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灯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9123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3:16
车辆用灯具(100)具备:光源(10);导光部件(20),其具有从车辆搭载状态下的正面侧观察时沿预定方向延伸而且在与预定方向交叉的方向上空出间隔地配置的基部(21、22)、和配置在基部与基部之间且连接基部及基部的连接部(23),并在基部设有供来自光源的光射入的射入面(24)、配置在车辆搭载状态下的背面侧且将从射入面射入的光反射至正面侧的反射面(25)、以及配置在正面侧且将由反射面反射的光射出的射出面(26);以及遮光部件(30),其覆盖导光部件的正面侧的端面中与连接部对应的区域,就导光部件而言,连接部的厚度比基部薄,在背面侧,在连接部与基部之间形成有台阶部(21s、22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车辆用灯具
本技术涉及车辆用灯具。
技术介绍
例如在尾灯等车辆用灯具中,公知有具备光源和引导来自该光源的光向车辆前方射出的导光部件的结构(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专利文献1的车辆用灯具中,沿一个方向延伸的多个导光部件在与该一个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并排配置,以在相邻的导光部件之间隔着遮光部件的状态设置。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037963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然而,在专利文献1的结构中,通过导光部件的内部的光在与遮光部件相接的面上进行内部反射时,有被遮光部件吸收的可能性。因此,有光的利用效率下降的可能性。本技术是鉴于上述情况而提出方案,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光的利用效率的车辆用灯具。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本技术的车辆用灯具具备:光源;导光部件,其具有从车辆搭载状态下的正面侧观察时沿预定方向延伸而且在与上述预定方向交叉的方向上空出间隔地配置的多个基部、和配置在多个上述基部之间且连接上述基部彼此的连接部,在多个上述基部设有供来自上述光源光射入的射入面、配置在车辆搭载状态下的背面侧且将从上述射入面射入的光反射至上述正面侧的反射面、以及配置在上述正面侧且将由上述反射面反射的光射出的射出面;以及遮光部件,其覆盖上述导光部件的上述正面侧的端面中与上述连接部对应的区域,就上述导光部件而言,上述连接部的厚度比多个上述基部薄,在上述背面侧,在上述连接部与多个上述基部之间形成有台阶部。在上述的车辆用灯具中,优选上述台阶部设为遍及上述预定方向的整体。在上述的车辆用灯具中,优选上述导光部件以及上述遮光部件由一个部件构成。在上述的车辆用灯具中,优选上述导光部件具有配置在上述连接部的上述背面侧且而用于固定该导光部件的固定部。在上述的车辆用灯具中,优选上述遮光部件以从上述正面侧观察时向上述基部侧伸出的状态配置。在上述的车辆用灯具中,优选上述导光部件在上述连接部的上述正面侧具有沿上述预定方向延伸的第一槽部,上述遮光部件具有插入到上述第一槽部的第一突起部。在上述的车辆用灯具中,优选上述导光部件在上述基部的上述正面侧中与上述连接部的边界部分具有沿上述预定方向延伸的第二槽部,上述遮光部件具有插入到上述第二槽部的第二突起部。技术的效果根据本技术,能够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光的利用效率的车辆用灯具。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灯具的一例的图。图2是表示图1中的沿A-A剖面的结构的图。图3是表示比较例的车辆用灯具的图。图4是表示车辆用灯具的其它例的图。图5是表示车辆用灯具的其它例的图。图6是表示车辆用灯具的其它例的图。图7是表示车辆用灯具的其它例的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基于附图对本技术的车辆用灯具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本技术并限定于该实施方式。另外,下述实施方式中的构成要素包含本领域人员能够置换而且容易置换的、或者实质上相同的构成要素。在以下的说明中,前后、上下、左右各方向是车辆用前照灯搭载在车辆上的车辆搭载状态下的方向,表示从驾驶席观察车辆的行进方向的情况下的方向。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上下方向与铅垂方向平行,左右方向是水平方向。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灯具100的一例的图。图2是表示图1中的沿A-A剖面的结构的图。作为车辆用灯具100,例如可列举尾灯、停车灯、车距灯、转向信号灯、日间行车灯等。车辆用灯具100也可以是具有多个上述各种灯的功能的多功能灯。在本实施方式中,以车辆用灯具100是安装于车辆的后部的尾灯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该情况下,车辆搭载状态下的后方成为车辆用灯具100的正面侧,前方成为背面侧。图1所示的车辆用灯具100具备光源10、导光部件20、以及遮光部件30。车辆用灯具100例如收纳于由壳体40划分的灯室内。光源10例如使用半导体光源。作为这样的半导体光源,例如可列举LED、OEL、OLED(有机EL)等。光源10以发光面11朝向导光部件20的状态配置。光源10设于后述的导光部件20的每个基部21、22。导光部件20引导来自光源10的光。导光部件20例如使用丙烯酸树脂、聚碳酸酯等透明的树脂材料形成。导光部件20具有横剖面形状以矩形或者多边形为基调的板状的形状。导光部件20具有基部21、22和连接部23。在从车辆搭载状态下的正面侧观察时,基部21、22沿预定方向延伸。在本实施方式中,基部21、22例如是从车辆用灯具100的灯室内的上部向下方延伸、并朝向车辆内侧屈曲的形状。此外,基部21、22的形状并不限定于此。基部21和基部22在与预定方向(延伸的方向)交叉的方向上空出间隔地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是配置有两个基部21、22的结构,但也可以配置有三个以上的基部。基部21与预定方向交叉的方向(宽度方向)的尺寸比基部22大,但并不限定于该结构。基部21与基部22的宽度方向的尺寸也可以相同、也可以是基部22的宽度方向的尺寸比基部21大。如图2所示,基部21的厚度t1与基部22的厚度t2大致相同。基部21、22分别具有射入面24、反射面25、以及射出面26。射入面24朝向光源10的发光面11,供来自光源10的光射入。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射入面24设定于基部21的上端面,但并不限定于此。反射面25向正面侧(后方)反射从射入面24射入的光。射出面26配置在基部21的正面侧。射出面26向正面侧射出由反射面25反射的光。连接部23配置在多个基部之间,连接多个基部彼此。在本实施方式中,连接部23配置在基部21与基部22之间,连接基部21和基部22。通过设置连接部23,从而基部21和基部22形成为一体。连接部23的厚度(车辆搭载状态下的前后方向的尺寸)t3比基部21的厚度t1以及基部22的厚度t2薄。因此,在连接部23与基部21之间形成有台阶部21s。另外,在连接部23与基部22之间形成有台阶部22s。连接部23设为遍及导光部件20的预定方向的整体。因此,台阶部21s、22s设为遍及导光部件20的预定方向的整体。台阶部21s、22s例如设于导光部件20的背面侧。在导光部件20的正面侧,基部21、22与连接部23之间例如能够成为同一面状态。台阶部21s、22s形成为内部反射在基部21、22的内部行进的光。在连接部23的背面侧设有固定部27。固定部27配置为从连接部23向背面侧突出。固定部27能够安装螺纹部件28等固定部件。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在将固定部27组装于壳体40的一部分的状态下,通过在固定部27安装螺纹部件28,能够将导光部件20固定于壳体40的一部分。遮光部件30例如是平板状,以覆盖导光部件20的正面侧(后方)的端面中与连接部23对应的区域的状态配置。遮光部件30例如使用塑料等非透明的树脂材料来形成。在本实施方式中,遮光部件30例如使用黒色的树脂材料来形成,但并不限定于此。遮光部件30遮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用灯具,其特征在于,具备:/n光源;/n导光部件,其具有从车辆搭载状态下的正面侧观察时沿预定方向延伸而且在与上述预定方向交叉的方向上空出间隔地配置的多个基部、和配置在多个上述基部之间且连接上述基部彼此的连接部,在多个上述基部设有供来自上述光源的光射入的射入面、配置在车辆搭载状态下的背面侧且将从上述射入面射入的光反射至上述正面侧的反射面、以及配置在上述正面侧且将由上述反射面反射的光射出的射出面;以及/n遮光部件,其覆盖上述导光部件的上述正面侧的端面中与上述连接部对应的区域,/n就上述导光部件而言,上述连接部的厚度比多个上述基部薄,在上述背面侧,在上述连接部与多个上述基部之间形成有台阶部。/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车辆用灯具,其特征在于,具备:
光源;
导光部件,其具有从车辆搭载状态下的正面侧观察时沿预定方向延伸而且在与上述预定方向交叉的方向上空出间隔地配置的多个基部、和配置在多个上述基部之间且连接上述基部彼此的连接部,在多个上述基部设有供来自上述光源的光射入的射入面、配置在车辆搭载状态下的背面侧且将从上述射入面射入的光反射至上述正面侧的反射面、以及配置在上述正面侧且将由上述反射面反射的光射出的射出面;以及
遮光部件,其覆盖上述导光部件的上述正面侧的端面中与上述连接部对应的区域,
就上述导光部件而言,上述连接部的厚度比多个上述基部薄,在上述背面侧,在上述连接部与多个上述基部之间形成有台阶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灯具,其特征在于,
上述台阶部设为遍及上述预定方向的整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用灯具,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奥裕章中川真俊丁纳叻·提拉乌德饭盛浩织田达哉谷奥姆·萨卡琳巴拜·差差瓦尔
申请(专利权)人:市光工业株式会社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