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喜彬专利>正文

一种旋转阀切换气流流向的油气回收真空泵及加油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8856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3: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旋转阀切换气流流向的油气回收真空泵及加油机,真空泵包括动力单元、配气盘、盖板、转换阀门、定子、转子等部件配合,能够实现即使在不知道电机旋转方向的情况下,通过将转换阀门即可实现气流流向的切换,使得本方案的结构能够适用于不同转向的电机,而无需事先定制,使用灵活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旋转阀切换气流流向的油气回收真空泵及加油机
本技术属于油气回收真空泵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旋转阀切换气流流向的油气回收真空泵及加油机。
技术介绍
加油机的油气回收技术是节能环保型的新技术,其通过运用油气回收技术回收油品在储运、装卸过程中排放的油气,防止油气挥发造成的大气污染,消除安全隐患,其主要思路在于通过提高对能源的利用率,减小经济损失,从而得到可观的效益回报。然而,现有技术中的油气回收真空泵结构是单向的,当油气回收真空泵和电机装反时,即电机转向与预设相反时,会导致油气反流,会损坏油气真空泵本身和其它相关的设备,而现有大部分真空泵的配套组件多是无法根据电机转向情况进行临时调整的,即定制件,所以,这也使得在真空泵装配时,难以对旧电机的情况进行即时适配。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使用灵活,可靠的旋转阀切换气流流向的油气回收真空泵及加油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旋转阀切换气流流向的油气回收真空泵,连接在加油机内且用于提供加油机回收油气所需的负压,其包括:动力单元,产生加油机回收油气所需负压的动力来源;配气盘,配气盘的两侧分别固定有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配气盘的下端面上有第一沉槽和第二沉槽,配气盘的上端面的中心处设有圆形的凹腔,凹腔的内壁上设有相对设置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第一通孔与第一沉槽连通,第二通孔与第二沉槽连通,所述配气盘的上端面设有第一流槽和第二流槽,第一流槽和第二流槽的一端相对设置且分别延伸连通至凹腔的内壁,第一流槽的另一端延伸连通至第一接头,第二流槽的另一端延伸连通至第二接头;盖板,盖设在配气盘的上端面并将第一流槽和第二流槽覆盖;转换阀门,与凹腔的形状相适配并转动连接于凹腔内,转换阀门内部具有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的两端口分别延伸至转换阀门的侧壁;定子,为筒状结构,一端固定于配气盘的下端面且将第一沉槽和第二沉槽环绕其中,另一端固定于动力单元的上端面;转子,偏心转动连接于定子内部并由动力单元驱动旋转,转子的上端面与配气盘的下端面抵接,转子的下端面与动力单元的上端面抵接,转子的周边沿周向间隔设有多个滑槽,各滑槽内分别滑动连接有推板;动力单元驱动转子偏心旋转过程中,推板受离心力而伸出并与定子的内壁相抵,使第一沉槽内的空气被推移至第二沉槽内,或使第二沉槽内的空气被推移至第一沉槽内。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动力单元包括电机和减速器,减速器包括支架罩、底板和齿轮减速机构,底部固定连接于电机的上端面,支架罩的下端固定连接于底板上端,支架罩的上端与于定子的下端固定,所述齿轮减速机构置于支架罩和底板围合的空间内,电机的输出轴通过齿轮减速机构带动转子旋转。进一步的,所述齿轮减速机构包括输入齿轮、过渡双联齿轮和输出齿轮,输入齿轮固定连接于电机的输出轴上,过渡双联齿轮的下齿轮与输入齿轮啮合,过渡双联齿轮的上齿轮与输出齿轮啮合,输出齿轮固定连接于转子的转轴上。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转换阀门的上端面上固定有转动块,盖板上固定有两个间隔设置的限位块,转动块在两个限位块之间移动。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推板远离转子中心的端部为弧形结构。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的第一沉槽和第二沉槽之间还通过泄压阀连通。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上分别连接有阻火器。一种加油机,其包括上述所述的油气回收真空泵。本技术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动力单元驱动转子偏心旋转,推板受离心力而伸出并与定子的内壁相抵,使第一沉槽内的空气被推移至第二沉槽内(此时第一沉槽产生负压,而第二沉槽产生正压),或使第二沉槽内的空气被推移至第一沉槽内(此时第一沉槽产生正压,而第二沉槽产生负压),同时在配气盘和转换阀门的配合实现气流从第一接头输出或从第二接头输出,即使在不知道电机旋转方向的情况下,通过将转换阀门即可实现气流流向的切换,使得本方案的结构能够适用于不同转向的电机,而无需事先定制,使用灵活可靠。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的剖视图;图3为配气盘、转换阀门和盖板组配在一起的剖视图;图4为配气盘、转换阀门和盖板组配在一起的俯视图;图5为配气盘的示意图;图6为配气盘另一个视角的示意图图7为齿轮减速机构的示意图;图8为转子与定子配合的示意图;图9为转换阀门和配气盘组配在一起且为初始状态下的水平剖视图;图10为转换阀门和配气盘组配在一起且为转换阀门旋转切换时的水平剖视图;图11为配气盘上增加泄压阀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10之一所示,本技术一种旋转阀切换气流流向的油气回收真空泵,连接在加油机内且用于提供加油机回收油气所需的负压,具体包括:动力单元1,产生加油机回收油气所需负压的动力来源;配气盘2,配气盘2的两侧分别固定有第一接头3和第二接头4,配气盘2的下端面上有第一沉槽21和第二沉槽22,配气盘2的上端面的中心处设有圆形的凹腔23,凹腔23的内壁上设有相对设置的第一通孔24和第二通孔25,第一通孔24与第一沉槽21连通,第二通孔25与第二沉槽22连通,所述配气盘2的上端面设有对称设置的第一流槽26和第二流槽27,第一流槽26和第二流槽27的一端相对设置且分别延伸连通至凹腔23的内壁,第一流槽26的另一端延伸连通至第一接头3,第二流槽27的另一端延伸连通至第二接头4;盖板4,盖设在配气盘2的上端面并将第一流槽26和第二流槽27覆盖;转换阀门5,与凹腔23的形状相适配并转动连接于凹腔23内,转换阀门5内部具有第一通道51和第二通道52(第一通道51和第二通道52呈中心对称),第一通道51和第二通道52的两端口分别延伸至转换阀门5的侧壁;定子6,为筒状结构,一端固定于配气盘2的下端面且将第一沉槽21和第二沉槽22环绕其中,另一端固定于动力单元1的上端面;转子7,偏心转动连接于定子6内部并由动力单元1驱动旋转,转子7的上端面与配气盘2的下端面抵接,转子7的下端面与动力单元1的上端面抵接,转子7的周边沿周向间隔设有多个滑槽,各滑槽内分别滑动连接有推板8;动力单元1驱动转子7偏心旋转过程中,推板8受离心力而伸出并与定子6的内壁相抵,使第一沉槽21内的空气被推移至第二沉槽22内,或使第二沉槽22内的空气被推移至第一沉槽21内。其中,作为动力单元1的一种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所述动力单元1包括电机11和减速器12,减速器12包括支架罩121、底板122和齿轮减速机构123,底部固定连接于电机11的上端面,支架罩121的下端固定连接于底板122上端,支架罩121的上端与于定子6的下端固定,所述齿轮减速机构123置于支架罩121和底板122围合的空间内,电机11的输出轴通过齿轮减速机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旋转阀切换气流流向的油气回收真空泵,连接在加油机内且用于提供加油机回收油气所需的负压,其特征在于:其包括:/n动力单元,产生加油机回收油气所需负压的动力来源;/n配气盘,配气盘的两侧分别固定有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配气盘的下端面上有第一沉槽和第二沉槽,配气盘的上端面的中心处设有圆形的凹腔,凹腔的内壁上设有相对设置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第一通孔与第一沉槽连通,第二通孔与第二沉槽连通,所述配气盘的上端面设有第一流槽和第二流槽,第一流槽和第二流槽的一端相对设置且分别延伸连通至凹腔的内壁,第一流槽的另一端延伸连通至第一接头,第二流槽的另一端延伸连通至第二接头;/n盖板,盖设在配气盘的上端面并将第一流槽和第二流槽覆盖;/n转换阀门,与凹腔的形状相适配并转动连接于凹腔内,转换阀门内部具有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的两端口分别延伸至转换阀门的侧壁;/n定子,为筒状结构,一端固定于配气盘的下端面且将第一沉槽和第二沉槽环绕其中,另一端固定于动力单元的上端面;/n转子,偏心转动连接于定子内部并由动力单元驱动旋转,转子的上端面与配气盘的下端面抵接,转子的下端面与动力单元的上端面抵接,转子的周边沿周向间隔设有多个滑槽,各滑槽内分别滑动连接有推板;动力单元驱动转子偏心旋转过程中,推板受离心力而伸出并与定子的内壁相抵,使第一沉槽内的空气被推移至第二沉槽内,或使第二沉槽内的空气被推移至第一沉槽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旋转阀切换气流流向的油气回收真空泵,连接在加油机内且用于提供加油机回收油气所需的负压,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动力单元,产生加油机回收油气所需负压的动力来源;
配气盘,配气盘的两侧分别固定有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配气盘的下端面上有第一沉槽和第二沉槽,配气盘的上端面的中心处设有圆形的凹腔,凹腔的内壁上设有相对设置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第一通孔与第一沉槽连通,第二通孔与第二沉槽连通,所述配气盘的上端面设有第一流槽和第二流槽,第一流槽和第二流槽的一端相对设置且分别延伸连通至凹腔的内壁,第一流槽的另一端延伸连通至第一接头,第二流槽的另一端延伸连通至第二接头;
盖板,盖设在配气盘的上端面并将第一流槽和第二流槽覆盖;
转换阀门,与凹腔的形状相适配并转动连接于凹腔内,转换阀门内部具有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的两端口分别延伸至转换阀门的侧壁;
定子,为筒状结构,一端固定于配气盘的下端面且将第一沉槽和第二沉槽环绕其中,另一端固定于动力单元的上端面;
转子,偏心转动连接于定子内部并由动力单元驱动旋转,转子的上端面与配气盘的下端面抵接,转子的下端面与动力单元的上端面抵接,转子的周边沿周向间隔设有多个滑槽,各滑槽内分别滑动连接有推板;动力单元驱动转子偏心旋转过程中,推板受离心力而伸出并与定子的内壁相抵,使第一沉槽内的空气被推移至第二沉槽内,或使第二沉槽内的空气被推移至第一沉槽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转阀切换气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喜彬
申请(专利权)人:林喜彬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