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体车库用充电桩供电自适应无电弧隔离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742080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6 16: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立体车库用充电桩供电自适应无电弧隔离控制系统,包括机械供电动静触头单元、功率驱动与状态检测单元、电源适配与后备电池单元、系统主控单元、位置向量确认判断及对外通讯单元、智能化控制运算单元、充电监测与控制单元、后备电源充放电控制单元、机械位置校正对齐与控制单元,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专利技术既降低了立体车库配套充电桩设备的建设成本,也降低了后期运维成本、减少了增加专用设备而带来的运行安全隐患,减少充电桩本体的改动,与市面上常见的交流充电桩和直流充电桩的直接供配电需求配套,可以自主选择配套的充电桩生产厂家,无论是维修目的还是新建目的均可轻易实现。目的均可轻易实现。目的均可轻易实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立体车库用充电桩供电自适应无电弧隔离控制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专利涉及电动汽车充电桩
,特别涉及一种立体车库用充电桩供电自适应无电弧隔离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近年来立体车库技术的自动化和人性化设计完善成熟,在解决停车难的同时电动汽车方便快捷充电变成为立体车库需要面对的新问题。中国专利(公告号:CN201921169279.0公告日:20200512)提供了一种立体车库的充电系统及立体车库,所述立体车库的充电系统包括操作模块,用于供用户进行操作动作;充电模块,用于给受电设备供电;控制模块,用于控制充电模块和操作模块工作;所述控制模块分别与操作模块和充电模块连接;所述控制模块包括相连接的主机模块和分机模块。虽有一定的应用意义,但显然这种结构并不适合充电桩在立体车库——特别是商业集中片区短时间停电但又希望能大功率充电用户需求的应用。同时,一些带有无线充电功能的车库布置,显然更不具备广泛应用性。对于采用集控式充电机组的技术方案而言,这类集成化设计虽好却存在面向对象仅限制于能布置这种定向设计系统的用户而不是广泛大众,尤为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立体车库用充电桩供电自适应无电弧隔离控制系统,包括机械供电动静触头单元、功率驱动与状态检测单元、电源适配与后备电池单元、系统主控单元、位置向量确认判断及对外通讯单元、智能化控制运算单元、充电监测与控制单元、后备电源充放电控制单元、机械位置校正对齐与控制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供电动静触头单元、功率驱动与状态检测单元、电源适配与后备电池单元、位置向量确认判断及对外通讯单元均与整体装置系统主控单元电性连接,且所述装置系统主控单元内设有主控单片机,所述智能化控制运算单元、充电监测与控制单元、移动车位脱离库位后的后备电源充放电控制单元、隔离开关动静触头系统被分离后返回库位进入供电状态前的机械位置校正对齐与控制单元均与主控单片机电性连接;所述机械供电动静触头单元用于对外部移动式充电桩进行接触式供电;所述功率驱动与状态检测单元用于检测充电桩功率以及状态;所述电源适配与后备电池单元用于对系统提供电源;所述系统主控单元用于对系统整体进行控制;所述位置向量确认判断及对外通讯单元用于确认位置向量是否正确并与外部终端进行通讯反馈;所述智能化控制运算单元用于对系统进行控制运算;所述充电监测与控制单元用于监测充电是否正常并在异常时及时进行控制保护;所述后备电源充放电控制单元用于当移动车位脱离后控制后备电源停止放电并对其进行充电;所述机械位置校正对齐与控制单元用于当隔离开关动静触头系统被分离后返回库位进入供电状态前的机械位置进行校正对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体车库用充电桩供电自适应无电弧隔离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供电动静触头单元内等距设有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廉世军郭青龙吴晓涛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绿网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