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镀废气收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683135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3: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镀废气收集系统,包括电镀槽、下帽、上帽、进液管道、出液管道、废气排气管道、水泵、细长管和废气处理塔;电镀槽为一封闭式槽体,存储电镀液;下帽置于电镀槽一侧,细长管与下帽之间形成第一腔体;上帽设置于电镀槽一侧、下帽上方,细长管与上帽之间形成第二腔体;上帽、下帽和细长管中心孔内穿设阳极杆,与细长管之间形成第三腔体;进液管道设于电镀槽和下帽之间,通过水泵将电镀液泵入第一腔体;出液管道设于电镀槽和上帽之间,将第二腔体内电镀液和气泡输出至电镀槽;废气处理塔设于电镀槽另一侧,对废气进行净化处理;废气排气管道设于电镀槽和废气处理塔之间,将气泡以及废气排入废气处理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镀废气收集系统
本技术属于电镀
,具体涉及一种电镀废气收集系统。
技术介绍
镀铬层拥有优良的性能,广泛用于功能性或防护性镀层,在电镀工业中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由于铬层优良的耐磨和抗腐蚀性能,一直应用在特种产品上,工作于极端特种环境中。在镀铬过程中,由于使用不容性阳极,阴极电流效率又很低,致使大量的氢气和氧气析出,当气体溢出液面时,镀液热蒸汽中带有大量的铬酸,形成铬雾造成严重的污染,腐蚀性极强,危害工人健康,不符合国家倡导的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的发展新趋势。因此,解决电镀废气排放问题,实现绿色制造既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镀铬装置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电镀废气收集系统,通过采用封闭式镀液循环系统实现电镀废气集中收集和处理的目的。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电镀废气收集系统,包括电镀槽,位于电镀废气收集系统的中部,为一封闭式的槽体,用于存储电镀液,防止槽内蒸汽和废气泄露至槽体外;下帽,设置于电镀槽一侧,用于夹持细长管下部,所述细长管下部与下帽之间形成第一腔体,用于容纳电镀液;上帽,设置于电镀槽一侧、下帽的上方,用于夹持细长管上部,所述细长管上部与上帽之间形成第二腔体,用于容纳电镀液和气泡;所述上帽、下帽和细长管的中心孔内穿设有阳极杆,所述阳极杆与细长管的中心孔之间形成第三腔体,用于连接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并容纳电镀液和气泡;进液管道,设置于电镀槽和下帽之间,进液管道的一端连接第一腔体,另一端置于电镀槽的电镀液内并与水泵连接,通过水泵将电镀液泵入第一腔体内;出液管道,设置于电镀槽和上帽之间,出液管道的一端连接第二腔体,另一端置于电镀槽内电镀液的上方,用于将第二腔体内的电镀液和气泡输出至电镀槽内;废气处理塔,设置于电镀槽的另一侧,用于对进入处理塔内的废气进行净化处理,达标后排放;废气排气管道,设置于电镀槽和废气处理塔之间,一端置于电镀槽内电镀液的上方,另一端与废气处理塔连接,用于将电镀槽内的气泡以及电镀槽内产生的废气排入废气处理塔;所述电镀液从电镀槽中由水泵抽出,经进液管道依次注入和流经第一腔体、第三腔体和第二腔体,从出液管道流回电镀槽内,循环流入电镀槽中的气泡以及槽内废气由电镀槽顶部废气排气管道进入废气处理塔,经废气处理塔净化处理达标后排放至空气中,使电镀液及电镀废气在整个循环过程中处于封闭的管道循环系统中。进一步的,所述上帽、下帽、阳极杆和细长管的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进一步的,所述废气排气管道上还安装有抽风机,用于加快气泡和废气的流动。进一步的,所述气泡为电镀过程中因电镀产生的氢气和氧气。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由于整个电镀液在密闭管道系统中循环流动,避免了电镀液跑冒滴漏的问题,营造了一个干净、清洁的电镀车间。2.因电镀废气也被封闭在密闭管道空间内,并通过废气排气系统回收至废气处理塔,经净化处理后达标排放,大幅减少了镀铬车间的空气污染和工厂大气污染。3.使电镀铬的环保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为工人创造了干净、清洁的工作环境,大幅降低电镀职业病的风险。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附图中,1为上帽,2为细长管,3为阳极杆,4为下帽,5为进液管道,6为水泵,7为电镀槽,8为电镀液,9为废气处理塔,10为抽风机,11为废气排气管道,12为出液管道,13为气泡,14为第一腔体,15为第二腔体,16为第三腔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见图1所示,一种电镀废气收集系统,包括电镀槽7、下帽4、上帽1、进液管道5、出液管道12、废气排气管道11、水泵6、细长管2和废气处理塔9;所述电镀槽7位于电镀废气收集系统的中部,用于存储电镀液8,是一个封闭式的槽体,防止槽内蒸汽和废气泄露至槽体外;所述下帽4设置于电镀槽7一侧,用于夹持细长管2下部,所述细长管2下部与下帽4之间形成第一腔体14,用于容纳电镀液8;所述上帽1设置于电镀槽7一侧、下帽4的上方,用于夹持细长管2上部,所述细长管2上部与上帽1之间形成第二腔体15,用于容纳电镀液8和气泡13;所述上帽1、下帽4和细长管2的中心孔内穿设有阳极杆3,所述阳极杆3与细长管2的中心孔之间形成第三腔体16,用于连接第一腔体14和第二腔体15,并容纳电镀液8和气泡13;所述进液管道5设置于电镀槽7和下帽4之间,进液管道5的一端连接第一腔体14,另一端置于电镀槽的电镀液8内并与水泵6连接,通过水泵6将电镀液8泵入第一腔体14内;所述出液管道12设置于电镀槽7和上帽1之间,出液管道12的一端连接第二腔体15,另一端置于电镀槽内电镀液8的上方,用于将第二腔体15内的电镀液8和气泡13输出至电镀槽7内;所述废气处理塔9设置于电镀槽7的另一侧,用于对进入处理塔内的废气进行净化处理,达标后排放;所述废气排气管道11设置于电镀槽7和废气处理塔9之间,一端置于电镀槽内电镀液8的上方,另一端与废气处理塔9连接,将电镀槽内的气泡13以及电镀槽内产生的高温蒸汽等废气排入废气处理塔9;本实施例中,所述上帽1、下帽4、阳极杆3和细长管2的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本实施例中,为加快气泡13和高温蒸汽等废气的流动,在所述废气排气管道11上还安装有抽风机10。本技术的电镀废气收集系统是将电镀液8从电镀槽7中由水泵6抽出,经进液管道5依次注入和流经第一腔体14、第三腔体16和第二腔体15,从出液管道12流回电镀槽7内;在电镀过程中,在细长管2内腔中因电镀产生氢气和氧气等气泡13随电镀液从出液管道12流回电镀槽7内;循环流入电镀槽中的气泡13以及槽内废气由电镀槽7顶部废气排气管道11进入废气处理塔9,经废气处理塔9净化处理达标后排放至空气中,电镀液8及电镀废气在整个循环过程中处于封闭的管道循环系统中,不会外泄,实现了电镀废气集中收集和处理的目的。最后说明的是,以上优选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已经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出各种各样的改变,而不偏离本技术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镀废气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电镀槽,位于电镀废气收集系统的中部,为一封闭式的槽体,用于存储电镀液,防止槽内蒸汽和废气泄露至槽体外;/n下帽,设置于电镀槽一侧,用于夹持细长管下部,所述细长管下部与下帽之间形成第一腔体,用于容纳电镀液;/n上帽,设置于电镀槽一侧、下帽的上方,用于夹持细长管上部,所述细长管上部与上帽之间形成第二腔体,用于容纳电镀液和气泡;/n所述上帽、下帽和细长管的中心孔内穿设有阳极杆,所述阳极杆与细长管的中心孔之间形成第三腔体,用于连接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并容纳电镀液和气泡;/n进液管道,设置于电镀槽和下帽之间,进液管道的一端连接第一腔体,另一端置于电镀槽的电镀液内并与水泵连接,通过水泵将电镀液泵入第一腔体内;/n出液管道,设置于电镀槽和上帽之间,出液管道的一端连接第二腔体,另一端置于电镀槽内电镀液的上方,用于将第二腔体内的电镀液和气泡输出至电镀槽内;/n废气处理塔,设置于电镀槽的另一侧,用于对进入处理塔内的废气进行净化处理,达标后排放;/n废气排气管道,设置于电镀槽和废气处理塔之间,一端置于电镀槽内电镀液的上方,另一端与废气处理塔连接,用于将电镀槽内的气泡以及电镀槽内产生的废气排入废气处理塔;/n所述电镀液从电镀槽中由水泵抽出,经进液管道依次注入和流经第一腔体、第三腔体和第二腔体,从出液管道流回电镀槽内,循环流入电镀槽中的气泡以及槽内废气由电镀槽顶部废气排气管道进入废气处理塔,经废气处理塔净化处理达标后排放至空气中,使电镀液及电镀废气在整个循环过程中处于封闭的管道循环系统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镀废气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镀槽,位于电镀废气收集系统的中部,为一封闭式的槽体,用于存储电镀液,防止槽内蒸汽和废气泄露至槽体外;
下帽,设置于电镀槽一侧,用于夹持细长管下部,所述细长管下部与下帽之间形成第一腔体,用于容纳电镀液;
上帽,设置于电镀槽一侧、下帽的上方,用于夹持细长管上部,所述细长管上部与上帽之间形成第二腔体,用于容纳电镀液和气泡;
所述上帽、下帽和细长管的中心孔内穿设有阳极杆,所述阳极杆与细长管的中心孔之间形成第三腔体,用于连接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并容纳电镀液和气泡;
进液管道,设置于电镀槽和下帽之间,进液管道的一端连接第一腔体,另一端置于电镀槽的电镀液内并与水泵连接,通过水泵将电镀液泵入第一腔体内;
出液管道,设置于电镀槽和上帽之间,出液管道的一端连接第二腔体,另一端置于电镀槽内电镀液的上方,用于将第二腔体内的电镀液和气泡输出至电镀槽内;
废气处理塔,设置于电镀槽的另一侧,用于对进入处理塔内的废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必良雷敬李岩喻翔刘兵李洪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建设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