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桑叶蛹虫草纳米硒菌体发酵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743940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6 17: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桑叶蛹虫草纳米硒菌体发酵方法,属于食用菌发酵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是在提取分离获得三种不同桑叶提取物组分的条件下,将其加入到蛹虫草液态发酵培养基中,并在培养基中加入不同浓度的亚硒酸钠,进行发酵培养,最终获得富含纳米硒颗粒和桑叶活性成分的蛹虫草菌体。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蛹虫草液态发酵,能够将无机硒元素有效转化为纳米硒,并和桑叶中的有效成分结合在一些,制得的蛹虫草纳米硒菌体可应用在食品中,本发明专利技术条件温和,易于实现,具有一定的工业化应用前景,所得富含纳米硒和桑叶活性成分的蛹虫草菌体在食品营养强化剂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桑叶蛹虫草纳米硒菌体发酵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食用菌发酵
,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桑叶蛹虫草纳米硒菌体发酵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桑叶,在中药中指桑科植物桑的干燥叶,全国大部分地区多有生产,桑叶提取物脱氧野尻霉素与葛根提取类黄酮物质结合形成一种新物质——洗胰清糖素,适合用于治降血糖、血脂、抗炎等作用。到2014年,有人将桑叶的芽头做成了菜式,而使桑叶有了食疗的价值,因其桑叶的芽头营养价值丰富而被大众喜爱,被现代人称为桑芽菜。
[0003]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营养素,具有延缓衰老、增强免疫力等多种功能。硒的缺乏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富硒制品如富硒酵母、富硒食用菌粉等在食品营养强化剂和医药制品中占有重要地位。利用纳米技术制备的砖红色纳米硒,尽管化学本质上是零价的元素硒,却能被人体吸收和利用,还能发挥调节免疫力、抗氧化等硒的生物学和保健功能,其毒性也低于其他硒化合物。
[0004]纳米硒的合成通常采用化学还原法,由葡萄糖、Vc等具有较强还原力的可食用还原剂在一定条件下还原得到。植物和微生物在生物富集和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桑叶蛹虫草纳米硒菌体发酵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桑叶提取物作为蛹虫草液态发酵培养基成分,在含四价无机硒盐的环境中进行发酵,生产富含桑叶活性成分和纳米硒的蛹虫草菌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桑叶蛹虫草纳米硒菌体发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用桑叶为干桑叶,粉碎后热水浸提,并通过D72树脂后获得不同的桑叶提取物。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桑叶蛹虫草纳米硒菌体发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用的四价无机硒盐为亚硒酸钠,在接种后2~4d分别加入到发酵液中,使硒的最终浓度为0.05~18mM,继续发酵至总时间5~9d。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桑叶蛹虫草纳米硒菌体发酵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称取50g干桑叶,粉碎,过50目筛,将桑叶粉与热水以料水比1:10~1:30,沸水浴提取30~90min,重复三次,合并提取液,获得桑叶粗提物。(2)将步骤(1)中得到的粗提物通过D72树脂,得到树脂通过液,对其进行沉淀得到桑叶提取物S1;(3)对步骤(2)中的D72树脂进行二次洗脱,并对洗脱液浓缩,得到桑叶提取物S2和桑叶提取物S3;(4)配制蛹虫草液态发酵培养基,加入获得的桑叶提取物,灭菌;(5)将蛹虫草菌种由平板转接至种子培养液,发酵48h,离心得到蛹虫草菌丝种子;(6)步骤(5)中所得蛹虫草菌丝种子按1:50~1:100g/mL的质量(湿重)体积比与发酵液进行混合,18~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磊吴巳芸唐璐莹文苏楠孙文祥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市十颐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