堆叠式卡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80411 阅读:8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2:58
一种堆叠式卡座,包括设有第一端子组的壳体组件、设于所述第一端子组下方的印刷电路板上的第二端子组、形成于所述第一、第二端子组之间的移动空间、于所述移动空间内移动并被所述壳体组件限位的卡托及组装于所述壳体组件上的退卡机构,所述壳体组件包括若干第一导电端子、遮蔽壳体及将所述第一导电端子成型于所述遮蔽壳体下表面上的绝缘本体,所述遮蔽壳体后侧开设有切口部,所述绝缘本体对应所述切口部处开设有形变空间,所述遮蔽壳体朝向所述形变空间内斜向后下方延伸形成有动端子,所述形变空间内一体成型有静端子,所述静端子搭接于所述动端子下侧,所述卡托插入所述移动空间内后,所述动端子被向上推动并使所述动端子与所述静端子脱离接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堆叠式卡座
本申请涉及电连接器领域,尤指一种堆叠式卡座。
技术介绍
智能手机一般至少包括一个SIM卡,需要配置一个卡连接器来承载SIM卡;随着用户对手机功能需求的提升,大部分用户需要双卡双待的功能,同时,鉴于内置存储器容量的不足,需要对存储器进行扩展,如此,需要承载三个卡片,即两个SIM卡、一个TF卡,现有SIM卡为NanoSIM卡,NanoSIM卡的尺寸小于TF卡的尺寸;为节约对印刷电路板的占用空间,出现了堆叠式卡座结构方案,即在卡托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容卡空间以将减少对印刷电路板空间的占用。三卡片方案无疑会造成卡座长度的增加。中华人民共和国第202010570718.X号专利揭示了一种堆叠式卡座及卡托,通过两个SIM卡槽长度大于一个TF卡槽长度的特征,在卡托上设计避位结构以容纳退卡机构的执行件,减少了卡托的整体长度。但是堆叠式卡座本身为层叠双层卡座结构,不管如何利用结构改进来改善空间仍然会占用比单层卡更厚的空间,而双层卡座的插卡端需要面对电子设备框体的插卡口,必然会导致框体变薄并降低框体的强度。同时卡座后端仍存在进一步利用上下两层卡槽长度差降低卡座厚度的空间以实现内部空间的优化。同时,现有产品的侦测开关均通过安装于所述卡座尾部的动端子来实现,组装困难,同时也占用了卡座产品的厚度。导电端子与壳体一体注塑成型,对于导电端子的固定存在一定困难,仅靠前后两侧的料带固定容易造成晃动移位。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堆叠式卡座,在所述遮蔽壳体尾部直接延伸形成动端子,并通过在绝缘本体上一体成型静端子,使所述动端子与静端子组成侦测组件,使工艺更简单,降低制造成本。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堆叠式卡座,包括设有第一端子组的壳体组件、设于所述第一端子组下方的印刷电路板上的第二端子组、形成于所述第一、第二端子组之间的移动空间、于所述移动空间内移动并被所述壳体组件限位的卡托及组装于所述壳体组件上的退卡机构,所述壳体组件包括若干第一导电端子、遮蔽壳体及将所述第一导电端子成型于所述遮蔽壳体下表面上的绝缘本体,所述遮蔽壳体后侧开设有切口部,所述绝缘本体对应所述切口部处开设有形变空间,所述遮蔽壳体朝向所述形变空间内斜向后下方延伸形成有动端子,所述形变空间内一体成型有静端子,所述静端子搭接于所述动端子下侧,所述卡托插入所述移动空间内后,所述动端子被向上推动并使所述动端子与所述静端子脱离接触。优选地,所述遮蔽壳体包括板体部、自所述板体部后端向下折弯后再水平向后延伸形成的尾板及自所述板体部横向两侧向下折弯延伸形成的两侧部,所述尾板的上表面低于所述板体部的上表面,所述切口部自所述板体部穿越所述尾板,所述形变空间通过所述绝缘本体成型于所述遮蔽壳体上形成。优选地,所述动端子包括自所述板体部靠近所述形变空间的后缘向下折弯延伸形成的下延臂、自所述下延臂末端斜向后下方延伸形成的延长臂、自所述延长臂末端斜向后下方延伸形成的受力臂及自所述受力臂末端向上翻折形成的受力端部,所述下延臂、受力臂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大于所述延长臂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所述延长臂的下表面电性接触于所述静端子上。优选地,所述板体部后端折弯形成有折弯壁,所述尾板是自所述折弯壁底部水平折弯后延伸形成的,所述下延臂后端位于所述折弯壁前侧以使所述下延臂不暴露于所述板体部后方,所述延长臂与所述受力臂在垂直方向上位于所述尾板上表面以下以使所述尾板上表面的空间不被占用,当所述卡托插入后,所述卡托向上推动所述受力端部并使所述受力臂与延长臂向上形变并脱离与所述静端子的接触。优选地,所述绝缘本体包括成型于所述板体部下表面的第一绝缘主板、成型于所述板体部靠近所述折弯壁位置处的加厚部及成型于所述尾板与所述切口部内的第二绝缘主板,所述加厚部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二绝缘主板的下表面平齐,所述形变空间自至少部分所述板体部下方向后延伸至所述尾板之间的切口部内。优选地,所述静端子与所述第一导电端子一体成型于所述绝缘本体内,所述第一导电端子包括成型于所述第一绝缘主板内且延伸至所述移动空间内的第一接触部、自所述第一接触部向后延伸于所述第一绝缘主板、加厚部、第二绝缘主板内的连接条及自所述连接条折弯形成于所述尾板后下方的焊脚,所述静端子是其中一个连接条与所述第一导电端子切除断开的部分,所述静端子包括埋设于所述形变空间横向两侧的埋入端与埋入端部及横跨所述形变空间的接触梁,所述延长臂与所述接触梁电性接触。优选地,所述卡托上下两侧分别设有朝向所述第一端子组的第一载卡空间及朝向所述第二端子组的两个第二载卡空间,所述卡托还包括将所述第一载卡空间与所述第二载卡空间分隔开的隔板及形成于所述隔板外周的框体,所述框体包括两侧框、前框及尾框,所述尾框包括位于所述第一载卡空间后的第一尾框及位于所述第二载卡空间后的第二尾框,所述第二尾框相较于所述第一尾框更靠后且二者在垂直方向上不重叠,由此在所述第一尾框后侧形成有平台部,所述平台部至少部分与所述第二载卡空间在垂直方向上重叠。优选地,所述卡托插入所述移动空间内后,所述平台部对应插入所述第二绝缘主板下侧,所述第一尾框则限位于所述加厚部前侧,所述动端子的受力端部被所述第二尾框上侧向上推动并形变。优选地,所述退卡机构包括组装于所述遮蔽壳体横向一侧的推杆及与所述推杆配合并铆接于所述板体部后侧的执行件,所述执行件包括转动铆接于所述板体部横向后侧的轴部、自所述轴部横向延伸形成的撬动部及推顶部,所述绝缘本体的加厚部与所述第二绝缘主板在对应所述执行件位置处形成有容纳所述执行件的避让部,所述板体部后侧开设有下凹的铆接孔,所述绝缘本体对应所述铆接孔处开设有通孔,所述铆接孔下凹之至所述通孔内或向下超出所述通孔,所述执行件直接与所述铆接孔接触铆接,所述执行件位于所述避让部与所述卡托的平台部之间转动,所述执行件转动时向前推动所述卡托的第一尾框以使所述卡托退出。优选地,所述第一导电端子的连接条延伸至所述板体部后端侧时向横向一侧靠拢以避开所述避让部。本申请堆叠式卡座自所述遮蔽壳体的板体部后端向后下方延伸形成动端子,在所述绝缘本体的加厚部与第二绝缘主板对应所述动端子位置处设置上下贯穿的形变缺口,并在所述第一导电端子成型时一体成型横跨所述形变缺口的静端子,通过所述卡托的平台部尾部的第二尾框来向上推挤所述动端子以使所述动端子脱离与所述静端子的接触以实现所述侦测组件的侦测功能,且所述动端子在作动过程中不会向上超出所述遮蔽壳体的上表面。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申请堆叠式卡座的立体组合图;图2为本申请堆叠式卡座的立体分解图;图3为本申请堆叠式卡座另一角度的立体分解图;图4为本申请堆叠式卡座的壳体组件与退卡机构的立体组合图;图5为本申请堆叠式卡座的退卡机构的执行件的立体图;图6为本申请堆叠式卡座的退卡机构的执行件另一角度的立体图;图7为本申请卡托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堆叠式卡座,包括设有第一端子组的壳体组件、设于所述第一端子组下方的印刷电路板上的第二端子组、形成于所述第一、第二端子组之间的移动空间、于所述移动空间内移动并被所述壳体组件限位的卡托及组装于所述壳体组件上的退卡机构,所述壳体组件包括若干第一导电端子、遮蔽壳体及将所述第一导电端子成型于所述遮蔽壳体下表面上的绝缘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遮蔽壳体后侧开设有切口部,所述绝缘本体对应所述切口部处开设有形变空间,所述遮蔽壳体朝向所述形变空间内斜向后下方延伸形成有动端子,所述形变空间内一体成型有静端子,所述静端子搭接于所述动端子下侧,所述卡托插入所述移动空间内后,所述动端子被向上推动并使所述动端子与所述静端子脱离接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堆叠式卡座,包括设有第一端子组的壳体组件、设于所述第一端子组下方的印刷电路板上的第二端子组、形成于所述第一、第二端子组之间的移动空间、于所述移动空间内移动并被所述壳体组件限位的卡托及组装于所述壳体组件上的退卡机构,所述壳体组件包括若干第一导电端子、遮蔽壳体及将所述第一导电端子成型于所述遮蔽壳体下表面上的绝缘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遮蔽壳体后侧开设有切口部,所述绝缘本体对应所述切口部处开设有形变空间,所述遮蔽壳体朝向所述形变空间内斜向后下方延伸形成有动端子,所述形变空间内一体成型有静端子,所述静端子搭接于所述动端子下侧,所述卡托插入所述移动空间内后,所述动端子被向上推动并使所述动端子与所述静端子脱离接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堆叠式卡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遮蔽壳体包括板体部、自所述板体部后端向下折弯后再水平向后延伸形成的尾板及自所述板体部横向两侧向下折弯延伸形成的两侧部,所述尾板的上表面低于所述板体部的上表面,所述切口部自所述板体部穿越所述尾板,所述形变空间通过所述绝缘本体成型于所述遮蔽壳体上形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堆叠式卡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动端子包括自所述板体部靠近所述形变空间的后缘向下折弯延伸形成的下延臂、自所述下延臂末端斜向后下方延伸形成的延长臂、自所述延长臂末端斜向后下方延伸形成的受力臂及自所述受力臂末端向上翻折形成的受力端部,所述下延臂、受力臂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大于所述延长臂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所述延长臂的下表面电性接触于所述静端子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堆叠式卡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部后端折弯形成有折弯壁,所述尾板是自所述折弯壁底部水平折弯后延伸形成的,所述下延臂后端位于所述折弯壁前侧以使所述下延臂不暴露于所述板体部后方,所述延长臂与所述受力臂在垂直方向上位于所述尾板上表面以下以使所述尾板上表面的空间不被占用,当所述卡托插入后,所述卡托向上推动所述受力端部并使所述受力臂与延长臂向上形变并脱离与所述静端子的接触。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堆叠式卡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包括成型于所述板体部下表面的第一绝缘主板、成型于所述板体部靠近所述折弯壁位置处的加厚部及成型于所述尾板与所述切口部内的第二绝缘主板,所述加厚部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二绝缘主板的下表面平齐,所述形变空间自至少部分所述板体部下方向后延伸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资华古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长盈精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