接有横杆,所述横杆远离安装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防护板,且四个所述横杆的外圈分别活动贯穿出充电桩主体的左右两侧壳体,所述第二防护板远离横杆的一侧壳体设有第二橡胶块。
[0008]优选的,所述固定杆的中部壳体外圈固定套设有第一挡板,所述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一挡板的底部壳体和隔板的顶部壳体上。
[0009]优选的,所述隔板的壳体和充电桩主体的顶部壳体均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固定杆的外圈活动套设在第一通孔的内圈里,所述第一挡板的外圈直径和第一弹簧的外圈直径均大于所述第一通孔的内圈直径。
[0010]优选的,所述横杆的两端外圈分别套设有第二弹簧和第三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充电桩主体的壳体内壁上和安装板的壳体上,所述第三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充电桩主体的壳体外壁上和第二防护板的壳体上。
[0011]优选的,所述充电桩主体的左右两侧壳体均开设有两个第二通孔,所述横杆的外圈活动套设在第二通孔的内圈里,所述第二弹簧和第三弹簧的外圈直径均大于所述第二通
孔的内圈直径。
[0012]优选的,两个所述安装板相互靠近的一侧壳体均固定连接有推杆,所述推杆位于所述连接杆的下方,且推杆的外圈套设有套筒。
[0013]优选的,所述套筒的左右两侧壳体均开设有第三通孔,所述推杆的外圈活动套设在第三通孔的内圈里,且推杆位于所述套筒的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挡板。
[0014]优选的,所述第二挡板的外圈直径大于所述第三通孔的内圈直径,两个所述套筒的内部设有第四弹簧,所述第四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二挡板的壳体上。
[0015]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6]通过隔板、固定杆、第一防护板、第一挡板、第一弹簧、第一橡胶块等结构,当充电桩的顶部受到冲击时,通过第一防护板带动固定杆向下移动,固定杆在向下移动的同时通过第一挡板和第一弹簧能够有效的减缓一定的冲击力;
[0017]通过连接杆、安装板、横杆、第二防护板、第二弹簧、第三弹簧、第二橡胶块等结构,固定杆通过连接杆可以带动安装板和横杆进行移动通过第二弹簧能够进一步减缓冲击力,相反当充电桩的两侧壳体受到冲击时,第二防护板通过横杆和安装板带动连接杆和固定杆向上移动,通过第三弹簧和第一弹簧可以有效的减缓两侧的冲击力;
[0018]通过推杆、套筒、第二挡板、第四弹簧等结构,由于套筒的内部通过第四弹簧连接有套筒和推杆,因此不论充电桩是受到向上的冲击力或是两侧的冲击力,都可以进一步的进行减缓冲击。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智能机器人充电桩防护罩正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智能机器人充电桩防护罩正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智能机器人充电桩防护罩套筒正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1充电桩主体、2隔板、3固定杆、4第一防护板、5第一挡板、6第一弹簧、7连接杆、8安装板、9横杆、10第二防护板、11第二弹簧、12第三弹簧、13推杆、14套筒、15第二挡板、16第四弹簧、17第一橡胶块、18第二橡胶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4]如图1

3所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智能机器人充电桩防护罩,包括充电桩主体1,充电桩主体1的顶部内壁周圈固定套设有隔板2,隔板2的壳体和充电桩主体1的顶部壳体内圈均活动套设有两个固定杆3,固定杆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防护板4,且固定杆3的中部外圈套设有第一弹簧6,第一防护板4的顶部壳体设有第一橡胶块17,固定杆3的底端铰接有连接杆7,连接杆7远离固定杆3的一端铰接有安装板8,两个安装板8相互远离的一侧壳体均固定连接有横杆9,横杆9远离安装板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防护板10,且四个横杆9的外圈分别活动贯穿出充电桩主体1的左右两侧壳体,第二防护板10远离横杆9的一侧壳体设
有第二橡胶块18。
[0025]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固定杆3的中部壳体外圈固定套设有第一挡板5,第一弹簧6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一挡板5的底部壳体和隔板2的顶部壳体上。
[0026]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隔板2的壳体和充电桩主体1的顶部壳体均开设有第一通孔,固定杆3的外圈活动套设在第一通孔的内圈里,第一挡板5的外圈直径和第一弹簧6的外圈直径均大于第一通孔的内圈直径。
[0027]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横杆9的两端外圈分别套设有第二弹簧11和第三弹簧12,第二弹簧11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充电桩主体1的壳体内壁上和安装板8的壳体上,第三弹簧12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充电桩主体1的壳体外壁上和第二防护板10的壳体上。
[0028]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充电桩主体1的左右两侧壳体均开设有两个第二通孔,横杆9的外圈活动套设在第二通孔的内圈里,第二弹簧11和第三弹簧12的外圈直径均大于第二通孔的内圈直径。
[0029]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两个安装板8相互靠近的一侧壳体均固定连接有推杆13,推杆13位于连接杆7的下方,且推杆13的外圈套设有套筒14。
[0030]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套筒14的左右两侧壳体均开设有第三通孔,推杆13的外圈活动套设在第三通孔的内圈里,且推杆13位于套筒14的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挡板15。
[0031]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二挡板15的外圈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机器人充电桩防护罩,包括充电桩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主体(1)的顶部内壁周圈固定套设有隔板(2),所述隔板(2)的壳体和充电桩主体(1)的顶部壳体内圈均活动套设有两个固定杆(3),所述固定杆(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防护板(4),且固定杆(3)的中部外圈套设有第一弹簧(6),所述第一防护板(4)的顶部壳体设有第一橡胶块(17),所述固定杆(3)的底端铰接有连接杆(7),所述连接杆(7)远离固定杆(3)的一端铰接有安装板(8),两个所述安装板(8)相互远离的一侧壳体均固定连接有横杆(9),所述横杆(9)远离安装板(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防护板(10),且四个所述横杆(9)的外圈分别活动贯穿出充电桩主体(1)的左右两侧壳体,所述第二防护板(10)远离横杆(9)的一侧壳体设有第二橡胶块(1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机器人充电桩防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3)的中部壳体外圈固定套设有第一挡板(5),所述第一弹簧(6)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一挡板(5)的底部壳体和隔板(2)的顶部壳体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机器人充电桩防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2)的壳体和充电桩主体(1)的顶部壳体均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固定杆(3)的外圈活动套设在第一通孔的内圈里,所述第一挡板(5)的外圈直径和第一弹簧(6)的外圈直径均大于所述第一通孔的内圈直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机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守祥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荣电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