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电驱动水源热泵机组的余热利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734561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6 10: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电驱动水源热泵机组的余热利用系统,包括电厂循环水系统、电驱动水源热泵机组和终端换热装置。电厂循环水系统和电驱动水源热泵机组系统通过管路首尾连接以构成第一循环回路。终端换热装置与电驱动水源热泵机组通过管路首尾连接以构成第二循环回路。电驱动水源热泵机组包括第一换热装置和第二换热装置。切换装置可选择地将第一换热装置连入第二循环回路并且将第二换热装置连入第一循环回路,或者将第二换热装置连入第二循环回路并且将第一换热装置连入第一循环回路,以实现电驱动水源热泵机组的制热和制冷模式的切换。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热泵技术在南方区域利用率低、回收的余热不能用于制冷的问题。题。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电驱动水源热泵机组的余热利用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到热电厂余热利用
,尤其涉及到一种基于电驱动水源热泵机组的余热利用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热电厂余热利用技术已得到了广泛的利用,通过回收利用热电厂余热,可有效地降低电力企业生产能耗,提高电厂能源综合利用水平。
[0003]热泵技术因其具有高效节能环保的特性,已经引起国家和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随着热泵技术的日趋成熟和快速发展,其较多应用于我国北方地区,热电厂排出大量的蒸汽,蒸汽驱动水源热泵机组回收热电厂余热,将回收的余热用于供暖。但是,在我国南方地区,由于因气候条件影响,南方地区供热需求少、供冷需求大,但是由于南方地区热电厂大多没有富裕的蒸汽提供驱动热泵机组,因此,热泵技术未能在南方区域得到有效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本技术涉及一种基于电驱动水源热泵机组的余热利用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热泵技术在南方区域利用率低、回收的余热不能用于制冷的问题。
[0006](二)
技术实现思路

[0007]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电驱动热泵机组的余热利用系统,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08]一种基于电驱动水源热泵机组的余热利用系统,包括电厂循环水系统、电驱动水源热泵机组和终端换热装置;
[0009]电厂循环水系统和电驱动水源热泵机组通过管路首尾连接,以构成第一循环回路;
[0010]终端换热装置与电驱动水源热泵机组通过管路首尾连接,以构成第二循环回路;
[0011]电驱动水源热泵机组包括第一换热装置和第二换热装置,第一换热装置和第二换热装置通过切换装置切换,切换装置与控制中心通讯连接;其中,
[0012]切换装置可选择地将第一换热装置连入第二循环回路并且将第二换热装置连入第一循环回路,或者将第二换热装置连入第二循环回路并且将第一换热装置连入第一循环回路。
[0013]进一步,切换装置包括第一桥式管路和第二桥式管路;
[0014]第一桥式管路连接在电驱动水源热泵机组的第一端,第二桥式管路连接在电驱动水源热泵机组的第二端;
[0015]第一端为余热水的供水端,第二端为余热水的回水端。
[0016]进一步,第一桥式管路的两端分别连接有余热水供水管和终端换热装置进水管;
[0017]第一桥式管路通过余热水供水管与电厂循环水系统连接,通过终端换热装置进水
管与终端换热装置连接;
[0018]第二桥式管路两端分别连接有余热水回水管和终端换热装置回水管;
[0019]第二桥式管路通过余热水回水管与电厂循环水系统连接,通过终端换热装置回水管与终端换热装置连接。
[0020]进一步,第一桥式管路包括并联的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第二桥式管路包括并联的第三管路和第四管路;
[0021]第一管路、第二管路、第三管路和第四管路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控制阀;第一换热装置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管路和第三管路连通,第二换热装置的两端分别与第二管路和第四管路连通。
[0022]控制阀优选电动闸阀。
[0023]进一步,电厂循环水系统包括机组和冷却塔,冷却塔、循环水进水管、机组和循环水回水管依次首尾连接;
[0024]余热水供水管与循环水进水管连通;
[0025]余热水回水管包括第一余热水回水管和第二余热水回水管,第一余热水回水管与循环水回水管连通,第二余热水回水管与冷却塔连通。
[0026]进一步,余热水供水管与循环水进水管的连接侧、第一余热水回水管和循环水回水管的连接侧、第二余热水回水管和冷却塔的连接侧分别设置有电动蝶阀。
[0027]进一步,终端换热装置回水管上设置有第一自动反冲洗过滤器,第一自动反冲洗过滤器和终端换热装置间还依次设置有第一温度传感器和流量传感器;
[0028]余热水供水管上设置有第二自动反冲洗过滤器,余热水供水管和电动蝶阀间设置有第二温度传感器。
[0029]进一步,还包括一次泵和二次泵;
[0030]一次泵设置在终端换热装置回水管上,二次泵设置在终端换热装置进水管上;
[0031]第一自动反冲洗过滤器和一次泵间还设置有定压装置;
[0032]定压装置与控制中心通讯连接。
[0033]进一步,电驱动水源热泵机组为整体式装置,还包括压缩机;第一换热装置为冷凝器,第二换热装置为蒸发器。
[0034](三)有益效果
[0035]采用本技术一种基于电驱动水源热泵机组的余热利用系统,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的不足。
[0036]本技术中,水源热泵机组选用的是电驱动水源热泵机组,电力驱动代替蒸汽驱动,可广泛适用于我国南方地区。电驱动水源热泵机组和热电厂循环水系统通过管路连通构成第一循环回路,终端换热装置与电驱动水源热泵机组通过管路连通构成第二循环回路。电驱动水源热泵机组包括第一换热装置和第二换热装置,控制中心通过控制切换装置实现第一换热装置和第二换热装置的自动切换。供暖期时,通过切换装置将第二换热装置自动切入第一循环回路,将第一换热装置自动切入第二循环回路,第二循环回路中的低温回水吸收第一循环回路中的余热水的热量,升温后回流至终端换热装置实现供暖。制冷期时,通过切换装置将第一换热装置自动切入第一循环回路,将第二换热装置自动切入第二循环回路,第一循环回路中的余热水吸收第二循环回路中高温回水的热量,将降温后的终
端换热装置循环水泵入终端换热装置,进而实现制冷的目的。兼具制冷和制热效果,且实现了自动控制,应用范围更广。
[0037]本技术中,切换装置选用的桥式回路,桥式回路为并联的管路,在管路的两端设置电动闸阀,通过电动闸阀启动或关闭,以使与管路连通的第以换热装置或第二换热装置加入第一循环回路或第二循环回路,进而实现制冷期和供暖期的切换,以实现通过电驱动水源热泵机组实现供暖期供暖,制冷期制冷的目的。且切换装置结构简单,便于控制。
[0038]本技术中,在余热水的供水管和终端换热装置的回水管上分别设置自动反冲洗过滤器,用于过滤水中的杂质,防止杂质阻塞管路。
[0039]本技术中,在终端换热装置的回水管上设置定压装置,当压力小于设定值时,通过定压装置向终端换热装置的回水管补充水,以使压力达到设定值。当压力大于设定值时,通过定压装置泄压,以使压力达到设定值,以使整个换热系统的压力恒定不变,防止设备突然启停造成系统压力不稳定。
附图说明
[0040]图1:具体实施方式中基于电驱动水源热泵机组余热利用系统的示意图;
[0041]【附图标记说明】
[0042]A、第一桥式管路;B、第二桥式管路;1、电驱动水源热泵机组;2、一次泵;3、二次泵;4、定压装置;5、终端换热装置;6、余热水供水管;7、第一余热水回水管;8、第二余热水回水管;9、冷却塔;10、循环水进水管;11、循环水回水管;12、终端换热装置回水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电驱动水源热泵机组的余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厂循环水系统、电驱动水源热泵机组(1)和终端换热装置(5);所述电厂循环水系统和所述电驱动水源热泵机组(1)通过管路首尾连接,以构成第一循环回路;所述终端换热装置(5)与所述电驱动水源热泵机组(1)通过管路首尾连接,以构成第二循环回路;所述电驱动水源热泵机组(1)包括第一换热装置(29)和第二换热装置(30),所述第一换热装置(29)和所述第二换热装置(30)通过切换装置切换,所述切换装置与控制中心(35)通讯连接;其中,所述切换装置可选择地将所述第一换热装置(29)连入所述第二循环回路并且将所述第二换热装置(30)连入所述第一循环回路,或者将所述第二换热装置(30)连入所述第二循环回路并且将所述第一换热装置(29)连入所述第一循环回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电驱动水源热泵机组的余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装置包括第一桥式管路(A)和第二桥式管路(B);所述第一桥式管路(A)连接在所述电驱动水源热泵机组(1)的第一端,所述第二桥式管路(B)连接在所述电驱动水源热泵机组(1)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为余热水的供水端,所述第二端为余热水的回水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电驱动水源热泵机组的余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桥式管路(A)的两端分别连接有余热水供水管(6)和终端换热装置进水管(13);所述第一桥式管路(A)通过所述余热水供水管(6)与所述电厂循环水系统连接,通过所述终端换热装置进水管(13)与所述终端换热装置(5)连接;所述第二桥式管路(B)两端分别连接有余热水回水管和终端换热装置回水管(12);所述第二桥式管路(B)通过所述余热水回水管与所述电厂循环水系统连接,通过所述终端换热装置回水管(12)与所述终端换热装置(5)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电驱动水源热泵机组的余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桥式管路(A)包括并联的第一管路(31)和第二管路(32),所述第二桥式管路(B)包括并联的第三管路(33)和第四管路(34);所述第一管路(31)、所述第二管路(32)、所述第三管路(33)和所述第四管路(34)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控制阀;所述第一换热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海波王军袁汉川袁志先谭茹季薇吴俊杰许祥训潘翠翠王雪平张尚云吕静
申请(专利权)人:国电龙源节能技术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