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毫米波雷达的监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742887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6 16: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毫米波雷达的监测系统,包括:雷达主控模块、和客户端,雷达主控模块包括:毫米波雷达模块和数据传输模块,其中,客户端用于向雷达主控模块发送第一请求指令;雷达主控模块用于在接收到客户端发送的第一请求指令后,与客户端建立通信连接,并将毫米波雷达模块获取的待监测区域的监测数据通过数据传输模块发送给客户端。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系统,能够最大程度的保证隐私区域的活动安全,且节省网络带宽,提高数据的实时性。提高数据的实时性。提高数据的实时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毫米波雷达的监测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监控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毫米波雷达的监测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进步,隐私安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与重视,而传统的检测手段主要是基于摄像头或红外传感器,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及网络安全意识的淡泊,近年基于网络摄像破译,导致用户的隐私生活被“直播”的新闻屡见不鲜。摄像头在监测方面虽然很直观,但是也存在隐私区域(更衣室、卫生间等)应用上的受限、价格昂贵等弊端。然而红外传感器虽然价格便宜,但是只能简单应用于开关状态场景,对于隐私区域的活动监测则无能为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基于毫米波雷达的监测系统,通过毫米波雷达模块监测活动区域,不存在画面泄露的风险,可以最大程度的保证隐私区域的活动安全,且数据量相对于图片而言小很多,可以有效节省网络带宽,提高数据的实时性。
[0004]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基于毫米波雷达的监测系统,包括:雷达主控模块、和客户端,所述雷达主控模块包括:毫米波雷达模块和数据传输模块,其中,所述客户端用于向所述雷达主控模块发送第一请求指令;所述雷达主控模块在在接收到所述客户端发送的第一请求指令后,与所述客户端建立通信连接,并将所述毫米波雷达模块获取的待监测区域的监测数据通过数据传输模块发送给所述客户端。
[000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上述的基于毫米波雷达的监测系统,还包括:服务器,所述服务器用于在接收到所述客户端的第一请求指令后,向所述雷达主控模块发送唤醒指令;所述雷达主控模块用于在接收到所述服务器发送的唤醒指令后,与所述客户端建立通信连接,并将所述毫米波雷达模块获取的待监测区域的监测数据通过数据传输模块发送给所述客户端。
[000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服务器在接收到所述客户端的第一请求指令后,还用于,对所述客户端的身份信息进行验证,在身份信息验证成功后,向所述雷达主控模块发送唤醒指令。
[000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雷达主控模块在接收到所述服务器发送的唤醒指令后,还用于,对所述服务器的有效信息进行验证,其中,所述服务器的有效信息包括:所述服务器的地址。
[000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雷达主控模块,还用于,在对所述服务器的有效信息验证成功后,接收所述服务器发送的所述客户端地址;根据所述客户端地址与对应的所述客户端通信连接。
[001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客户端,还用于,判断第一预设时间内是否与所述雷达主控模块通信连接;如果是,则接收所述雷达主控模块发送的数据;如果否,则发出报
警提醒。
[001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雷达主控模块,还用于,在检测到与所述客户端断开连接时,恢复至静默态。
[001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客户端,还用于,向所述服务器发送第二请求指令,以获取所述待监测区域的平面图;根据所述毫米波雷达模块获取的监测数据和待监测区域的平面图对所述待监测区域进行监测。
[001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毫米波雷达模块通过CAN总线(Controller Area Network,控制器局域网络)、串行接口、I/O、SPI总线、Network中的一种与所述数据传输模块相连。
[0014]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5]本专利技术通过毫米波雷达模块监测活动区域,不存在画面泄露的风险,可以最大程度的保证隐私区域的活动安全,且数据相对于图片而言内存较小,可以有效节省网络带宽,提高数据的实时性,另外,数据传输模块将毫米波雷达监测的数据直接发送给客户端,即使雷达数据被破译,没有协议支持,缺乏安装坐标和待监测区域的平面图,也不会得知隐私区域的内容,进一步提高隐私区域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基于毫米波雷达的监测系统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基于毫米波雷达的监测系统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基于毫米波雷达的监测系统的示意图。
[0020]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基于毫米波雷达的监测系统可包括:雷达主控模块10和客户端20。
[0021]其中,雷达主控模块10包括:毫米波雷达模块11和数据传输模块12。客户端20用于向雷达主控模块10发送第一请求指令。雷达主控模块10用于接收到客户端20发送的第一请求指令后,与客户端20建立通信连接,并将毫米波雷达模块11获取的待监测区域的监测数据通过数据传输模块12发送给客户端。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毫米波雷达模块11通过CAN总线、串行接口、I/O、SPI总线、Network中的一种与数据传输模块12相连。
[0022]也就是说,毫米波雷达可以利用物体相对位置、速度、心跳等信息进行活体或活动区域监测,不会存在画面泄露的风险,用户可以通过客户端(如手机、平板、PC机(Personal Computer,个人计算机)等)监测待监测区域的情况,可以知晓待监测区域内的活动情况。举例而言,用户在家里安装有该系统,毫米波雷达模块的安装位置已经确定,根据监测数据(包括坐标、速度、心跳等信息)可以获得屋内其他人的活动情况,确定屋内人的位置,如在卧室、厨房、卫生间等,尤其是在家中有老人的情况下,在老人发生危险时,用户可以及时知
晓,避免出现人身安全,例如,老人在沐浴时,心跳急剧增加,很可能出现晕倒的情况。
[0023]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的情况是使用用户比较少时,可省略服务器端,由客户端模拟服务器端唤醒雷达主控模块,实现通信连接,但是在用户较多时,可增加服务器端。
[002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如图2所示,上述的基于毫米波雷达的监测系统还可包括:服务器30,用于在接收到客户端20的第一请求指令后,向雷达主控模块10发送唤醒指令;雷达主控模块10用于在接收到服务器30发送的唤醒指令后,与客户端20建立通信连接,并将毫米波雷达模块11获取的待监测区域的监测数据通过数据传输模块12发送给客户端20。
[0025]进一步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服务器30在接收到客户端20的第一请求指令后,还用于,对客户端20的身份信息进行验证,在身份信息验证成功后,向雷达主控模块10发送唤醒指令。雷达主控模块10在接收到服务器30发送的唤醒指令后,还用于,对服务器30的有效信息进行验证,其中,服务器的有效信息包括:服务器的地址。
[0026]也就是说,客户端向服务器发起监控请求,服务器返回响应并获取验证信息,如果验证通过,服务器会通知雷达主控模块中的通信模块与客户端进行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毫米波雷达的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雷达主控模块、和客户端,所述雷达主控模块包括:毫米波雷达模块和数据传输模块,其中,所述客户端用于向所述雷达主控模块发送第一请求指令;所述雷达主控模块用于在接收到所述客户端发送的第一请求指令后,与所述客户端建立通信连接,并将所述毫米波雷达模块获取的待监测区域的监测数据通过数据传输模块发送给所述客户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毫米波雷达的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服务器,所述服务器用于在接收到所述客户端的第一请求指令后,向所述雷达主控模块发送唤醒指令;所述雷达主控模块用于在接收到所述服务器发送的唤醒指令后,与所述客户端建立通信连接,并将所述毫米波雷达模块获取的待监测区域的监测数据通过数据传输模块发送给所述客户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毫米波雷达的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在接收到所述客户端的第一请求指令后,还用于,对所述客户端的身份信息进行验证,在身份信息验证成功后,向所述雷达主控模块发送唤醒指令。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毫米波雷达的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雷达主控模块在接收到所述服务器发送的唤醒指令后,还用于,对所述服务器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君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楚航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