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电、屏蔽、散热复合材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84547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3: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导电、屏蔽、散热复合材料,包括有第一超薄电解铜箔、第一导电胶膜、人工石墨、第二导电胶膜与第二超薄电解铜箔,所述第一超薄电解铜箔与第一导电胶膜底端固定粘接,且第一导电胶膜与人工石墨底端固定粘接,所述人工石墨与第二导电胶膜底端固定粘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该复合结构为上下两层超薄电解铜箔,使用导电胶膜100%粘合后,中间层局部覆合人工石墨,底部覆合导电胶膜,中间为局部覆合石墨确保维持铜箔原始极佳导电性能,同时具有更好的散热和屏蔽信号的功能,改变以往复合材料影响铜箔导电速度,制备氧化石墨烯前驱体溶液的步骤与传统Hummers法相比,省略了干燥步骤,更为便捷,提高生产效率,在电催化领域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导电、屏蔽、散热复合材料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导电、屏蔽、散热复合材料,属于电解铜箔

技术介绍
电解铜箔是覆铜板(CCL)及印制电路板(PCB)、锂离子电池制造的重要的材料,在当今电子信息产业高速发展中,电解铜箔被称为电子产品信号与电力传输、沟通的“神经网络”,作为PCB的基板材料,覆铜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大生产国,由此也使我国的电解铜箔产业在近几年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电解铜箔生产主要工序有溶液生箔、表面处理和产品分切。现有的导电、屏蔽、散热复合材料,在其使用的过程中,散热效果慢,易造成装置软化,不具备很好的屏蔽信号功能,且导电效果不理想,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导电、屏蔽、散热复合材料。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克服现有的导电、屏蔽、散热复合材料,在其使用的过程中,散热效果慢,易造成装置软化,不具备很好的屏蔽信号功能,且导电效果不理想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导电、屏蔽、散热复合材料,包括有第一超薄电解铜箔、第一导电胶膜、人工石墨、第二导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导电、屏蔽、散热复合材料,包括有第一超薄电解铜箔(1)、第一导电胶膜(2)、人工石墨(3)、第二导电胶膜(4)与第二超薄电解铜箔(5),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超薄电解铜箔(1)与第一导电胶膜(2)底端固定粘接,且第一导电胶膜(2)与人工石墨(3)底端固定粘接,所述人工石墨(3)与第二导电胶膜(4)底端固定粘接,且第二导电胶膜(4)与第二超薄电解铜箔(5)底端固定粘接;/n至少使作为阴极的所述等离子体表面处理后的铜箔、阳极与电解液共同构建电化学反应体系,其中,所述电解液包括硫酸钠、十二烷基三甲氧基硅烷、酸溶液的混合液、铜离子、硬脂酸和盐酸的混合液。/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导电、屏蔽、散热复合材料,包括有第一超薄电解铜箔(1)、第一导电胶膜(2)、人工石墨(3)、第二导电胶膜(4)与第二超薄电解铜箔(5),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超薄电解铜箔(1)与第一导电胶膜(2)底端固定粘接,且第一导电胶膜(2)与人工石墨(3)底端固定粘接,所述人工石墨(3)与第二导电胶膜(4)底端固定粘接,且第二导电胶膜(4)与第二超薄电解铜箔(5)底端固定粘接;
至少使作为阴极的所述等离子体表面处理后的铜箔、阳极与电解液共同构建电化学反应体系,其中,所述电解液包括硫酸钠、十二烷基三甲氧基硅烷、酸溶液的混合液、铜离子、硬脂酸和盐酸的混合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电、屏蔽、散热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超薄电解铜箔(1)与第二超薄电解铜箔(5)横截面积相同,且第一超薄电解铜箔(1)与第二超薄电解铜箔(5)中轴线相重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电、屏蔽、散热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电胶膜(4)与第一超薄电解铜箔(1)横截面积相同,且第二导电胶膜(4)与第一超薄电解铜箔(1)中轴线相重叠。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电、屏蔽、散热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胶膜(2)与人工石墨(3)横截面积相同,且第一导电胶膜(2)与人工石墨(3)中轴线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茂洲钟卫殷承秋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鑫诺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