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无人机的载荷保护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7541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2: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无人机的载荷保护舱,包括载荷保护舱本体及用于将所述载荷保护舱本体与无人机连接的机载载荷转接板,所述机载载荷转接板与位于无人机上的机载挂载板固定连接;所述载荷保护舱本体包括上下扣合连接的载荷保护舱上盖板和载荷保护舱下盖板;所述载荷保护舱上盖板和载荷保护舱下盖板相接处具有上下贴合、向外凸出的连接板,所述载荷保护舱下盖板的连接板的下方固定连接有储气缸,所述储气缸与机载载荷转接板固定连接;所述储气缸的下方设置有活塞杆所述载荷保护舱主体内设置有载荷,通过设置缓冲结构可以提高高价值载荷在飞机失事状态下的存活概率;机体重量增加很小;制造工艺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无人机的载荷保护舱
本技术涉及无人机装置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无人机的载荷保护舱。
技术介绍
目前无人机普遍缺乏针对载荷的保护措施,通常较少已有的载荷保护措施是使用铸铁铸造外壳或者金属整体加工外壳,与内部载荷设备结合成一个整体,并与外界彻底隔离开的方式来保护内部载荷设备。其主要原理是当无人机发生事故后,保护外壳通过自身强度、被动变形等方式消除了碰撞、冲击等的影响,达到保护载荷的作用。但现阶段保护结构具有如下缺点:1、铸造或者金属整体加工代价大,不适用于无人机;主要原因在于铸造需要模具,生产效率低,经济性极差,无法适应无人机的精细化需求。2、重量太大,不适用于无人机,目前保护外壳一般采用铸铁,铸铁密度7.8g/cm3较大,无法适用于体积大同时对重量有严格限制的无人机载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无人机的载荷保护舱,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无人机的载荷保护舱,包括载荷保护舱本体及用于将所述载荷保护舱本体与无人机连接的机载载荷转接板,所述机载载荷转接板与位于无人机上的机载挂载板固定连接;所述载荷保护舱本体包括上下扣合连接的载荷保护舱上盖板和载荷保护舱下盖板;所述载荷保护舱主体内设置有载荷,所述载荷保护舱上盖板和载荷保护舱下盖板的内表面贴合有减震泡沫,所述减震泡沫与载荷紧密接触;进一步的,所述载荷保护舱上盖板和载荷保护舱下盖板相接处具有上下贴合、向外凸出的连接板,所述载荷保护舱下盖板的连接板的下方固定连接有储气缸,所述储气缸与机载载荷转接板固定连接;所述储气缸的下方设置有活塞杆;进一步的,所述载荷的上部固定设置有载荷转接安装件,所述载荷转接安装件与所述载荷保护舱上盖板的内部上方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机载载荷转接板与载荷保护舱下盖板的连接板之间设置有减震器,所述减震器为钢丝绳减震器;进一步的,所述载荷保护舱本体外表为全铝合金材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提高高价值载荷在飞机失事状态下的存活概率;机体重量增加很小;制造工艺简单。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移除载荷保护舱上盖板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载荷保护舱上盖板;2、载荷转接安装件;3、载荷;4、机载载荷转接板;5、机载挂载板;6、载荷保护舱下盖板;7、储气缸;8、活塞杆;9、减震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无人机的载荷保护舱,包括载荷保护舱本体及用于将所述载荷保护舱本体与无人机连接的机载载荷转接板4,所述机载载荷转接板4与位于无人机上的机载挂载板5固定连接;所述载荷保护舱本体包括上下扣合连接的载荷保护舱上盖板1和载荷保护舱下盖板6;所述载荷保护舱主体内设置有载荷3,所述载荷保护舱上盖板1和载荷保护舱下盖板6的内表面贴合有减震泡沫,所述减震泡沫与载荷3紧密接触;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载荷保护舱上盖板1和载荷保护舱下盖板6相接处具有上下贴合、向外凸出的连接板,所述载荷保护舱下盖板的连接板的下方固定连接有储气缸7,所述储气缸7与机载载荷转接板4固定连接;所述储气缸7的下方设置有活塞杆8;具体的,所述载荷3的上部固定设置有载荷转接安装件2,所述载荷转接安装件2与所述载荷保护舱上盖板1的内部上方固定连接;具体实施时,一旦无人机发生失控,失去动力的时候,飞机在一定高度自由落地向下掉落,此时载荷受惯性力以机体框架撞击前的速度向下运动,载荷保护舱向下运动,挤压活塞杆,活塞杆会阻止载荷保护舱下移,且向上挤压储气缸内的空气,卸掉部分力量;从而减轻撞击力。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机载载荷转接板与载荷保护舱下盖板的连接板之间设置有减震器9,所述减震器为钢丝绳减震器;这样载荷保护舱落地的瞬间,减震器减小冲击力对活塞杆的挤压,避免活塞杆猛然向上运动对储气缸的破坏;当冲击力过大时,活塞杆继续向上运动,带动储气缸将载荷保护舱顶起破坏减震器,同时高压气体将从储气缸上部和载荷保护舱连接的焊点处冲出(破坏预定薄弱点吸收冲击能量),此时载荷保护舱与无人机机体分离,向上弹出,进一步缓冲撞击力;在另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载荷保护舱本体外表为全铝合金材质,配合内部的减震泡沫来保护载荷被划伤和冲击损伤。此时载荷在保护舱内,舱体全铝合金外表,内置紧凑泡沫棉,保护载荷免被划伤,和直接冲击。本技术的载荷保护舱分多级保护:一阶段保护:为储气缸的压缩,使用瞬间压缩空气,来加大冲击时间降低首次冲击力量;二阶段保护:为通过储气缸与连接板的韧性连接点为薄弱突破口,将更强大的冲击力用金属屈服断裂来抵消;三阶段保护:为载荷保护舱内部设有减震泡沫,避免了载荷和地面其他物体的直接接触,达到低空滚落保护载荷的作用。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无人机的载荷保护舱,其特征在于:包括载荷保护舱本体及用于将所述载荷保护舱本体与无人机连接的机载载荷转接板,所述机载载荷转接板与位于无人机上的机载挂载板固定连接;所述载荷保护舱本体包括上下扣合连接的载荷保护舱上盖板和载荷保护舱下盖板;所述载荷保护舱主体内设置有载荷,所述载荷保护舱上盖板和载荷保护舱下盖板的内表面贴合有减震泡沫,所述减震泡沫与载荷紧密接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无人机的载荷保护舱,其特征在于:包括载荷保护舱本体及用于将所述载荷保护舱本体与无人机连接的机载载荷转接板,所述机载载荷转接板与位于无人机上的机载挂载板固定连接;所述载荷保护舱本体包括上下扣合连接的载荷保护舱上盖板和载荷保护舱下盖板;所述载荷保护舱主体内设置有载荷,所述载荷保护舱上盖板和载荷保护舱下盖板的内表面贴合有减震泡沫,所述减震泡沫与载荷紧密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无人机的载荷保护舱,其特征在于:所述载荷保护舱上盖板和载荷保护舱下盖板相接处具有上下贴合、向外凸出的连接板,所述载荷保护舱下盖板的连接板的下方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罗成梁旭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德知航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