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一模多管的弯径可调节弯模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管件弯曲成形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一模多管的弯径可调节弯模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管件在车辆、航空、船舶、管道等各个领域的应用,弯管在各个工业领域的用途越来越重要,自动弯管技术也不断发展。目前生产中使用的绝大机构弯管机以及数控弯管设备都基于旋转拉伸弯管法,管材的弯曲成形是直接靠特制的模具在旋转拉伸作用下完成的,回转弯模作为该弯管成形方法的主要组成机构,直接决定了弯管的曲率半径。
[0003]在工业生产中经常用到同一管材不同弯曲段曲率半径不同或者同一弯曲段曲率变化的弯管。目前针对不同弯曲段曲率半径不同的管材,绝大多数弯管设备通过对多种曲率半径的弯模进行离散的组合满足加工要求,在不更换弯模的情况下,该方法很难实现同一弯模装置完成多种曲率要求的弯曲成形;同时,目前基于旋转拉伸弯管法的普通弯模装置满足不了同一弯曲段曲率连续变化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一模多管的弯径可调节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一模多管的弯径可调节弯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锥形轮机构(1)、支撑弯模机构(2)和控制驱动部分(3);控制驱动部分(3)包括弯模机架(11)、曲率调节液压缸(12)、弯模驱动电机(13),弯模机架(11)两侧分别安装有曲率调节液压缸(12)和弯模驱动电机(13);锥形轮机构(1)设置于曲率调节液压缸(12)和弯模驱动电机(13)中间,锥形轮机构(1)包括主动锥形轮(4)、从动锥形轮(5)、花键轴(6)和推力轴承(7),主动锥形轮(4)和从动锥形轮(5)之间通过花键轴(6)连接,主动锥形轮(4)通过推力轴承(7)与曲率调节液压缸(12)的活塞杆端部通过螺栓连接,从动锥形轮(5)与弯模驱动电机(13)的输出轴通过螺栓连接;支撑弯模机构(2)包括支撑薄片(9)和弹性薄片固定环(10),多块支撑薄片(9)通过以弯模回转轴线为中心轴呈环状等间隔布置于主动锥形轮(4)和从动锥形轮(5)之间形成支撑环,支撑环两侧通过嵌装弹性薄片固定环(10)使支撑薄片(9)左右两侧紧贴主动锥形轮(4)和从动锥形轮(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一模多管的弯径可调节弯模装置,其特征在于,主动锥形轮(4)与从动锥形轮(5)均为圆台结构,侧面上沿圆周等间隔开有多个呈环状布置的条形槽;从动锥形轮(5)与主动锥形轮(4)呈对称布置,主动锥形轮(4)和从动锥形轮(5)的内端面外径小于外侧面外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用于一模多管的弯径可调节弯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薄片(9)呈倒梯形状,支撑薄片(9)两侧分别置于主动锥形轮(4)和从动锥形轮(5)的条形槽内;支撑薄片(9)上端中间开有用于支撑管材的弧形槽,上端两侧均开有矩形槽,弹性薄片固定环(10)嵌装于多块支撑薄片(9)的矩形槽组成的环形槽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适用于一模多管的弯径可调节弯模装置,其特征在于,弹性薄片固定环(10)具有弹性可伸缩,使支撑薄片(9)两侧始终紧贴主动锥形轮(4)和从动锥形轮(5)的条形槽。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一模多管的弯径可调节弯模装置,其特征在于,花键轴(6)一端与从动锥形轮(5)内端面通过螺栓同轴连接,另一端从主动锥形轮(4)开有的中心通孔穿出后伸入弯模驱动电机(13)输出轴的轴孔内;主动锥形轮(4)的中心通孔内侧面开有与花键轴(6)配合的花键槽。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一模多管的弯径可调节弯模装置,其特征在于,从动锥形轮(5)外端面同轴安装有推力轴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树有,李杰,王自立,李瑞森,谭建荣,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