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冷热泵机组框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2002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9 23: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风冷热泵机组框架,包括上下依次设置的上矩形框、中矩形框和下矩形框,还包括分设在四角的立柱;各所述立柱上均设置有上下间隔设置的上翻边和下翻边,上翻边和下翻边与螺栓协同的设置,摒弃了单纯采用螺栓固定承重的方式,增加了承重面积,使机组重力分配更加均匀、合理,使框架更加牢固,同时通过上翻边和下翻边的预固定,可以更好的将立柱与各横梁、纵梁的螺孔对齐,便于后期的安装,提高了组装效率。各横梁卡设在纵梁内,并配合螺栓进行固定,使各横梁、纵梁之间的固定更加牢固。牢固。牢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风冷热泵机组框架


[0001]本技术涉及风冷机组
,具体涉及一种风冷热泵机组框架。

技术介绍

[0002]风冷模块机组是以空气为冷(热)介质,作为冷(热)源兼用型的一体化中央空调设备。风冷机组分为冷水型和热泵型,为了保护风冷机组,一般在其外部设有框架。目前框架普遍采用螺栓螺母连接,整个机组的承重完全依靠螺栓螺母,风险较大,特别随着时间推移螺栓螺母锈蚀老化,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同时安装时螺孔的对齐困难,影响了安装速度,也对螺孔的加工精度提供了更高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风冷热泵机组框架,采用翻边与螺栓共同受力,降低了风险,同时翻边受力后,更有利于螺栓螺孔的对齐,提高了组装效率。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风冷热泵机组框架,包括上下依次设置的上矩形框、中矩形框和下矩形框,还包括分设在四角的立柱,各所述立柱均通过螺栓与所述上矩形框、所述中矩形框和所述下矩形框固定连接;各所述立柱上均设置有上下间隔设置的上翻边和下翻边;
[0006]所述上翻边的顶端支撑于所述上矩形框,所述上翻边的底端支撑于所述中矩形框;
[0007]所述下翻边的顶端支撑于所述中矩形框,所述下翻边的底端支撑于所述下矩形框。
[0008]作为改进的技术方案,各所述立柱均分为上段、中间段和下段,且所述下段的宽度大于所述上段的宽度;
[0009]所述上翻边设在所述上段,
[0010]所述中间段与所述中矩形框对应设置,
[0011]所述下翻边设在所述下段。
[0012]作为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下翻边为L形翻边。
[0013]作为改进的技术方案,各所述立柱的顶端均设置有L形连接板,所述L形连接板设在所述上矩形框的外侧。
[0014]作为改进的技术方案,各所述立柱均为L形立柱,所述L形立柱的两边分别设置有所述上翻边和所述下翻边。
[0015]作为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下矩形框包括两个下横梁和两个下纵梁,各所述下横梁的两端分别卡设在两所述所述下纵梁内。
[0016]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下矩形框上设置有多根安装梁,各所述安装梁的两端分别卡设在两所述下纵梁内。
[0017]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上矩形框包括两个上横梁和两个上纵梁,各所述上横梁的两端分别卡设在两所述所述上纵梁内;
[0018]且各所述上纵梁内设置有加强筋。
[0019]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中矩形框包括两个中横梁和两个中纵梁,各所述中横梁的两端分别卡设在两所述所述中纵梁内。
[0020]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中矩形框上设置有集水盘,所述集水盘向上凸起。
[0021]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上下对应的两个所述中纵梁和所述下纵梁之间设有下支撑立柱,上下对应的两个所述中纵梁和所述上纵梁之间设有上支撑立柱。
[0022]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3]本技术的一种风冷热泵机组框架,包括上下依次设置的上矩形框、中矩形框和下矩形框,还包括分设在四角的立柱,各所述立柱均通过螺栓与所述上矩形框、所述中矩形框和所述下矩形框固定连接;各所述立柱上均设置有上下间隔设置的上翻边和下翻边;所述上翻边的顶端支撑于所述上矩形框,所述上翻边的底端支撑于所述中矩形框;所述下翻边的顶端支撑于所述中矩形框,所述下翻边的底端支撑于所述下矩形框。上翻边和下翻边与螺栓协同的设置,摒弃了单纯采用螺栓固定承重的方式,增加了承重面积,使机组重力分配更加均匀、合理,使框架更加牢固,同时通过上翻边和下翻边的预固定,可以更好的将立柱与各横梁、纵梁的螺孔对齐,便于后期的安装,提高了组装效率。各横梁卡设在纵梁内,并配合螺栓进行固定,使各横梁、纵梁之间的固定更加牢固。
[0024]各所述立柱均分为上段、中间段和下段,且所述下段的宽度大于所述上段的宽度;所述上翻边设在所述上段,所述中间段与所述中矩形框对应设置,所述下翻边设在所述下段。上翻边分别支撑在上矩形框和中矩形框之间,下翻边支撑在中矩形框和下矩形框之间,使整个框架安装更加牢固。
[0025]所述下翻边为L形翻边,考虑到框架的中下部为主要承重部分,所以下翻边比上翻边多设置一道翻边,支撑作用更强、更稳定。
[0026]各所述立柱的顶端均设置有L形连接板,所述L形连接板设在所述上矩形框的外侧,更好的与上矩形框固定。
[0027]所述下矩形框包括两个下横梁和两个下纵梁,各所述下横梁的两端分别卡设在两所述所述下纵梁内,并通过螺栓经下横梁和下纵梁之间进行固定,固定牢固。
[0028]所述下矩形框上设置有多根安装梁,各所述安装梁的两端分别卡设在两所述下纵梁内,并通过螺栓经安装梁和下纵梁之间进行固定,固定牢固。安装梁包括压缩机梁和蒸发器梁,下横梁和蒸发器梁之间设有若干底座加强筋。
[0029]所述上矩形框包括两个上横梁和两个上纵梁,各所述上横梁的两端分别卡设在两所述所述上纵梁内;且各所述上纵梁内设置有加强筋,并通过螺栓经安装梁和上纵梁之间进行固定,固定牢固,加强筋增加了上纵梁的强度。
[0030]所述中矩形框包括两个中横梁和两个中纵梁,各所述中横梁的两端分别卡设在两所述所述中纵梁内,并通过螺栓经中梁和中纵梁之间进行固定,固定牢固。
[0031]所述中矩形框上设置有集水盘,所述集水盘向上凸起,更方便的进行集水,集水盘下端设有水盘支撑梁,水盘支撑梁的两端卡设在中纵梁的内部,且通过螺栓与中纵梁固定连接。
[0032]上下对应的两个所述中纵梁和所述下纵梁之间设有下支撑立柱,上下对应的两个所述中纵梁和所述上纵梁之间设有上支撑立柱,可以更好的对框架进行固定,增加了框架的承重能力。
附图说明
[003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34]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35]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另一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0036]图3是图1中立柱的结构示意图;
[0037]图4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
[0038]图5是图2中B处的放大图;
[0039]图6是图2中C处的放大图;
[0040]其中:1、上矩形框;2、中矩形框;3、下矩形框;4、立柱;5、上翻边;6、下翻边;7、上段;8、中间段;9、下段;10、L形连接板;11、下横梁;12、下纵梁;13、蒸发器梁;14、上横梁;15、上纵梁;16、加强筋;17、中横梁;18、中纵梁;19、集水盘;20、螺孔;21、上支撑立柱;22、下支撑立柱;23、压缩机梁;24、底座加强筋;25、水盘支撑梁。
具体实施方式
[004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42]如图1

6所示,一种风冷热泵机组框架,包括上下依次设置的上矩形框1、中矩形框2和下矩形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冷热泵机组框架,包括上下依次设置的上矩形框、中矩形框和下矩形框,还包括分设在四角的立柱,各所述立柱均通过螺栓与所述上矩形框、所述中矩形框和所述下矩形框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立柱上均设置有上下间隔设置的上翻边和下翻边;所述上翻边的顶端支撑于所述上矩形框,所述上翻边的底端支撑于所述中矩形框;所述下翻边的顶端支撑于所述中矩形框,所述下翻边的底端支撑于所述下矩形框。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冷热泵机组框架,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立柱均分为上段、中间段和下段,且所述下段的宽度大于所述上段的宽度;所述上翻边设在所述上段,所述中间段与所述中矩形框对应设置,所述下翻边设在所述下段。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风冷热泵机组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翻边为L形翻边。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冷热泵机组框架,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立柱的顶端均设置有L形连接板,所述L形连接板设在所述上矩形框的外侧。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冷热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传礼吴松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雅士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