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置多循环内腔的淬火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72639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6 06: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内置多循环内腔的淬火炉,包括箱体,所述箱体上端铰接有箱门,所述箱体两侧对称设置有卷扬机,所述卷扬机侧面设置有线轴,所述牵引绳向上延伸先后绕过第一滑轮和第二滑轮且向箱体内延伸,所述牵引绳另一端固定连接在物料架上,所述箱体上端中部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底端设置有加热炉,所述箱体内部底端连接有淬火水槽,所述淬火水槽内部设置有第一水泵,所述第一水泵两侧设置有导液管,所述导液管侧面设置有喷头,所述淬火水槽内设置有第二水泵。该种内置多循环内腔的淬火炉可利用导液管通过喷头喷向箱体内部的物料架上,使得工件淬火均匀,可直接对淬液进行更新,操作方便。操作方便。操作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置多循环内腔的淬火炉


[0001]本技术涉及淬火炉
,具体为一种内置多循环内腔的淬火炉。

技术介绍

[0002]淬火炉是工件淬火前加热的炉子,淬火是把工件放入炉内加热到临界点以上的淬火温度并保持一段时同,然后把工件迅速地从炉内取出投入淬液内淬火,炉子的热源可以用电及燃料,温度可用热电偶来测量,用电及气体、液体燃料的炉子,可以用仪表自动来控制和调节温度,但是目前的淬火炉内的淬液更换比较复杂,无法做到循环使用,而且当工件进入淬液后,淬液温度快速升高,使得淬火效果不均匀不理想。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内置多循环内腔的淬火炉。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置多循环内腔的淬火炉,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内置多循环内腔的淬火炉,包括箱体,所述箱体上端铰接有箱门,所述箱体两侧对称设置有卷扬机,所述卷扬机侧面传动连接有传动轴,所述卷扬机侧面设置有线轴,所述线轴和传动轴传动连接,所述箱体上端两侧对称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滑轮,所述箱体上端对称固定连接有第二滑轮,所述线轴上缠绕有牵引绳,所述牵引绳向上延伸先后绕过第一滑轮和第二滑轮且竖直向箱体内延伸,所述牵引绳另一端固定连接在连接环上,所述连接环固定连接在物料架上,所述连接环设置有两个且对称设置在物料架上端,所述物料架悬置于箱体内,所述箱体上端中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位于两个所述第二滑轮之间,所述电机底端传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底端固定连接有加热炉,所述加热炉上下两端均设置有开口结构,所述物料架可竖直通过加热炉上下两端的开口结构,所述箱体内部底端固定连接有淬火水槽,所述淬火水槽内部设置有第一水泵,所述第一水泵两侧对称设置有导液管,所述导液管贯穿箱体内壁且竖直向上延伸,所述导液管侧面设置有喷头,所述喷头设置有多个且等间距排列,所述喷头水平喷向箱体内,所述淬火水槽内设置有第二水泵,所述第二水泵上端设置有排液口,所述第二水泵底端设置有排液管,所述排液管上设置有排液阀门,所述淬火水槽上端设置有进液管,所述进液管贯穿箱体设置,所述进液管上设置有进液阀门。
[0005]优选的,所述箱体侧面设置有可视窗。
[0006]优选的,所述进液管外接淬液箱。
[0007]优选的,所述牵引绳的材料为耐高温材料。
[000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种内置多循环内腔的淬火炉通过在淬火水槽内设置水泵和导液管,使得淬液可利用导液管通过喷头喷向箱体内部的物料架上,对工件进行淬火操作,使得工件淬火均匀,而且淬液可落入底部的淬火水槽内循环使用,节约淬液,而且淬火水槽内另外设置有水泵和进液管,可直接对淬液进行更新,操作方
便,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技术正视剖视图。
[0010]图中:箱体1、卷扬机2、线轴3、传动轴4、牵引绳5、固定块6、第一滑轮7、第二滑轮8、电机9、转轴10、加热炉11、连接环12、物料架13、淬火水槽14、第一水泵15、导液管16、喷头17、进液管18、进液阀门19、第二水泵20、排液口21、排液管22、排液阀门23、箱门24。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2]请参阅图1,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内置多循环内腔的淬火炉,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上端铰接有箱门24,所述箱体1两侧对称设置有卷扬机2,所述卷扬机2侧面传动连接有传动轴4,所述卷扬机2侧面设置有线轴3,所述线轴3和传动轴4传动连接;
[0013]所述箱体1上端两侧对称设置有固定块6,所述固定块6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滑轮7,所述箱体1上端对称固定连接有第二滑轮8,所述线轴3上缠绕有牵引绳5,所述牵引绳5向上延伸先后绕过第一滑轮7和第二滑轮8且竖直向箱体1内延伸,所述牵引绳5另一端固定连接在连接环12上,所述连接环12固定连接在物料架13上,所述连接环12设置有两个且对称设置在物料架13上端,所述物料架13悬置于箱体1内,在进行淬火操作前,打开箱门24,利用卷扬机2和牵引绳5将物料架13升起,将工件放入物料架13内,然后利用卷扬机2将物料架13放入箱体1内;
[0014]所述箱体1上端中部固定连接有电机9,所述电机9位于两个所述第二滑轮8之间,所述电机9底端传动连接有转轴10,所述转轴10底端固定连接有加热炉11,所述加热炉11上下两端均设置有开口结构,所述物料架13可竖直通过加热炉11上下两端的开口结构,当物料架13通过加热炉11时,卷扬机2不继续工作,使得物料架13停留在加热炉11内,启动电机9,使得加热炉11旋转,均匀的对物料架13内的工件加热;
[0015]所述箱体1内部底端固定连接有淬火水槽14,所述淬火水槽14内部设置有第一水泵15,所述第一水泵15两侧对称设置有导液管16,所述导液管16贯穿箱体1内壁且竖直向上延伸,所述导液管16侧面设置有喷头17,所述喷头17设置有多个且等间距排列,所述喷头17水平喷向箱体1内,当物料架13内的工件加热完毕后,卷扬机2继续工作,使得物料架13脱离加热炉11,此时启动第一水泵15,将淬火水槽14内的淬液通过喷头17喷出,喷向物料架13上的工件,对工件进行淬火操作,这样可使得工件淬火更为均匀,此时淬液下落后进入底端淬火水槽14内,可循环利用;
[0016]所述淬火水槽14内设置有第二水泵20,所述第二水泵20上端设置有排液口21,所述第二水泵20底端设置有排液管22,所述排液管22上设置有排液阀门23,所述淬火水槽14上端设置有进液管18,所述进液管18贯穿箱体1设置,所述进液管18上设置有进液阀门19,当需要进行更换淬液时,可启动第二水泵20,将内部淬液通过排液管22排出,然后将进液管
18外界淬液箱,将新的淬液注入淬火水槽14内,操作比较方便。
[0017]进一步的,所述箱体1侧面设置有可视窗。
[0018]进一步的,所述进液管18外接淬液箱。
[0019]更进一步的,所述牵引绳5的材料为耐高温材料。
[0020]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置多循环内腔的淬火炉,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上端铰接有箱门(24),所述箱体(1)两侧对称设置有卷扬机(2),所述卷扬机(2)侧面传动连接有传动轴(4),所述卷扬机(2)侧面设置有线轴(3),所述线轴(3)和传动轴(4)传动连接,所述箱体(1)上端两侧对称设置有固定块(6),所述固定块(6)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滑轮(7),所述箱体(1)上端对称固定连接有第二滑轮(8),所述线轴(3)上缠绕有牵引绳(5),所述牵引绳(5)向上延伸先后绕过第一滑轮(7)和第二滑轮(8)且竖直向箱体(1)内延伸,所述牵引绳(5)另一端固定连接在连接环(12)上,所述连接环(12)固定连接在物料架(13)上,所述连接环(12)设置有两个且对称设置在物料架(13)上端,所述物料架(13)悬置于箱体(1)内,所述箱体(1)上端中部固定连接有电机(9),所述电机(9)位于两个所述第二滑轮(8)之间,所述电机(9)底端传动连接有转轴(10),所述转轴(10)底端固定连接有加热炉(11),所述加热炉(11)上下两端均设置有开口结构,所述物料架(13)可竖直通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峰杨树伟邢少甲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赛洋工业炉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