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容纳无线接收装置的电脑机壳及包括该机壳的电脑主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70331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容纳无线接收装置的电脑机壳,其呈中空状而具有一容置空间,机壳包括有至少一周壁、一定位装置及一盖体,周壁形成有一趋近容置空间的第一面及与第一面相对并远离容置空间的第二面,而定位装置设于周壁的第二面上,使一无线接收装置可分离地定位于第二面上,盖体则可分离地与周壁组合,使盖体与周壁的第二面间形成一容纳无线接收装置的夹层空间,使无线接收装置可被盖体遮蔽而隐藏于内。(*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脑主机,特别是涉及一种可将一无线接收装置容纳隐藏于内的电脑机壳。
技术介绍
由于传统的电脑应用上,其主要的输入装置绝大部份仍然使用键盘以及鼠标,尤其就一般台式电脑而言,键盘与鼠标经常是利用一讯号传输线与电脑的主机相连,使得由使用者输入的讯号可借助实体的讯号传输线传送至电脑主机内部的电路装置以进行输入数据的动作,但因为具有实体讯号传输线的缘故,使得在使用如键盘或鼠标这些周边装置时会受到讯号传输线长度的限制,且移动周边装置时也时常受到讯号传输线的羁绊而与其它周围的对象产生拉扯,在使用上时有不便与困扰发生。因此如图1所示,利用无线讯号传输的方式可改善上述周边装置在使用上的缺点,就无线键盘及无线鼠标的使用上来说,其主要具有可发射无线讯号的一键盘本体4及一鼠标本体5,另外具有一可对应接收无线讯号的一无线接收装置6,而无线接收装置6则利用一电缆线61与一电脑主机7内部的一电路装置71电性连接,当使用者由键盘本体4输入或者移动鼠标本体5时,键盘本体4或鼠标本体5即可产生对应的无线电射频讯号,透过无线接收装置6的感应接收并进一步转换成电子讯号后,借助电缆线61传递至电脑主机7内的电路装置71,如此,键盘本体4或鼠标本体5即不再需要实体线路与电脑主机7直接相连,在使用上即不必受到实体线路的羁绊,且其移动的范围与实体线路相比亦较广,使用上的便利性可提高。然而,就此种无线接口设备在电脑的应用上来说,虽然免除了键盘本体4或鼠标本体5与电脑主机7间直接的实体线路连接,但是取而代之的是具有无线接收装置6以电缆线61与电脑主机7相连,对电脑主机7来说,其仍然具有一外接的装置位于电脑主机7外部,虽然无线接收装置6的电缆线61已经较公知的具有实体线路的键盘或鼠标短,但在使用上难免仍会受到电缆线61的限制或羁绊,且当电脑主机7移动时,外接的无线接收装置6因为显露在外而无法方便地移动,故似乎无法真正达到“无线”的要求,使用上仍不尽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完全将一用以接收无线讯号的无线接收装置容纳定位并隐藏于内、且不会引响无线讯号接收的电脑机壳,使得一电脑主机在外观上完全无实体线路显露于外。本专利技术的可容纳无线接收装置的电脑机壳呈中空状而具有一位于内部的容置空间,机壳包含有至少一周壁、一定位装置及一盖体。其中周壁具有一趋近容置空间的第一面及与该第一面相对并远离该容置空间的第二面。而定位装置设于周壁的第二面上,使一无线接收装置可分离地定位于第二面上。而且,盖体可分离地与周壁组合,使盖体与周壁的第二面间形成一容纳无线接收装置的夹层空间,进而使无线接收装置可被该盖体遮蔽而隐藏于内。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电脑主机,包括一机壳,具有多个周壁,所述周壁共同界定出一容置空间,而该周壁形成有一趋近该容置空间的第一面及与该第一面向对并远离该容置空间的第二面;一定位装置,设于该其中的一周壁的第二面上,使该无线接收装置可分离地定位于该第二面;及一盖体,是可分离地与该周壁组合,使该盖体与该周壁的第二面间形成一夹层空间;一电路装置,设置于该机壳的容置空间内,用以执行计算机预设的功能;及一无线收发装置,用以接收无线讯号,并将讯号传递至该电路装置;当该盖体与该周壁分离时,该无线接收装置可分离地与该定位装置结合而定位,而当该盖体与该周壁结合后,该无线接收装置可被该盖体遮蔽而隐藏于该夹层空间内。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及优点在以下参照附图的优选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更加清楚,在附图中图1是一种公知的无线键盘及无线鼠标应用于一电脑主机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电脑机壳的一优选实施例的立体结构图,说明其与一无线接收装置组装的关系;图3是该优选实施例与该无线接收装置组合后局部放大示意图,说明一定位装置的一抵接部与无线接收装置的一卡置部的干涉关系;图4是该优选实施例与该无线接收装置的组合图,说明无线接收装置与设于机壳上的定位装置的组合关系,此时一盖体还未与机壳组合;及图5是该优选实施例与该无线接收装置的组合图,说明当盖体与机壳组合后,无线接收装置可隐藏定位于机壳内。附图标记说明1 机壳10 容置空间11 周壁111第一面112第二面113穿孔114扣孔12 定位装置121接触部122抵接部13 盖体131扣钩132连动单元2 电路装置3 无线接收装置31 电缆线32 第一侧面33 第二侧面34 卡置部35 重设按钮 4 键盘本体5 鼠标本体6 无线接收装置61电缆线7 电脑主机71电路装置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2、4及图5,本专利技术的电脑机壳1的一优选实施例应用于一台式电脑主机上,使电脑机壳1可容置一用以执行电脑预设功能的电路装置2,并可用以与一无线接收装置3结合,无线接收装置3则如公知的一般具有一传递讯号的电缆线31,而机壳1包括多个周壁11、一定位装置12及一盖体13。本例中,机壳1呈一矩形体,故具有六个不同朝向的周壁,使得这些周壁可共同界定出一位于内部呈中空状的容置空间10,容置空间10用以容纳定位电路装置2,而其中位于前方且通常最接近使用者的周壁11形成有一位于内侧而趋近容置空间10的第一面111及一位于外侧而与第一面111相反的第二面112,而周壁11上还设有至少一贯穿第一面111与第二面112的穿孔113,另外在周壁11的两侧边缘处设有多个扣孔114。同时参照图3,定位装置12设于周壁的第二面112上,主要供无线接收装置3可拆组地定位用。定位装置12在实际上必须配合无线接收装置3的外观形状设计,因此可具有各式各样的型态,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视实际需要加以配置,为便于说明,在此仅列举一例。由于本例中所使用的无线接收装置3的外形呈略为扁平的三角锥形,故可形成有一面向外侧呈弧形表面的第一侧面32及一与第一侧面32相反而接近周壁11的第二面112的第二侧面33,第二侧面33接近下方处还设有两个突出的卡置部34,而配合此无线接收装置3的形状,定位装置12具有两个自第二面112上向外突出的接触部121,两个接触部121配合无线接收装置3的宽度而相距有一定距离,且两个接触部121更以配合无线接收装置3的第一侧面32形状以弧形弯曲方式相对延伸接近,使得两个接触部121的末端可与周壁11的第二面112间构成一间距存在,而且,在周壁11的第二面112接近下方处还设有两个具有弹性的抵接部122。再次参考图3,盖体13可分离地与周壁11组合,本例中,盖体13设计成弧形板状,且两侧边缘对应周壁11的扣孔114位置设有多个对应的扣钩131,借助扣孔114与扣钩131的对应组合而使盖体13定位于周壁11上,而当盖体13与周壁11结合后,盖体13与周壁11的第二面112之间将形成有一容纳定位装置12于其中的夹层空间。如图2及图3,应用时,先使盖体13与机壳1的周壁11分离,使得定位装置12可显露出来,如此,无线接收装置3可以其三角锥形的尖端由下往上插入两个接触部121之间,直到无线接收装置3的卡置部34与对应的抵接部122如图3产生干涉定位为止,如此将使得两个接触部121贴合在无线接收装置3的第一侧面32上、而无线接收装置3的第二侧面33则与周壁11的第二面112接触,两者相互形成限位作用,再借助卡置部34与抵接部122产生的干涉可防止无线接收装置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容纳无线接收装置的电脑机壳,该机壳呈中空状而具有一容置空间,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至少一周壁,该周壁具有趋近该容置空间的第一面及与该第一面相对并远离该容置空间的第二面;    一定位装置,设于该周壁的第二面上,使该无线接收装置可分离地定位于该第二面上;及    一盖体,其可分离地与该周壁组合,使该盖体与该周壁的第二面间形成一容纳该无线接收装置的夹层空间,使该无线接收装置可被该盖体遮蔽而隐藏于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光中郭仕杰
申请(专利权)人: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