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壳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71015 阅读:1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电脑壳体,包括一基座、三滑轨、一资料存取器固定架及一主机板承载架,该基座包括一底壁及自该底壁的前、后端缘同向垂直延伸的一前板、一后板架,该三滑轨分别平行于该前板及后板架设在该底壁上,其上分别设相应的轨道,用来使该资料存取器固定架及该主机板承载架滑动装设在这些对应的轨道内,从而实现该资料存取器固定架及该主机板承载架在这些滑轨方向上的自由抽取。(*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电脑壳体,特别是指一种结构简单、组装方便且便于维护的电脑壳体。
技术介绍
一般电脑系统壳体的基座通常呈方形框体,用来封装诸如软硬磁盘驱动器、光驱及主机板等电脑次系统,其包括底板、顶板、前板及后板,基座内部还设有磁盘驱动器架及主机板承载架等,其中该磁盘驱动器架及该主机板承载架通过卡扣或螺丝等固定方式固定在该电脑壳体的基座中,如台湾专利公告第414421号、417800号等。然而,该种固定方式在将磁盘驱动器及主机板分别固定在该磁盘驱动器架及该主机板承载架上后,该磁盘驱动器架及该主机板承载架便不易自该基座拆卸,如果要检修该磁盘驱动器及该主机板的电路联线或更换该磁盘驱动器及该主机板上各组件时,则操作须在该电脑壳体内部进行,极大阻碍了操作的灵活性。对于主机板承载架的固定方式,业界目前还采用一种可拆式承载架,该承载架是与后窗一体制作而成,如台湾专利公告第301422号所揭示的,该结构在电脑壳体的底板一侧缘设置若干槽孔,而在承载架上则设有与这些槽孔对应的若干T形凸片,通过该T形凸片插入槽孔中而将承载架及后窗枢接于基座上。然而,这些槽孔与T形凸片虽可使承载架枢转,但并不能将承载架定位,而承载架与基座之间没有设置定位及固持组件,因而在将承载架与后窗螺接或铆接于基座上时,须操作者用手扶持该承载架并对准承载架及基座的螺接或铆接孔位,此显然不便于组装。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组装方便且便于维护的电脑壳体。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实现的本专利技术电电脑壳体,主要包括一底壁、若干滑轨、一第一固定架及一第二固定架,这些滑轨平行装设在该底壁上,且这些滑轨上设有相应的若干轨道;该第一固定架可装设在该底壁上,其具有一容置板,该容置板的两侧缘可分别装设在其相应的这些滑轨对应的轨道上,并可在相应轨道上自由滑动;该第二固定架也可装设在该底壁上,其具有一承载板,该承载板的两侧缘也可分别装设在其相应的这些滑轨对应的两轨道上,并可在相应轨道上自由滑动。本专利技术电脑壳体的优点在于本专利技术电脑壳体在其底壁上设若干轨道,可使资料存取器固定架及主机板承载架在该底壁上沿该轨道方向自由滑动,从而方便对电脑的组装及维护。附图说明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图1是本专利技术电脑壳体的立体分解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电脑壳体的基座立体图。图3至图5是本专利技术电脑壳体的各滑轨立体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电脑壳体的资料存取器固定架立体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电脑壳体的主机板承载架立体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电脑壳体的各滑轨装设在该基座的立体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电脑壳体的资料存取器固定架及主机板承载架装设在该基座的立体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电脑壳体的立体组合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电脑壳体与外壳的立体组合图。图12是本专利技术电脑壳体与部分外壳的立体组合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电脑壳体包括一基座10、一第一滑轨20、一第二滑轨30、一第三滑轨40、一资料存取器固定架50、一主机板承载架60及一固定板70。请继续参阅图2,该基座10包括一底壁12、自该底壁12前、后端分别垂直向上延伸的该电脑壳体的一前板14、一后板架16及自该底壁12一侧缘垂直弯折延伸的该电脑壳体的一侧板18,并形成一腔室(图未标号),该腔室在该底壁12另一侧缘形成一开放的入口端。该底壁12在靠近该前板14一端沿平行于该前板14方向上间隔开设三个卡扣孔122及四个呈梯形的钩扣孔124,该底壁12在这些钧扣孔124远离该前板14一侧设三L形卡钩126;该底壁12在该前板14及该后板架16之间的适当位置处沿该腔室入口端到其内侧也间隔设两卡扣孔128及三梯形钩扣孔130,该底壁12在靠近该后板架16一端沿平行于该后板架16方向上开设两卡扣孔132及两梯形钩扣孔134。该底壁12靠近该侧板18一侧在这些钧扣孔130、134之间并列设两L形卡扣片136。另外,该底壁12在这些卡钩126靠近该侧板18一侧设一下凹的收容部137,并在该收容部137靠近该侧板18一侧固定一具弹性的弹片138,该弹片138的自由端凸设一挡块1382,且该挡块1382设在该收容部137上方。该底壁12还在该两L形卡扣片136靠近侧板18一侧固定一具两锁固孔1392的电源供应器架139。该后板架16在中间大部开设一较大的装设口162,可用来装设组成该电脑壳体的后板各组件(图未示),该后板架16底端在该装设口162处向该腔室内垂直弯折一扣合片164,并在该扣合片164上依次开设三扣合孔166。请参阅图3至图5,该第一滑轨20可装设在该底壁12上靠近该前板14处,其包括一底板22及自该底板22一侧缘垂直弯折延伸的一L形折片24,并在该底板22与该L形折片24间形成一第一轨道26。该底板22还在该第一轨道26外侧沿该轨道26延伸方向对应该底壁12的卡扣孔122凸设三倒钩28,并在该底板22底部沿该轨道26延伸方向对应该底壁12的钩扣孔124依次凸设四L形钩扣片(图未示)。该第二滑轨30可装设在该底壁12上该前板14与该后板架16之间,其包括一底板32及自该底板32中部分别向该底板32同侧且相互背向垂直弯折延伸的两L形折片33、34,并分别在该底板32与该两L形折片33、34间形成一第二轨道35、第三轨道36。该底板32还在两端分别朝向该L形折片33方向对应该底壁12的卡扣孔128凸设两倒钩37,并在该底板32底部朝向该L形折片34方向对应该底壁12的钩扣孔130凸设三L形钩扣片38。该第三滑轨40可装设在该底壁12上靠近该后板架16处,其包括一底板42及自该底板42一侧缘垂直弯折延伸的一L形折片44,并在该底板42与该L形折片44间形成一第四轨道46。该底板42还在另一侧缘的两端对应该底壁12的卡扣孔132凸设两倒钩47,在该侧缘的两倒钩47之间对应该底壁12的钩扣孔134凸设两L形钩扣片48,并在该L形折片44顶部对应该后板架16的三扣合孔166凸设三具斜面的凸榫49。请参阅图6,该资料存取器固定架50可用来装设资料存取器(图未示),其包括一容置板52及自该容置板52一端缘垂直弯折延伸的一前壁54,该容置板52中部的一方形区域向下凹陷并形成一凹陷部522,该凹陷部522上对应该底壁12的三卡钩126向下冲设三卡扣部524,该凹陷部522对应该第一轨道26及第二轨道35还分别在该凹陷部522两侧延设两与该容置板52平行的翼片526,这些翼片526可对应装设在该第一轨道26及第二轨道35,并可在其上滑动。该容置板52还在其末端对应该底壁12的弹片138的挡块1382向下垂直弯折形成一挡片528。请参阅图7,该主机板承载架60包括一承载板62及自该承载板62相邻两侧垂直弯折延伸的一前壁64、一后板体65。该承载板62上设若干具锁固孔(图未标号)外凸呈拱形的用来固定主机板(图未示)的锁固部621,该承载板62在与该前壁64相邻两侧的端缘对应该第三轨道36及第四轨道46分别形成一折边622、624,该两折边622、624可分别对应装设在该第三轨道36、第四轨道46,并可在其上滑动。该承载板62还在其前壁64相对端的两侧对应该电源供应器架139的锁固孔1392分别向上垂直弯折形成一具锁固孔628的锁固片626。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脑壳体,主要包括一底壁、一第一固定架及一第二固定架,其特征在于:该底壁上平行装设若干滑轨,该第一固定架可通过该相应滑轨装设在该底壁上,其具有一容置板,该容置板的两侧缘可分别装设在其相应的滑轨上,并可在相应滑轨上自由滑动;该第二固定架也可通过该相应滑轨装设在该底壁上,其具有一承载板,该承载板的两侧缘也可分别装设在其相应滑轨上,并可在相应滑轨上自由滑动。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建忠
申请(专利权)人: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